本书其实是一部司马光后半生的传记。全书的核心是北宋“异论相搅”的政治传统和宽容的政治风气,在英宗、神宗朝逐渐遭到破坏,而至哲宗朝时已难于修复。
既然是司马光的后半生,当然就离不开王安石变法。不过作者基本上没有纠结于王安石变法本身的是非对错,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政治生态和政治传统。司马光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特别注重于秩序的稳定与传统的延续;以这样的视角来观察王安石变法前后宋代的政治环境,可以清晰看到仁宗朝以来,宋代宽容的“祖宗家法”遭到严重破坏的过程。
宋代传统秩序有它文明的一面。比如朝廷推崇“异论相搅”,允许不同的观点发出声音;又如传说中的“太祖誓碑”,不以言杀士大夫。而王安石的“一道德”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了高度的思想统一,却将反对声音皆视为流俗。王、马最根本的分歧,恐怕都不在开源节流,而就在于此。
应该说,改革之际,统一思想是有必要的,缺乏方向的改革必然毫无出路。但统一思想却有“高度”与“高水平”之分。高度的思想统一,只要支持不要反对,一个皇帝,一个宰相,一个声音,一个观点,社会万马齐喑,官僚惟KPI是从;而高水平的思想统一,则是兼容并包,通过反对的声音,达成内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我。可惜的是,王安石想要的,是前者而非后者。
神宗驾崩,司马光重翻朝堂。在“宏大叙事”中,司马光一派尽废新法,虽然未必是“倒行逆施”,但显然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本书的细节,则揭示了司马光执政的另一面:司马光与吕公著都认识到和解的重要性,却无法像王安石一样,开动国家机器,让“和解”的思想达成共识。被司马光重新开放的台谏,却成为司马光消弭新旧两派隔阂的绊脚石。
由于是以政治传统为核心的叙事,司马光思想里最光辉的一面,突出展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司马光亲民爱民的一里面,近些年坊间多有重视。而另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事实,也在本书中得到澄清。比如宋神宗曾想让司马光领衔组建小组,主持节流改革,遭到了司马光拒绝。如果不了解司马光的思想,便会认为这是司马光临阵逃脱。实则司马光以为在制度之外另设机构,这也是对传统的破坏,程序非法,故不为之。这是司马光值得敬重的一面,也是太迂腐而难成事的一面。不过,作者也指出,司马光的行政能力大大不足,无队伍、无手腕,并非是一个能拯救元祐政局的理想人物。
今天看来,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先天不足的人物。王安石聪明,敏锐,“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在11世纪的中国,已经颇有朴素的投资意识。“农田水利法”正是这一思想的反应。然而农业社会的投资回报周期太久,王安石不能通过促进社会商业行为来“生天下之”,而只能回归传统以朝廷代商人,这也是他早熟的政府投资思想最终演变成一场暴政聚敛的缘由。更糟糕的是王安石的性格。王安石并非看不到新法存在问题,但是自信与缺乏内省,终于促成了他的刚愎自用。
司马光的政治素养显然要好于王安石,他是允许别人说话的,特别是允许别人说不一样的话。王安石是目标导向型,当“富国”的目标最终压到“为民”的目标时,民间疾苦也就成为为了“富国”而应有的牺牲;司马光则不然,司马光则将民视为根本。这两点是王安石不如司马光之处。但王安石有魄力,有想法,有能力,这恰恰是司马光欠缺的。差役法改革,暴露了司马光行政方面的无能。
最适合司马光的地方,大概就是他曾经发光发热的台谏。司马光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有提出问题的勇敢,有坚持己见的毅力,惟独缺乏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司马光而言,作为一个监督政府、制约政府的反对派,无疑是最合适的。
王安石则适合留在地方,他有魄力,敢打破常规,又并无自身私利之要求,在地方做政策试验,谁为天下先,又不会为了乌纱帽而冒进,做一个知州知府,正堪其才。然而使用王安石,就必须能够有效制止他暴走;一旦不能制止,就要准备承担这柄双刃剑带来的破坏性后果。显然,让王安石跑到中央政府来暴走,是不合时宜的。
如果一定要让王、马入朝,那么就如他们入枢拜相前的情况一样,待在翰林学士院做高参顾问,再往上,已非其可驾驭也。
归根结底,司马光和王安石是中国帝制政治传统的延续。汉代以来,儒法并用,“霸王道杂之”,帝国官僚集团传统由上由儒生与文吏构成。儒生是知识分子,文吏是职业官僚。随着儒生、文吏的合流,知识分子与职业官僚亦趋于合一。司马光无疑更接近儒生传统,倡导的是公平与包容,而王安石继承的确实文吏经验,效率第一。然而北宋政治已趋成熟,非帝制初建的汉代,有重大偏见与缺陷的司马光与王安石,注定都不是合格的宰相人选。
作文好句赏析:
1、“砰”的一声,一颗红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场上身穿各色衣衫的运动员,“刷”地从起跑线上飞了出去,像一片彩云。
2、云雾中的长城在群山之中时隐时现,峰峦起伏,宛如一片人间仙境。
3、这只白猫浑身雪白雪白的,没有一根杂毛,两只琉璃似的大眼睛,长长的胡子,有时会卷成一个雪球,可爱极了。
4、菊花渐渐谢了,细细的花瓣失去了活力与光泽,变得更细了,花瓣纷纷垂下,失去了活力,这时的菊花,还没脱落,就像枝条顶部顶着一团团丝绒似的。
5、在音乐课上,老师选课代表。我自告奋勇地站了起来,结果我得了八票,谢雨却得了十几票。我当时的心情糟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