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人人都渴望自由,自由对于人和动物都无限宝贵。“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是小姑娘安妮的渴望。安妮是德籍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她和她的家人躲在纳粹占领区的一个地下室中,后被德军发现后关入集中营,最后患伤寒而死。在地下室时,安妮用日记记下了自己的心灵感受和对自由的呼唤。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
1944年2月12日 星期六
阳光灿烂,天色湛蓝,喜人的微风轻轻吹拂,而我则渴望着,如此地渴望一切:交谈、自由、朋友以及独处。我甚至极度渴望……痛哭!我感觉自己似乎忍不住了,我知道哭出来也许会好点儿;但是我不能。我烦躁不安,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呼吸着从紧闭的窗户缝隙里透过的空气,感觉我的心在跳着,似乎在说:“你最后仍不能满足我的渴望吗?”(抒写自己极度烦闷的心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我相信春天在我的心里,我感觉到春天正在苏醒,我的整个身体甚至我的灵魂都能感觉得到。我在努力着使自己的行为正常点,可我仍然迷迷糊糊,不知道我要读什么、写什么、做什么。我只知道我在渴望……(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极度的渴望之情。)
1944年6月13日 星期二
是不是因为太久没有出门,我才对大自然这样着迷?我还记得从前,美极了的蓝天,啁啾的鸟鸣,月光和正在绽放的花朵都不会令我神往。来到这里,就不一样了。例如五旬节那阵子,天气好热,我一直到十一点半都奋力张大眼睛,等着好好看看月亮,好好一个人看一次。可惜我的牺牲白费,因为太亮了,我不能冒险打开窗户。另外一次,好几个月以前,有个晚上窗子开着,我恰好在楼上。我一直到不得不关窗才下楼。那个黑暗、大雨的夜,那风,那些疾飞的云,把我迷住了;那次是我一年半里第一次和黑夜面对面。那晚以后,我对黑夜的渴望超过了我对夜贼、老鼠和抢劫的害怕。我独自下楼,从厨房和私人办公室的窗子往外望。许多人认为大自然美丽,许多人不时到星空之下入眠,许多医院和监狱里的人巴望能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的一天。大自然的喜悦,不分贫富都能享受,可是很少人像我们一样跟那些喜悦隔绝到这种地步。(对比现在和过去自己对大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表达出对自然的渴望。)
这不只是我的想象而已——凝望天空、云朵、月亮和星星,我确实觉得安宁,有希望。这是比襁草根镇静剂和溴化钾安眠药更好的药。大自然使我觉得谦卑,使我能够带着勇气面对任何打击!(交代大自然给自己的感觉。)
真不幸,除了难得的几回,我只能隔着灰尘积得厚厚的窗户上这些尘尘黯黯的窗帘观看大自然。这样看出去,乐趣尽失。世间要是有什么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那就是大自然!
跟名家学写作
1、心理描写:作者用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出自己对自由和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2、对比手法:作者通过将自己自由和失去自由时对待自然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深深渴望之情。
作文好句赏析:
1、我只感觉脸上有什么东西轻轻滑过,冰冰的、凉凉的,流入我的口中,咸咸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2、爷爷是家里的“开心果”,他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咚锵咚锵”地唱京戏,气得奶奶说他是“老不正经”。
3、你别看蜘蛛的样子笨重,当它沿着一根细长柔软的丝爬行时,恐怕比杂技演员走钢丝还要灵巧呢。
4、我们两个都生对方的气了,一整天,我们也不说一句话,面对面的时候,都气鼓鼓地瞪着眼睛,然后鼻子里都哼了一声,撇着嘴各自走开了。
5、他气到了极点,一双眼睛红通通的,脸上的肌肤狰狞地扭曲着,十分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