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红了……》作文,初中写景抒情作文800字
荔枝红了
夏,悄悄地来到了木兰溪的下游,福建的莆仙平原上,这时,我的家乡——莆田正呈现出一派火红的景象。
你看,那鲜红鲜红的荔枝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微风过处,绿水中那一串串荔枝荡漾摇红。它曾经拔动了多少诗人的心弦啊!郭沫若曾写下了这样的诗篇,“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覆堤,……漫道江南风景好,水多鱼米亦如之。”正因为莆田盛产荔枝,因而被誉为“荔城”。
这一天早晨,我兴高采烈地挑着一对箩筐,跟着伯伯摘荔枝走了。到了溪旁,眼前的景象使我心都醉了,那一望无际的荔枝树,又深又浓,而在绿荫中,透出点点鲜红,暖风一吹,那点点鲜红也就摇曳为“斑斑”鲜红。阳光,洒在那浓密的绿叶上,从小缝隙中透出一束束金光,和树上的荔枝互相映衬,这不就是一幅丹青画卷吗?那叶片和荔枝,还带着露水呢,薄薄的一层,闪着晶莹的光。繁忙的人们,有的攀上树稍,有的贴着树干,有的跨在树叉间;有的站在大船上……那勤劳的双手,在不停地采撷着红果子。那一串串的荔枝,宛如一簇簇红宝石,在金黄的阳光下流动,闪烁着令人眼迷的光。我看得有些眼花缭乱了,手中的筐子却在不断加重。“立胜,你对准啦!”随着话声,又一大串荔枝飞入了我的萝筐,随风飘来了一股清新的香味,又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我情不自禁地放下了箩筐,顺手摘了一颗,往口里一咬,果汁溅了出来,多么鲜美、香甜啊!过了许久,用舌头往唇边轻轻一扫,那唇上还是甜丝丝的,直沁心头……“大伯,今年产量怎么样?”他伸出了两个抬头,“两千?不简单哪!”“哈哈哈……”的低音和“咯咯咯……”
的高音遥相应和,交织成了一支雄浑而轻快的奏鸣曲……我望着堆成小山似的荔枝,痴痴地站着……
此时,也许你在遐想吧,而对着这一幅火热的画图,就是诗圣李白不也想吟上几首瑰丽的诗篇?就是达芬奇不也想画上奇异的一笔?就是贝多芬不也想奏上一曲动人的乐曲?
欢乐的人们,谈笑风生,有的把一筐筐荔枝从船上抬上岸来,有的把岸上的荔枝往公路边送、顿时、三轮摩托车、“解放”牌汽车、“三菱”七吨卡车……在宽敞的福夏公路旁排成一长串,随着笑声和“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声飞驰了,带着人们美好的理想飞驰了……
我,一边数着车上的荔枝,一边数着远处的高楼,二层,三层、四层,红红的屋瓦,红红的砖墙,红红的圆柱,红红的大门……眨眼间,仿佛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建筑物又在一排排地扩展,一层层地增高……
朋友,你也想到我的家乡来看看吗?请你一定在夏天来,因为这里不仅有甜蜜的荔枝,更有人们那荔枝般火红的笑脸!
《荔枝红了……》作文评语
对于一篇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感情抒发的文章,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荔枝红了……》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作者所要表现的是荔枝丰收的景象和获得丰收的人们的喜悦,所以在作者描写的荔枝丰收图景中,便充满了人们热烈喜悦的情绪,“哪一望无际的荔枝树,又深又浓,而在绿阴中,透出点点鲜红……阳光洒在那浓密的绿叶上,从小缝隙中透出一束束金光,和树上的荔枝互相映衬……这一场景的描写,情与景达到谐调一致,融合统一。
作文好句赏析:
1、我说嘛,他怎么会那么亲切地去和别人握手呢!其中肯定有诈。高明的手在流血,可他却在旁边笑。真惹人气恼。
2、王大伯急冲冲地走进来,屁股还没坐热,又大步流星地走了。
3、她站了起来,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自然、那么流畅,好像早有准备似的。
4、她的樱桃小嘴总是一张一合的,片刻也不停歇,一会惹得我们哈哈大笑,一会又让我们愁眉苦脸。
5、你瞧这只大龙虾,橘红色的身子弯曲着,嘴上长着三对长须。那三对须又细又长,身上披着紫色的盔甲,只要你一碰它,它就举起钳子,拉开进攻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