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类”下的思考作文1300字,高三作文

时间:2024-12-15 16:53:04关键词:高三,作文

在“另类”下的思考

田程 [广州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曾经有人说,阮籍、郑板桥、布鲁诺是另类;也有人说,韩寒、李宇春、丁俊晖是另类;还有人说,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广州亚运会的“水上开幕式”很另类……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另类”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另类”的看法,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残疾不另类,另类却残疾

多年与疾病的抗争,却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震撼生命的作品,他,史铁生,一个作家,在一个清晨离开了,如此宁静。

有人说他“另类”,是一个“另类作家”——说实话,我很不喜欢用“另类”这个词来修饰史先生的一生。什么是“另类”?是他无法行走的残疾吗?还是他残疾了还在写作?——我想说:残疾不是另类,另类却是一种残疾!

张海迪、霍金、贝多芬、刘伟……他们都有着身体的缺陷,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残疾,但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不另类。张海迪虽高位截瘫,却忘我工作,用爱心感染他人;霍金20多年禁锢于轮椅,却依旧思索着宇宙的奥秘;贝多芬中年失聪,却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英雄的壮美;刘伟用脚演绎神话,彰显着生命的意义……每个时代、每段历史、每个生命都需要爱,需要思索,需要抗争,需要彰显意义,这一切都是生命固有的使命。对于他们,残疾只是一段插曲,有或没有,生命的使命始终要履行,无所谓个性,更无所谓另类!

世界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人都有个性,但为何总有一些爱把“个性”披在身上做标签,把“另类”投给别人做恩惠的所谓文化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对人评头论足,对事说长道短?

残疾不是另类,而把一件本来的使命当成另类的人,我总要不怀好意地猜测他们的用心。爱、思考、生活,对于我们是再正常不过的,而在一些所谓的文化人眼里却显得如此另类,常常疑惑:那些被文化了的人,估计是远离了我们。大概“另类”也就来自这里吧。

然而,说到所谓文化人,我却突然有了些怜悯。夜以继日,几千年的文化才好不容易被他们人化,倘若突然有那么一刻,那些“人化”的文化又被权利和金币苟且了的话,那些遮着文化面纱的“文化人”又将何去何从?和着那些对“残疾”的思考,我却不能如史先生一般宁静了。

另类娱乐,请放生艺术

我懂得“神马”和“浮云”的辨证,也明了“围观”和“围脖”的异同,总的说来,还不落伍。然而,却一直疑惑:为何凤姐的龅牙是“另类美”?为何恶搞的蒙娜丽莎成了“另类艺术”?

为什么“另类”被当成游戏,供人娱乐戏谑之时,总还要披拂着“美”和“艺术”的外衣?

“另类”在权色中堕落,在喧嚣里沉沦,是一个早已经失去贞操的语言败类。哪里有尖叫,它就在哪里,粉饰污秽;哪里有看点,它就在哪里,附庸高贵。它,一个彻头彻尾的婊子,却自由地游走在娱乐的天地,把一切空洞无聊的、低级趣味的演绎粉饰成另类的完美,一波又一波淹没大众对美的定义。周杰伦的吐字不清是另类,李宇春的性别模糊是另类,曾轶可的绵羊音也是另类……试问,这天下还有什么不另类?

娱乐的天空下,有娱乐的权利,“另类”的出走也无可非议,但在一切都被“另类”的时候,请放生艺术!做了婊子,就务须染指“强盗”的领域——从艺术中偷取高贵。请让我们的天空留有一席艺术神圣的高贵吧!

在“另类”下的思考作文1300字,高三作文

名师点评

开篇小标题对“另类”和“残疾”的精妙阐释有如木铎金声,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对“另类”进行深入思考,从主体延展到当今社会现象的评析,更是针砭时事,一针见血。也许这篇略带“愤青”感觉的文章有点“另类”,但无可否认的是读完文章会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11)班 吴荻菲

开篇以巨匠离世引出“另类”这一话题,一句“残疾不是另类,另类却残疾”和下文中对“另类”的内核的挖掘发人深省。虽然思维跨度稍有些大,但立意还是很高远。文章角度新颖,结构清晰,论据贴近生活,但对当今文人的评判似乎稍显偏激,情感的宣泄也似乎掩盖了议论的力量。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11)班 吴盈

作文好句赏析:

1、这时我感觉像有一双手搭在我的肩上,那是什么?那是信心的力量。

2、“姐姐,你的新伞真好看!”我回过头,原来是邻居家的小妹妹,她穿着一件小雨衣,仰起的小脸上溅满了雨滴,眼里满是羡慕与渴望。

3、她虽然个子不高,相貌平平,但她却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4、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老师像一块磁铁,把我们牢牢地吸住了。

5、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把我那篇我自认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打开来,一一指出上面的不足之处,说得我心服口服,我心里对他的不满消失了,他那慈祥的笑容却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