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浅谈作文1300字,高二作文

时间:2024-07-12 09:59:04关键词:高二,作文

雅俗浅谈

黄宪立 [广州市广雅中学 高二(17)班]

有人说,人旁有谷谓之“俗”,谷是最基本的粮食,所以“俗”是生活的常态,是一种简单快乐的生活方式。有人说,世俗百态蕴含民俗民风,那些大众喜闻乐见的事,人们管它叫“通俗”;那些哗众取宠、四处卖弄者,人们管它叫“庸俗”;而那些专事阿谀奉承之事者,人们叫它“媚俗”。还有人说,大俗即大雅……好一个热热闹闹的“俗”世界!请以“说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古以来,俗雅之分都不知被多少名人识士不断评说,好似这世界,竟可看作是“雅俗合流”的世界,纷繁复杂,又精彩万分。

先哲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至察者,即无“俗”也。忆当年,德沃夏克不嫌弃黑人民歌之通俗,留下一部部旋律朴素动人、情感丰富真挚的作品,成为民族乐派大师;而尼采,不肯与世俯仰,执意宣扬其“强力意志”哲学,最后只能郁郁而终。一代大师鲁迅,立足中国革命,深入揭示社会弊端,在中国思想解放史上划下最光辉的一页;而叔本华,脱离现实生活谈“洞见”,终不得为社会主流所接受。马克思站在最“俗”的立场(工人阶级立场)上来看待人类历史,终能成就其思想神话,而阮籍猖狂自放,自以为至雅,不容得半丝俗气,只能留下“三哭”以示后人。由此观之,无俗之人就似不食谷之人,看似如仙,实则如空中楼阁,只能在自己的世界中发光发亮。人,始终不可无“俗”。

非师点评

文章谈雅俗问题,力图在雅高于俗的传统认知中谈出新意,表达俗未必逊于雅的观点,有一定创新度。但批判尼采、叔本华之“雅”,没有正视这两者在思想史、哲学史上的地位,缺乏说服力。此外,阮籍之狂放,有更深层的时代因素,亦非简单的“自以为至雅”。这都是文章的硬伤。此外文字稍嫌啰嗦,不够简练。

——资深媒体人、知名专栏作家 林如敏

当我们在音乐厅中欣赏马勒的“泰坦”交响曲时,我们也一定听到了“两只老虎”和来自德国市井的“冈茨小曲”等通俗的旋律;当我们在美术馆中鉴赏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我们也一定看到了纤夫们“丑陋”的身躯,嗅到剥削阶级令人作呕的腥臭味;当我们体会库尔贝的现实主义情怀时,我们也会看到画面上那两个肌肉健硕的浴女那令拿破仑三世愤怒不已的身躯……还有许多许多,可为什么来源于生活常态的元素,透过艺术大师们的创作,就会被滤成不可多得的精品呢?

后来,我渐渐发现这是由于艺术大师们美丽善良的情怀所赋予艺术作品那真挚深邃的感情。马勒的“两只老虎”和“冈茨小曲”充溢着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同胞的赞美;列宾的纤夫饱含着他对消除剥削、实现自由平等的向往;库尔贝的浴女,也映射着他对普通妇女生活的同情与赞美……放眼望去,还有许许多多产生于日常生产生活的民歌,即使没有艺术手法的修饰,也同样拥有动人心魄的美:小河淌水、茉莉花、月光光……这些简单朴素的“俗”气旋律,不知感动了多少人,流传了多少年,连那些所谓“雅”的艺术创作歌曲,相比之下,也一定相形见绌。

其实本来所谓“俗”与“雅”,俗气的东西透示这真挚美好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显现其光辉,便成了“雅”;然而,表面上采用的是雅致的技巧,可是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丑恶的本质,“雅”的光环也最终会脱去,将之还原成丑恶。只要有“真、善、美”,就无拘于“雅”与“俗”。

雅俗浅谈作文1300字,高二作文

名师点评

本文观点明确、深刻——只要有“真、善、美”,就无拘于“雅”与“俗”,见解独到,具有启发性;文章内容充实、丰厚,音乐、美术、文学、政治各领域的素材信手拈来;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文中运用得潇洒自如。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拥有比较开阔的阅读视野,具备比较全面的文化素养。

——广州市广雅中学语文教师 何丽萍

作文好句赏析:

1、“这这这……”他突然江郎才尽,心慌意乱,舌根子发短了。

2、“怎么可能!”妈妈焦急地说:“今天早上还好好的,怎么到学校就发烧了呢?”

3、我的妈妈非常爱生气,生气时脸上就好像盖上一片乌云,如果我在那时再说几句话,那么乌云中一定会出现闪电。

4、随后,爸爸数不清的“甜言蜜语”让我听得“头昏眼花”。

5、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