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消费
李璇 [珠海市第一中学 高三(3)班]
近日,生意惨淡的日本秋叶原的电器店挂出如此直白的横幅:“热烈欢迎最敢消费的中国人!”敢消费需要强大的基础,而懂得消费更需要大智慧。其实消费不仅是指物质的消费(如日常饮食、服装的消费或高端奢侈品的消费等),而且还可以是精神的消费(如旅游的消费、时间的消费、情感的消费等)。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消费”有关的经历或你对“消费”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哲人博尔赫斯将文学圣殿中的精神享受当成精神消费的首选,我将他称作“诗意的消费者”。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雕塑灵魂的诗人,但每个人都能成为诗意的消费者。倘若你能够于繁琐的生活中忙里偷闲,享受那茶香伴读“心清足称读书者”的意趣,倘若你能够体会到绿色购物的价值并将节能环保付诸实践,倘若你能够在友情亲情上“一掷千金”,赋予最真的情感,那么,恭喜你,你已为消费插上了诗意的翅膀。
非师点评
主题相当明确,文字也较通顺。但立场有点简单化,甚至可以说有点取巧——因为批判“形而下的物质享受”,批判“庸俗”,其实是相对容易的事情,而且也必然符合作文所要求的“政治正确”。说到底,消费本身并没有原罪,消费本身也不可能总是诗意的,对物质消费的批判应当掌握分寸,否则过犹不及,反倒让人觉得“雅得太俗”。
举例方面,穆罕默德那句话非常切题,很难得。不过博尔赫斯、林徽因的例子就比较勉强了:在图书馆看书,不需要付款,算不上消费;林徽因在病中读诗,不过是正常的爱好和消遣,跟我们看电视差别不大,跟消费又有什么关系呢?
——著名专栏作家 胡一刀
还在为名车豪宅奔走吗?还在憧憬珠玉成山、金砖砌屋的生活吗?当诗意消费的列车呼啸而过,这些徘徊于物质享受低谷的人们早已错过了人生的真正乐趣,失去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消费意趣。沉迷于“形而下”的物质享受,这样的追求太过庸俗!玷污了消费的诗意与美感,思想的境界亦如坠云般先入物欲沟渠。
穆罕默德叹曰:“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应该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如果说消费如诗,那么情趣与品位便是诗中的水仙花,精神消费源于消费又高于消费,为生活点缀奇花异草、叠石流水。林徽因在生活困苦和疾痛缠身时,床前仍然放着本《拜伦集》,这让她在吃着金表当来的粗茶淡饭、忍受着病痛折磨时,能在诗句中寻得精神的阳光。现代人身处优越的物质生活中,也不能忘了给大脑和灵魂补充养分。“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读一本经典名著,听一场音乐会,观一次书画展,都可以使你的文化素养渐渐提升,舍得为精神追求“砸钱”,才能成为更高贵、快乐、纯粹的人。
于我而言,感情的消费是消费的最高境界,用心血与精力浇灌情感,才能欣赏到充满诗意的花朵。慈母不必为孩子“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孝儿亦不必“家有双亲不远行”,我们更需要的是“给力空巢”和“关注留守儿童”。繁忙之余,或邀三五知己赏月对饮,或陪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或将爱心送到需要帮助的人们手中,你花费的不过是一点点时间与金钱,收获的却是幸福快乐的人生。
诗意地消费,是在乱世淤泥中保有对精神圣殿如莲般的虔诚姿态。
诗意地消费,是对亲情友情负责。
诗意地消费,是追求天人和谐的绿色生活。
做诗意的消费者,用诗意点缀生活。
名师点评
新颖、鲜活、丰富、清新是本文突出的优点。
标题与开头新颖别致,对于“沉迷于‘形而下’的物质享受”,指斥这样的追求太过庸俗!玷污了消费的诗意与美感。博尔赫斯、穆罕默德、林徽因等素材丰富了文章内容。行文过程中不乏对现实生活的关照,时代感强。
文中“读一本经典名著,听一场音乐会,观一次书画展,都可以使你的文化素养渐渐提升,舍得为精神追求‘砸钱’,才能成为更高贵、快乐、纯粹的人。”“繁忙之余,或邀三五知己赏月对饮,或陪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或将爱心送到需要帮助的人们手中,你花费的不过是一点点时间与金钱,收获的却是幸福快乐的人生。”让人心有戚戚焉。
——珠海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叶昌德
作文好句赏析:
1、我回到家一看,这两只兔子竟趴在我的地图册上,一会儿看看地图上花花绿绿的线条,一会儿抬起头面对面地碰碰嘴巴,好像还在悄悄讨论呢,见到此情景,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2、沙漠上有的是旋风,一股一股的,把黄沙卷起老高,像平地冒起的大烟,打着转在沙漠上飞跑。
3、跳高跳远的同学拼尽全力,飞快地助跑,奋力起跳,跳了一次又一次,努力发挥最佳水平,力求超越自我。
4、到了医院,已快下班了。医生轻轻地把我接了过来放在床上,诊断了起来,之后又是打针又是喂药,还给我按摩。
5、我想请教她,嘴唇颤动了好几下,才吞吞吐吐地对她说:“喂,杨亚楠,给我指点指点吧!”声音小得像只蚊子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