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人文课》读后感800字
《北大清华人文课》读后感
北大、清华,不用解释都知道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是中国高等学府的坐标式的学府。引起我读这的兴趣的也是因为清华和北大四个字,更想探寻一下她们的“人文”是怎样的,因为当年高考的时候自己的成绩与这两所学校的要求相差甚远。
此书是作者“编著”,而不是“著”,读完之后明白了这一字之差的意义。列举了诸多从北大清华毕业或是任过教的名人学者所主导的言论,由当代的和近代的,有学者有企业家,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交往请放下自己的优越感”等等做人待物的励志道理。说句实话,这的确是“编著”的。其中的励志道理,多数都是这些名人学者应用先哲的,就连清华的校训也不是这些人的原话。洋洋洒洒13章,都是些举例说教,没有看到这的独到之处,都是别人的话别人的事。有一点我就不明白,“厚德载物”作为清华的校训没有问题,因为别的学校也可以将它作为校训,由此来看,所列举的话和事怎么就成了“北大清华”的“人文课”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咋就成了“北大清华”的“人文”了,就连“毛泽东思想”也不是毛泽东个人的、他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思想精华。所以,这的名字太具有误导性,如果改成《北大清华名人言行录》还差不多,用他们各自的成就来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指导意义。
总之,将属于全世界人民的,就不能冠上“中国”,属于中国人民的就不能冠上“省份”,不然人民会有意见的。撒贝宁、俞敏洪、崔永元是当下的名人,在自己的领域都是成功人士,他们倡导的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有一点作者是不是考虑到,他们都还年轻,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是不是能够一直保持自身的公正形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否则应用的他们说的话就会被怀疑.榜样都倒了,他的话谁还信呢?!
本想探寻北大清华的人文,却发现跟电大、青大的人文没有区别,因为作者说了“编著”不是“著”,有可挑之处也属自然。以后在读书看仔细了是“编著”还是“著”,也算是读此书的收获吧!
作者:职达叔
作文好句赏析:
1、燕子是音乐家。在微风细雨中,它们张着翅膀,向下拍打,仿佛在沿着电线走;在蒙蒙细雨中,那一只只黑色的小燕子好像一个个音符,它们在电线上成了一条完美的五线谱。
2、山上的石头覆盖着白雪,一块白一块黑地呈现着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狮子在冬眠,有的像水牛在卧着,有的像小黑狗吐着舌头。
3、几行衰柳,乱发似的垂挂着,脱光了叶的枝条,在冷风里摇荡。
4、只见龙虾的身体像圆锥形,那三角形的头上,长着一双像灯泡似的眼睛,那两只像变形金刚沙克巨人的手,左右摆动非常吓人。
5、一株株白杨树密密麻麻地长在一块,笔直地站在荒地上,重叠起伏,远远看去,就像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