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杨修之死”》作文,初中议论文作文800字
谈谈“杨修之死”
学了《杨修之死》这课书,我深为杨修这样的有才之人死于非命而感到极大的惋惜。那么,杨修之死到底归罪于谁呢?当然,杨修平日恃才放旷,不拘小节、才引起曹操不喜欢,最终惹来杀身之祸。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也是起主导作用的是曹操作为一个丞相,杨修的上级,忌贤妒能气量狭小,容不得才能越过自己的人。因此,从这方面讲,责任应在曹操。
我以为,所提的几件事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如“一盒酥”这件事,杨修见曹操在盛酥的盒子上写了“一盒酥”,便与众人分吃了,并说“一人一口酥”。我看这只不过是杨修与曹操开了个小玩笑,如果曹操平易近人,与部下关系密切,就应感到高兴,而他却因杨才华出众,超过了自己而“虽喜笑,而心恶之”。至于杨修因见曹操在花园上写了“活”字,而明白了曹操的心思,令人扩建花园的门这件事,曹更应为手下有这样理解他的人而高兴,但曹操却“称美,心甚忌之”,在提到这件事之前说“杨修数犯曹之忌”,这不很显然说明曹操“忌”的是“才人”,是超过自己的“才人”
吗?
在杨修帮助曹植的问题上,因“曹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道后,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两议,而“修知其事,径来告操”,于是操未经周密的调查研究,就“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后来在曹操“欲试丕、植之才干”时,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当然,这已直接干预到曹氏父子兄弟之间的政治斗争,成为暗中欺骗曹操的策划者了。但如果曹操对修不是“恶之”。而是请他这样的博学才高的人去教导培养曹植,使曹植成为才华横溢、众人都支持拥护的人或是成为曹操统一大业的好助手,岂不是更好吗?何必起杀他之心呐!
最能充分说明曹操忌贤妒能,心胸狭窄,又不肯承认错误的是“鸡肋”一事,口令传下,杨修已了解曹操的心思,那么,曹操听了夏候惇及杨修之言后,就应把修找来,认真请教,做出正确决策,而不应借故杀了修,更不应硬挺着进兵,结果招致兵败身伤。当然杨修看出曹的意思,在军营中讲出来,引起军心混乱,确实是修之过错,但这大概与曹操平日很少谦虚谨慎地同杨修商谈大事有很大关系吧!当然杨修也一定懒于向曹操提什么“合理化建议”。因此,我认为杨修之死,曹操应负主要责任。
古话今说,在当今的改革洪流中,每一个领导同志都应是爱才如命,胸怀宽广的人。对有才能的人,对知识分子,要满怀热情去帮助,允许他们有缺点,甚至错误,对恃才放旷、孤傲清高的人,要扬长避短,给他们创造发挥才能的条件,而不是求全责备。那么,四个现代化一定能早日实现的。
《谈谈“杨修之死”》作文评语
本文围绕杨修之死的责任在曹操的妒能忌贤这一论点展开。作者将《杨修之死》一文中的几件事,从小到大,逐一加以分析,有力地证明了论点的正确。
结尾部分“古话今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言简意赅地道出“杨修之死”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语言上还需再下一番功夫,以达到用词准确、精炼。
作文好句赏析:
1、我迎面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小妹妹的脸上竟然有一滴鲜红的血,“你怎么……”当我看到她嘴角的一丝笑意,连忙改口说:“你怎么……在脸上画个红点?”他向来不善辞令,自然说不过伶牙俐齿的小红,只见他急得满脸通红,一边双手乱摆,一边语无伦次:“这,这……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出一句:“不是这样的。”同桌突然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走,咱们看热闹去!”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迫不及待地问:“有什么热闹看?”小涛慢腾腾地走到妈妈面前,支支吾吾地说出一句话:“妈妈,我今天不小心摁死了一只蚂蚁。”爷爷苦口婆心地对我说:“你现在要好好念书,长大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知道吗?”我使劲点点头说:“爷爷,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杨小伟一走进教室,就扔下书包,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知道吗?我们下个星期一要去春游……”“你再不来我就走了!”她躲在墙角后面,伸出半个脑袋,眨着大眼睛,顽皮地说。
2、小时候,我好静不好动,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小人书,妈妈还以为我得了“抑郁症”呢。
3、冬天,湖面上的荷花不见了,夏日那铺天盖地的荷叶也不见了,只有几根斜出水面的荷杆,让人能寻到荷的踪迹。
4、她长长的睫毛一翘一翘的,弯成一个美丽的弧形,睫毛下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清澈。
5、他的胳膊又大又结实,上百斤重的东西一提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