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的跋涉者》作文,初中叙事抒情作文1000字
不倦的跋涉者
我已经在人生这条路上跋涉了十八年,跟在身后的是一串曲折的足迹,有弯有直,有深有浅。其中有几个脚印显得特别坚定、特别稳重,我想,那便是我在滦平走下的吧。
一放暑假,朋友和我就在北京熬不住了,于是打点行装,乘着北上的火车来到了边远小镇滦平。我们的计划很美满,打算在古北口长城好好玩它一礼拜。匆匆安排了食宿,打听好路线,便登上了去古北口的长途车,一阵又一阵的颠簸之后,车子停在了几座大山之间——前面没有路了!可这里离长城还有八公里呀。带着无可奈何的懊恼,盯着一块指标牌,瞧着那曲曲弯弯的指示线。“走吧!”朋友坚定地说。我们上路了。
“八公里”较具体,可是再加上两座山拐弯是多长?我脑子里没有印象,只是觉得肩上的背包怎么这样沉,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一步跟着一步的沉重步履,一声接着一声的叹气,这无尽头的路上只有我们俩,两个疲于奔向它的尽头的跋涉者。“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大概只有我们与李白有同感了。后悔,犹豫?想过,但又被蹭蹭的脚步声磨掉了。没有一辆载着游客的旅行轿车肯理睬我们,没有一辆“呼呼”驶过的车里的人投出同情的目光——可我们,毕竟用两条腿走到了。
山是美的,只有当你把它甩在身后,再回首看时,才能真正感到它的峻美;长城是雄奇的,只有当你用满是水泡的脚把它踩在下面,才能觉出它的伟大。
古北口这段长城确实有它独特的风韵。——可回去的路怎么走?那漫长的八公里哟,太阳毒毒的,空气燥燥的,每迈一步,都是一个毅力与畏缩拼杀的过程。我们凭着毅力,凭着恒心,凭着与曲折路途抗争的决心,又走了八公里。
接下来,我们俩用这双早已麻木的脚踏遍了湾平城郊的山峰,踏遍了承德的避暑山庄,直到踏上归程。
火车在向前行进着,朋友也在地图上索找着。“嘿,黑龙潭就在这条线上,我们为何不到那里下车,先玩它半天,到下午再乘车走?”朋友鼓动着我。他似乎忘了脚上是双早已开裂的鞋,身上已近于囊空如洗了。我与其说是害怕,不如说是厌烦了,“怎么,你还没有走够呀!”“好不容易来一趟,这点儿苦都吃不下了。”“可……”我在心里斗争着。
火车渐渐拖着长鸣爬走了,又甩下了这两个不倦的跋涉者。可当我们问明黑龙潭的具体位置,眼都直了——它离此地还有十公里,附近无车搭乘。怎么办?走呗!紧了紧裤带,深吸了口气,那两双“破鞋”重又迈动起来。走,走,走!当“黑龙潭”三个刻在石头上的大字出现在眼前时,我简直要对它顶礼膜拜了。黑龙潭真美:山美、水美,可我心里是一种征服的豪壮的美。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留下的是怎样的充满勇气、力量与意志的足迹呀!人生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但只要坚定地走下去,便能达到你心中的圣地。
那时候,当你站在成功的巅峰,望着一串串足迹,那每一滴汗水都会变成一滴蜜,浸润你的心田。
走吧,朋友,路就在脚下,把自己坚定的足迹印上。
【作文简评】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叙事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记叙暑期徒步旅游的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徒步“跋涉”的艰苦和战胜艰苦之后的无穷乐趣,又不仅仅满足于叙述旅游途中的几个片段,还把徒步旅游的“足迹”与人生道路的“足迹”联系起来,既写出“跋涉”山水间的艰辛与豪迈,又写出了“跋涉”人生路上的壮志与豪情,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作者截取了一次暑假旅游路途的三个小片段,游古北口长城、湾平城郊的山峰和承德的避暑山庄、京郊密云水库的“黑龙潭”三处。详写的是第一个片段。第二个片段,几笔带过。第三个片段写得较详。不停的“走,走,走!”黑龙潭的“山美”“水美”,而作者心中则领略到“一种征服的豪壮的美”。
作者借记述一路的跋涉,几笔山水的描写,旨在阐发一种人生哲理,启迪人们在人生道路上要“不倦”地跋涉,“坚定地走下去”,“达到你心中的圣地”。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呼应紧密,鲜明而突出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高而深,构思新而巧。文中生动地比喻,丰富的联想、巧妙的象征手法,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既写出了作者真实而不平凡的一段人生的经历,又具有昂然向上的生活情趣,更赋于深刻的人生哲理,真是一篇好散文。
作文好句赏析:
1、冒着丝丝凉气的湖面上,远处一点红色嫣然,一朵荷花在秋水绿波上摇曳,迎着斜阳的余辉,洒下一点点暖洋洋的气息。
2、一进校门,就可以看见一棵枝繁叶茂的槐树,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日日夜夜地守护着我们的学校。瞧,它长得多壮呀:枝干粗得要两个同学手拉着手才能围得住。
3、一头雄狮正在闭目养神,硕大的头部长满金黄色的长毛,结实的身子匍匐在地上,细长的尾巴悠闲地拍打着身子。
4、他站在十字路口左顾右盼,每经过一辆公交车,都要伸长脖子瞧一下,生怕错过什么似的。
5、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灰蒙蒙的天空中,一声春雷打破冬的沉寂,好像春天在放鞭炮通知大家:“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于是大地一阵阵颤动,万物苏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