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贵族
黄文浩 [广州市第二中学 高三(18)班]
中国文字里,“富贵”这个词是很有意思的。经济一富裕,大多数中国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贵”。于是商家利用这种心理,标榜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给人贵族享受,仿佛只是有钱,就可以成为“贵族”了。这种骗人的伎俩,甚至连暴发户们都不再相信了。“富”和“贵”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差距?你心目中怎样才是真正的贵族?中国有可能或需要产生贵族吗?请以“真正的贵族”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经浏览过青春作家郭敬明的博客,他在博客上的炫富着实让我惊讶。一个出道不足十年的青春小说写手,竟在全国地价最高的上海、号称贵族住宅区的“汤臣一品”购置了一套每平方米13万元的豪宅。看着博客上他斜躺在沙发上的照片,品味着他标榜的贵族生活,我不禁要问:“这,就是真正的贵族吗?”
中国文化中有“富贵”一词。每当朋友见面,人们常爱说一句:“祝你大富大贵。”“贵”,仿佛天生就与“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齐国变法的领导人管仲曾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可见,离开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其他一切无从谈起。
非师点评
就本来意义,“富”指的是财富,“贵”指的是权势,而这篇作文则将“贵”和“贵族”完全褒义化,并不符合“富贵”两字的本义。不过,若以作者的这种理解为前提,整篇文章在思路上倒是相当清晰有力;还能借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说明,也比较恰当,表现出相当的知识量和理解力。此外,举郭敬明、黄光裕为例尚嫌不够贴切;对“光裕”名字的巧解是有趣味的——但黄光裕即使不入狱,也没人将他视为贵族啊。
——著名专栏作家 胡一刀
只是,满足了物质条件,其他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吗?也就是说,富人就会变成贵族吗?
事实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曾经的中国首富国美前董事长黄光裕,当年是何等的富裕啊!只是,他的命运也正应了他的名字——光是富裕——最后落得个锒铛入狱的可悲结局。我想,如今不会再有人认为他是个贵族了吧。
然而,令黄光裕们自感羞耻的是另外一些同样富有的人。中国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在汶川地震中捐出巨额善款,长期以来投资国内贫困地区的教育,足以让他从一个富豪成为一个贵族。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在五十岁的人生顶峰,将五百亿美元的身家悉数捐予名下的慈善基金会,资助全球贫困人口,这一豪举同样使他实现了从一个富豪到贵族的华丽转身。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后,还有“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我想,按此理论,物质第一性的“富”应当归入“生理”或“安全”的需求层次了。显然,它是满足后面三个需求的物质基础。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富豪只能满足人的前两个需求。而真正的贵族却孜孜于后三个需求,那需要付出爱与责任。所以住在“汤臣一品”、抄袭别人作品而不认的郭敬明不是真正的贵族,拥有家电帝国却因违法操作资本而身陷囹圄的黄光裕也不是真正的贵族。真正的贵族应该是李嘉诚、比尔·盖茨一样有财富又积极回报社会的人。
富豪是单纯物质上的富足的人,而真正的贵族,除了物质上富足,更需要心灵的富足。因为,“贵”字的解释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高贵”。
真正的贵族应是在占有相当财富后积极回报社会的人。因为占有比常人更多的财富,他们更富裕,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有更大的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有钱人不一定是贵族,有钱而愿意回报社会的人才是贵族。
改革开放三十载,市场经济十多年,富豪越来越多,而真正的贵族却凤毛麟角。社会需要为我们的贵族重新作出定义,富豪们也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样,他们才真正地理解贵族的内涵,实现由富豪而贵族的人生跨越。
名师点评
文章从郭敬明的富而不贵引入,提出物质上的富只是贵的基本条件,但并不等于真正的贵,接下来以黄光裕与李嘉诚、比尔·盖茨的例子作对比,引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论证“有财富又有责任心,积极回报社会,心灵高贵的人”才是真正的贵族,观点鲜明,论述逐层深入。对“贵族”内涵的解读虽然略显狭窄,但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的真挚情怀。
——广州市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邱海林
作文好句赏析:
1、大黄狗长得胖胖的,大尾巴规则地翘起来,打了一个圈,大脸儿,黑鼻子,黑眼睛,走起路来稳稳当当的,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
2、“我的理想是……是……”平日里说话流利的小东突然面红耳赤,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3、今年的校庆在我们的欢笑声、祝贺声中结束了,我们期待着下一次校庆的到来,我们将以更优异的成绩,更精彩的表演为它庆祝。
4、身上的雪都簌簌地飘下来,在夕阳的照射下,焕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忽然,一阵嬉笑声打破了这个世界的寂静。
5、阳春三月,石榴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焰,粉的像绵绸,在山上,树下,道路上,对着每一个过路的人绽放着灿烂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