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文,初中议论文作文1000字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平时常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何谓“规矩”?据查,“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文之器也”。这就是说,“规”和“矩”是—种校正方圆的工具。有了这个工具,就可以规矩方圆。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就成了必然的道理。后人将这句话加以引申,常用它来告诫人们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安邦,必须恪守一定的准则、法度,否则就会离“谱”走“调”。
孟子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师旷之聪,不聪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孟子这段话就阐明了规矩的重要,离娄。公输般这样的能工巧匠,如果不借助于“规”和“矩”,他们就不能造就方圆;师旷这样的音乐大师,如果不依照六律正音,那么,他也不能辨定乐音的正误。推而广之,即使是古人尊为“圣君”的尧舜,如果不把仁政作为“规矩”,那就不能把国家治理好。
大家一定知道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吧。西汉名将周亚夫率部驻扎细柳。汉文帝前去视察,因为事先没通知,被士兵拒之以营门外,后来进了营门又被告诫“不得驰马”。对此,汉文帝非但没有震怒,反而夸奖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有法度。可见,汉文帝对周亚夫所立的治军的“规矩”是颇为赏识。是因为他知晓“规矩”对于治军多么重要!
确实,规矩作用很大。就拿学习来说吧,要使学习达到预想的结果,也必须有一定的规矩。明代学者吴梦详曾给自己订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功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缀,一暴一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读书不出门户”的闭目塞听的态度不值得提倡外,其余的学规对于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按照这个学规,不论学习或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至,痛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不仅学习上如此,对于个人道德品质修养,规矩的作用也狠大。特别是我们中学生,正处在正确的道德品行的形成时期。在这期间,如果我们切实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那我们在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方面就有了具体行动的准则。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就能养成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一言一行符合社会道德的规范。
规矩无处不有,无业不用。各行各业的“规则”“须知”“纪律”等就是一种规矩,诸如中小学生守则、交通规则、施工规则等等。因为规矩揭示了事物一定的内在规律,按照它去做,就有利于工作、学习、生活;违背它,就会乱了“章法”,受到惩罚。据《新华日报》载,前一段时间南京某家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则给病人照射了大剂量的 光,导致病人病情加重。这沉痛的教训,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还有那经常披露于报端的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的交通事故,使我们更明确“规矩”的重要而切实按“规矩”办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文评语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对问题认识较为深刻;二是事实论据充分。
作者对“规矩”的认识不是停留在事物表面,他认识到“规矩揭示了事物一定的内在规律,按照它去做,就有利于工作、学习、生活;违背它,就会乱了‘章法’,受到惩罚。”只有这样从本质上认识问题,才能将问题分析透,也才能帮助人们提高认识,提高遵“规”守“矩”的自觉性。
本文在阐述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这些论据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治国方面的,也有学习方面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常说“事实胜于雄辩”,本文即如此,大量事实论据的运用,起到了使人心悦诚服的作用。
作文好句赏析:
1、可在画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在光溜溜的瓶子上用水彩笔画,怎么也涂不上颜色,怎么办呢?我和外公一起想了又想,最后经过反复几次试验,终于用蜡笔涂上了颜色。
2、一只猴子抢了一颗糖果,拼命地跑出很远,跑到没有同伴的地方,模仿人的样子吃起来,嘴巴一动一动的,就像一个没牙的老头,滑稽极了。
3、她眼睛上方两道细细的眉毛,就像春天刚长出来的嫩草尖儿。
4、奶奶心里乱得不得了,怎么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她不停地挠着头,眉头紧紧地皱着。
5、于是,我轻轻地走过去,屏住呼吸,慢慢抬起手,一点点地接近那只漂亮的红蜻蜓,近了,近了,我猛地用手一捏,啊,我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