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季羡林)作文1200字,关于黄昏的作文

时间:2024-12-14 14:26:05关键词:黄昏,关于

导读:

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白天与黑夜的过渡,是黑暗的序幕、漫漫长夜的起点。但在季先生的笔下,黄昏却是神秘的,是平凡无奇的,它天天与人们打着交道;然而,它却是十分美丽迷人。可叹人们为何不能发现它的美呢?

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年滚着年,月滚着月,他们活下去有数不清的天,也就有数不清的黄昏。

我要问:有几个人觉到这黄昏的存在呢?(问句起始,引人思索。)

早晨,当残梦从枕边飞去的时候,他们醒转来,开始去走一天的路。他们走着,走着,走到正午,路陡然转了下去。仿佛只一溜,就溜到一天的末尾,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地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知道:夜来了。

他们渴望着静息,渴望着梦的来临。不久,薄冥的夜色糊了他们的眼,也糊了他们的心。他们在低隘的小屋里忙乱着,把黄昏关在门外,倘若有人问:你看到黄昏了没有?黄昏真美啊!他们却茫然了。(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极平常的一件事,但作者却能紧紧抓住其特征,以朴实的语言描绘出来。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他们怎能不茫然呢?当他们再从窗里探出头来寻找黄昏的时候,黄昏早随了白茫茫的烟的消失,树梢上金色的消失,鸦背上日色的消失而消失了。只剩下朦胧的夜。这黄昏,像一个春宵的轻梦,不知在什么时候漫了来,在他们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么时候去了。

黄昏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不,我先问:黄昏从哪里来的呢?这我说不清。又有谁说得清呢?

我不能够抓住一把黄昏,问它到底。从东方么?东方是太阳出的地方。从西方么?西方不正亮着红霞么?从南方么?南方只充满了光和热,看来只有说从北方来的最适宜了。

倘若我们想了开去,想到北方的极端,是北冰洋,我们可以在想象里描画出:白茫茫的天地,白茫茫的雪原,和白茫茫的冰山。再往北,在白茫茫的天边上,分不清哪是天,是地,是冰,是雪,只是朦胧的一片灰白。

朦胧灰白的黄昏不正应当从这里蜕化出来么?

然而,蜕化出来了,却又扩散开去。

漫过了大平原,大草原,留下了一层阴影;漫过了大森林,留下了一片阴郁的黑暗,漫过了小溪,把深灰色的暮色溶入淙淙的水声里,水面在阒静里透着微明;漫过了山顶,留给它们星的光和月的光;漫过了小村,留下了苍茫的暮烟……给每个墙角扯下了一片,给每个蜘蛛网网住了一把。以后,又漫过了寂寞的沙漠,来到我们的国土里。

我能想象:倘若我迎着黄昏站在沙漠里,我一定能看着黄昏从辽远的天边上跑了来,像——像什么呢?是不是应当像一阵灰蒙的白雾?或者像一片扩散的云影?跑了来,仍然只是留下一片阴影,又跑了去,来到我们的国土里,随了弥漫在远处的白茫茫的烟,随了树梢上的淡淡的金黄色,也随了暮鸦背上的日色,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又被人们关在门外了。

黄昏(季羡林)作文1200字,关于黄昏的作文

跟名家学写作

1、观察细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季老从黄昏中发现了诸多被我们忽略掉的美丽,并用优美的文字呈现于人前,容易引起共鸣。

2、蕴涵深刻的哲理:文章将黄昏的美描写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给我们呈现出了不曾关注过的细微之处,又在无形中让人想起了朱自清《匆匆》中的那句“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同样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样敦促我们惜时如金,把握今朝。

作文好句赏析:

1、说干就干。我先找来材料:一块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一把小刀、贴纸、胶水、硬纸、牙签、红纸、电池、导线、马达、螺旋桨。工具准备好了以后,就开工了。

2、外公五十六岁了,个子不高,脑门上光光的,表情很严肃,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外公时,我不禁害怕地躲在妈妈的身后。

3、班长歪着脑袋,眉头紧皱着,盯着手上的作业本横看竖看,好像要用目光从上面揪出一些什么来。

4、那架上挂满了秋黄瓜,一个个长着嫩刺儿,顶着黄花儿,沾着露珠,被艳红的霞光一照,显得格外水灵。

5、同桌的一根手指在我背上游走,我稍微一凝神,顿时知道了她写的是什么,不由得“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