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距离
金立恂 [深圳中学 高二(2)班]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早春》中的名句,你读出了其中的意境或哲理吗?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早春二月,雨润如酥。诗人在朦胧的小雨中捕捉到了那春天的气息,远远望去,是一片浅淡鲜嫩的绿色,那是喜人的春草。但怀着兴奋与感动的心情走近一看,那一片绿色却从眼前消失了。仔细咀嚼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令人回味无穷,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朴素的哲理:距离产生美。
美与距离的关系是奇怪而微妙的。人们总有一种想要靠近美然后再欣赏美的心理。在油画展上,踩着黄线伸长脖子看的人比比皆是,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块凹凸不平而显得粗糙的画布。欣赏油画是需要距离的,距离让凹凸不平的油彩拥有了魔力般的渐变,距离使突兀的色块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很多时候,我们离审美对象的实际距离近了,心中的美感却远去了。当今的科技突飞猛进,高度发达,手机、网络和各种交通工具的诞生,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手机和伊妹儿可以实现即时通讯,可是那种“家书抵万金”的美妙感觉却远去了,那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思念情怀也远去了,那种翘首企盼的感觉再也不会有了……恋爱中的人们,可以彼此轻松快捷地传递爱的信息,也能迅速到达对方身边,所以不再有“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深情相思之美。人们逢年过节无需长时间的跋涉就可回到故乡,高速公路、铁路、空路已经淡化了“遥远”这个词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思乡与感慨之美也销声匿迹。“清辉玉臂寒”的守望、《阳关三叠》的真情、送别的杨柳、远行的离泪,都成了埋藏深远的记忆。
非师点评
文章有哲理,有层次,收放自如。作者能很好地控制叙述说理的节奏,铺垫充分,过渡自然。文章举例独到,观察细致。能看得出作者有比较丰富的阅读积累,并且能转化成间接生活经验,灵活运用。立意上还可更自由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若细想一下,“若有若无”是否也是另一种意境呢?得失是相对的,距离是相对的,雅俗是相对的,这里面的微妙,也大有文章可作呢。
——知名专栏作者 钟哲平
人们也许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童年时对大海的遐想,脑海中构思的蓝天碧海是多么美妙,然而当潜艇能够在海底航行时,人们只收获了无尽的黑暗和刺骨的冰冷。在地球上遥望月亮,月亮白如玉盘,美丽无比,嫦娥奔月的传说使月亮在人们心目中更加高洁神秘。然而,在人类的脚踏上月球后,我们得到了什么?月球表面丑陋的陨石坑让神话破灭,不再有广寒宫,不再有“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的诗意,恐怕只有色泽灰暗的石头与飞扬的尘土。
“草色遥看近却无”,美,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恰当的距离,你会发现它的美。但愿,人们能给美,多留点距离吧。
名师点评
作者从诗句中捕捉到一种美学现象——“距离产生美”,这样的发现需要一定的美学常识和较宽的阅读面来支撑。从时间和空间距离与审美距离之间的关系来阐述观点,特别是作者认识到现代科技的进步缩短了人与人的时空距离,却让人丧失了审美空间,这是文章的亮点。缺点是文章的感受多于逻辑分析,论述不够充分。
——深圳中学高级教师 刘艳平
作文好句赏析:
1、在童年“丢沙包”的游戏中,我们丢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丢出了一声声欢乐的笑语、丢出了无拘无束的心……
2、蜘蛛像荡秋千一样在两根树枝间往来几次,从它尾部出现了一条又一条晶亮的细丝,最后终于又织成了一张椭圆形的蛛网。
3、她走起路来无声无息的,像一只踱方步的猫。
4、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5、他看到她衣着寒酸,把脸一沉,大声喝道:“不行!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再说,医院规定要先交钱后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