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东坡,一生飘零,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天妒英才,未能让他在官场指点江山。不过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一名名留青史的大文豪、大“吃货”。
早年的苏轼,饱读诗书,虽生于偏僻西蜀之地,但满腹经纶,出川赴京参加科考,他那清新洒脱的文章,立马博得欧阳修等人的赞赏,一时名动京城,未有读书破万卷,何来下笔如有神?从这里,我读出了只有积累知识,博学多才,方可有出人头地之时。
可好景不长,因“乌台诗案”苏轼入狱,且险遭杀身之祸,出狱后被贬黄州,在黄州他并没有悲观,而是带领家人开垦荒地,自号东坡居士,还在闲暇之余自制了一种流传至今的美食——东坡肉!不仅如此,苏轼还常常到黄州各地游山玩水,赤壁便倍受青睐。“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夜景清新爽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也映入眼帘,返璞归真,兼赏美景,品农家烟火,我从中读出了要学会珍惜眼前的拥有,体验和享受生活。
不久后,苏轼去往杭州,真可谓所到之处,造福万千百姓。在此处,他动用几万民工,清除西湖淤泥,并在深水处修立了三塔,今日的西湖美景“三潭映月”便是苏老先生的杰作。此外,苏堤的建造也是苏轼的功劳,“苏堤春晓”之美景也就此得来。数次被贬的苏轼,并未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心系百姓并且付诸行动。如此具有人文精神的苏老先生,怎能不被尊重,又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便是苏轼乐观豁达的写照。连连被贬,却仍能自娱自乐,不忘吃货的本分——品各地美食。或许此时的苏轼家中并无过多积蓄,唯有旷达与包容。
苏轼的一生,如山,坦荡磊落,坚韧顽强;如水,曲折幽静,宽容豁达;如云,洒脱自在,趣味盎然。人生如书,苏轼这本书虽然没有一个字,但书中的许多精神与品质,却是一般有字的书籍无法比拟的。细细品味,哲理自藏其中。也许政治上的压力仍旧不小,但苏轼就是那个乐观的苏轼,那个洒脱的苏轼。
因政见不合,已62岁高龄的苏轼竟被曾经的朋友、同事放逐至海南,当时的海南,可谓被遗忘的孤岛,荒蛮之地。苏轼独自南下,到了海南之后,一心为民的苏轼,不仅创办学堂讲学,而且帮忙化解土人的纠纷,尝试着吃上了“耗”这种当地美味。
在漂泊的一生后,他看穿了,也看开了,不去因政见不合而争辩,也不因连连被贬而抱怨,在他这本无字的书中我读出了宽容与豁达。
作文好句赏析:
1、好不容易来到学校,哥哥放下我,见我衣服淋湿了,生气地说:“不是让你把伞往后挪吗?”“那你怎么办呢?”我问。“哥哥大了,没关系,你还小,淋湿了要得病的!”
2、我心里仿佛有一颗沉睡的种子发芽了,绿色的小叶子从那坚硬的壳里伸出,新生、希望这些词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
3、黑压压的天空电闪雷鸣,好像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战鼓擂起来了,轰隆之声不绝于耳,仿佛有千军万马在作战。
4、这头猪胖乎乎的大脑袋上垂着一对又宽又厚的大耳朵,水桶般的身子上披着白色的毛皮,整天摇摆着一根上粗下细的尾巴。
5、这只母鸡一身黄羽毛,胖胖的身子,最特别的是两条腿,长着一圈黄白色的绒毛,像穿了裤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