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全民押题第1篇(全文586字)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主题阐说】
古往今来,大凡志存高远的人即便到了晚年,依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如耄耋之年的曾庆存仍坚守在科研一线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94岁高龄的黄旭华依然坚持每天上班,深潜三十年,为国筑重器;“传奇奶奶”姜淑梅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到了82岁,她已写下近60万字,画了上百幅画,出版了5本书,从“文盲”转为“网红作家”。岁月不老人易老,但“老”绝不是无为的代名词,更非人生已无任何可能。
【经典事例段】
《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二十四年,武威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遂遣援率中郎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余人征五溪。”马援此次披甲上马征战,已62岁高龄,他跟朋友杜愔说:“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寥寥数语,抒发了为报国恩、白发出征的家国情怀。
(点评:历史维度。东汉马援为报国恩、白发出征。)
【论证严谨段】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对于离退休干部来说,从原本岗位上退下来,意味着身份角色的转换,要及时调整心态、适应节奏,合理规划和安排好自己的人生“后半程”。退休也意味着一段新生活的开始,要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保持老骥伏枥的健康心态和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拒绝沉沉暮气,涵养浩然正气,为后辈传道解惑、做好榜样,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凝聚力量、发光发热。(点评:呼吁号召,激励期待。)
高考作文全民押题第2篇(全文599字)
《善于化危为机,把经济发展的“快进键”按到底》
【主题阐说】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2020年初,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的一次大磨难、大危机。我们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正视危机、重视危机,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主动作为。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危与机是并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我们敢于逆境奋进、抓住机遇,就能化危机为转机,从逆境中获得强大的成长力量!
【经典事例段】
坚韧而又富于智慧的中国人,面对生活里的“麻烦”不会怨天尤人,总会选择准确识变、辩证面对。受国际经贸活动的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反过来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在线办公、云端上课、线上消费等“宅经济”迅速崛起,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这些都是疫情中的现实写照。这充分提醒我们,“失之东隅”之后有可能“收之桑榆”,“危机”可以向着“生机”不断转化。信心不垮希望就在,斗志坚毅胜利可期。
(点评:论述如何“化危为机”。准确识变、辩证面对。)
【论证严谨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履险如夷、化危为机不可能自动实现,靠的是主动应变、奋力攻坚,靠的是善于找到化危为机的对策、路径和办法。我们需要继续向改革要动力,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在逆境中强身健体,助力经济加快恢复活力。受影响是暂时的,而且并没有改变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在抢抓机遇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点评:主动应变、奋力攻坚,善于找到对策、路径和办法。)
高考作文全民押题第3篇(全文602字)
《宅当有为》
【主题阐说】
沃尔特雷利爵士被关在伦敦塔等待死刑时写出了《世界史》;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苦役营里构思了三篇故事和两部小说;罗马哲学家波伊提乌斯在监禁中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巨著《哲学的慰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终于成就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代帝王师;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奋笔疾书,为我们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文学瑰宝。
【经典事例段】
汉朝时,董仲舒宅家3年,不论是“夏木阴阴正可人”,还是“北风吹雁雪纷纷”,他都目不窥园,这才成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学问家。钱锺书过年期间既很少给人拜年,也不受人拜年,全在读书写作中度过。鲁迅在一个个“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里奋笔疾书,为我们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文学瑰宝。雨果拒绝一切社交活动,把身上所穿的内衣和毛衣以外的其他华贵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然后把钥匙丢进小湖深处,宅家5个月创作出一部世界文学经典巨著——《巴黎圣母院》。这些都告诉我们,在宅着的时间里奋发有为,才不会在闻听“时间都去哪儿了”时感到惊心和不安,因为“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
(点评:珍惜生命应从珍惜独处的时间做起。)
【论证严谨段】
收藏超过10亿词条的牛津英语词库曾统计,在当今人类最常用的100个词的历次统计中,排名第一的始终是“时间”。某人对世界上1万名成功人物的时间利用情况分析后得出结论:他们都用好了自己的独处时间。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谁利用得好,谁就会有出息。宅着的日子,抓住了就是黄金,抓不住就是流水。时间的开关,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里,让我们握紧时间的水龙头,别让它“跑冒滴漏”。
高考作文全民押题第4篇(全文645字)
《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主题阐说】
半世编“小”杂志,一生守大情怀。2020年4月2日,为捍卫语言文字纯洁性而奋斗了一生的著名语言学家、《咬文嚼字》创办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仙逝。先生曾说,“刊物虽小,但语文规范化‘兹事体大’。我们办的是小丛刊,但需要的是大眼光”。汉字的发展是和一代又一代汉字传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如今先生乘鹤而去,汉字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里。如何正视汉字的生存现状,提高汉字的文化地位,让汉字绽放出更为灿烂的花朵,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先生对后人的期望,我们千万不可辜负。
【经典事例段】
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佳话。“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但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点评: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
【论证严谨段】
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
(点评: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可以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
高考作文全民押题第5篇(全文945字)
青年当勇“ 挑大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古到今,圣贤名人层出不穷,但是世界是一直发展着的,它终究是属于青年人的。历史赋予青年人的,是使命,是责任。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青年人定要肩负使命,铆足“干劲”“韧劲”“闯劲”,保持顽强的意志、锤炼过硬的本领,在祖国的建设中挑大梁、唱主角。
铆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干劲”,以过硬本领挑起时代大梁。“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当代青年要想挑起时代大梁,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必须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思想,练就强技能、硬本领。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实现在知识更新基础上的本领更新,以新的本领创造新的业绩。“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要不断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以过硬本领展现个人作为,扛起时代重任,不辱使命,交出一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精彩答卷。
铆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以顽强意志勇挑大梁,攻坚克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困苦往往更能磨练意志和能力,让人在逆境中增强韧劲,在困难和挫折之中拼搏奋斗,积蓄挑大梁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清华毕业的大学生干部乐焰辉说,“基层经历让我从‘嫩肩膀’变成了‘铁肩膀’,让我在接地气中有了打胜仗的底气”。他正是坚持在基层的艰难困苦中积蓄力量,不断奋斗,淬火锻打,历练自我,方才拔节抽穗,成为挑大梁的生力军。新的百年赶考之路,道阻且长,青年人作为中坚力量,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度,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想方设法解难题,保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姿态,挑起大梁、迎难直上、攻坚克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社会推向前进,把祖国推向前进。
铆足“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闯劲”,以创新创造永攀科技高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从过去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北斗导航、“嫦娥”奔月、量子科技等无不是靠创新取得的。如今,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需要以自主创新的“金钥匙”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保持昂扬的斗志、锲而不舍的坚持、不断钻研的匠心、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和拼劲,抓紧抓牢、扎实推进,以准确识变之智、科学应变之道、主动求变之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辉煌业绩。
时代总在改变,辉煌总被改写,然而世界永远是属于青年人的。正值青年的我们,也定当挑起时代的大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和使命,用勇往直前的“干劲”、坚忍不拔的“韧劲”和舍我其谁的“闯劲”,大踏步向前进。
高考作文全民押题第6篇(全文2835字)
预测7 奋发有为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日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未来3到5年内,世界将面临经济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材料二: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在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任正非的"寒气"说与鲁迅的"摆脱冷气"说,对当代中国青年都具有启迪和指导意义。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忧患意识与奋发有为的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球化进程“危”“机”并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然降临的新时代,忧患中的奋发有为,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而对此,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的中国青年责无旁贷。奋发有为、共渡难关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必修课。
本题以任正非的“寒气”说与鲁迅的“摆脱冷气”说展开。任正非之“寒”与鲁迅之“冷”含义并不一样。任正非立足于未来3到5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提出华为要“活下去”,体现他的忧患意识;把寒气传给每一个人,表明华为并非穷则独善其身之辈,而是具有天下为公的无私胸怀。鲁迅希望青年人“摆脱冷气”,是希望青年能够积极主动、奋发有为。这两种说法“对当代中国青年都具有启迪和指导意义”则意味着:当今中国正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满重重挑战,既需要中国青年居安思危,看清忧患,也需要他们奋发有为,在黑暗中见光明,变危机为转机、先机。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直面“寒气”,勇敢前行。随着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身上就变成一座山,时代的寒气必将影响每个人。在寒气面前,有人彷徨,有人绝望,有人躺平,有人愤世嫉俗。当代中国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之栋梁,应该摆脱这些“冷气”,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实现抱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服务社会。
2.感知“寒气”并不困难,难的是不独善其身,将“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摆脱“冷气”也不困难,难的是敢为天下先,化身燎原的星星火种。当下,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民族未来、国家栋梁的当代中国青年,不仅要“看到寒气”,还应主动“传递寒气”,奋发有为,共渡难关。唯有如此,才算真正的“摆脱冷气”。
3.中国青年要摆脱“冷气”,振奋自我,奋发有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面临着外部与内部的诸多挑战。因此,当代中国青年应当从修身做起,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中国青年要体察“寒气”,警醒自我,专注目标,勉力前行。唯有如此,当代中国青年才能成为合格的时代接班人。
【素材集萃】
1.一个诚挚热心,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鲁迅
2.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3.“电焊大师”“励志哥”……“80后”赵孔标的人生经历中有很多标签。当很多同龄人上大学时,赵孔标早已从技校毕业,踏上打工之路。由于他刻苦钻研、踏实勤奋,在公司比赛时以精湛的焊接技术脱颖而出,被调任焊接技术员,从事焊工考试、培训及焊接工艺评定制作等工作。多年来,赵孔标始终像钉子一样"钉"在自己的焊接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高超的焊接技术,也成就了赵孔标精彩的人生:国家海洋重点工程项目少不了他的参与,不少大国重器的建造都有他的一份功劳。2019年,他入职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生中又多了一个标签-----人民教师。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学员调试机器,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讲解给学员听,直到他们完全理解掌握。为满足现场焊接质量需求,他还多次参与编写公司焊接相关培训教材,并直接为一线员工焊接技能提升提供技术支持与实操培训。他表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就是用智慧把手中的产品不断升华,变成艺术品,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
4.2022年8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产生了相当于90多万倍地球磁场的强磁场。2016年年底开始,“全面掌握高场磁体研制关键核心技术,在祖国的大地上创造最高稳态磁场”便成了科研团队心中的火种,30余名年轻人参与攻关。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每天从早8点忙到晚10点,连续两个月基本无休。该团队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继续瞄准稳态强磁场磁体技术世界科技前沿。团队负责人房震说:“我们搞科研,需要吃苦奋斗。眼下,保证混合磁体磁场强度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重任传递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科研人员的身上。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自立自强的精神,抓好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佳作示范】
直面寒气,摆脱冷气
中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当代中国青年该如何正确看待任正非的“寒气”说与鲁迅的“摆脱冷气”说?在我看来,勇敢直面“寒气”,坚决摆脱“冷气”,是必行之途。
“寒气”意味着紧迫感与危机感。危机与紧迫使人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古人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长久的安逸使人丧失斗志,适度的忧患能催人奋进。项羽面临秦军重压破釜沉舟,攻克百二秦关;钱学森面对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构建核保护伞;顾诵芬面对基础贫弱的航空工业,顶住压力与危机为中国研制出强有力的战机……河流正是因为狭窄陡峭的山谷才形成壮丽的瀑布,人只有在逆境与危机中才能找到新的出路。恩格斯说:“生活越紧张,越能显示人的生命力。”所谓“寒气”,绝不是压倒我们的重物,而是引人奋进的催化剂。
“冷气”象征着消极堕落。摒弃负面,积极奋斗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忆往昔,彭士禄隐姓埋名三十年研制核武器,只为人民安居乐业,国家不受欺凌;孙宏开急国之所急,服从安排,努力钻研,终成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杰出民族语言学家。看今朝,江梦南突破残疾的桎梏,靠自己的奋斗成为清华学子中的一员;赵孔标锚定大国工匠之路,从普通的焊接工成长为教书育人、奖掖后进的技术型教师……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消极躺平或怨声载道会使自己处境愈发不利,长期如此更是会让人再无翻身可能。“摆脱冷气”意味着时刻积极行动,在挫折或逆流中不断奋斗,永不停歇。
面对“寒气”不寒心,面对“冷气”不灰心,当代中国青年要明确目标,敢想敢拼。困难是,用来给人跨越的,新青年应敢于做梦,敢于逐梦,敢于圆梦。唯有积极进取与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目标,唯有紧握拳头埋头苦干方能实现梦想。
过去百载光阴,一代代中国青年摆脱冷气,铸就了今日伟业;未来华夏千年,一代代中国青年仍要直面“寒气”与“冷气”,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在春风劲吹、海阔云飞的民族复兴路上,吾辈青年要踔厉奋发,积极进取,向历史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点评】
本文围绕“寒气”说与“摆脱冷气”说两个基本点,分别阐述二者的内涵,然后将二者结合,提炼出“面对‘寒气’不寒心,面对‘冷气’不灰心”,将二者统一于“当代中国青年”这一主体上。在行文过程中,作者视野开阔,引述的材料比较丰富,既有源自课本的名言警句,也有广为人知的典型人物事例,体现了作者丰厚的阅读素养和敏锐的时事观察力。
素材解读 作者采用“关键词解读法”,在诠释“寒气”与“摆脱冷气”的内涵时,以排比的方式列举了项羽、钱学森、顾诵芬、彭士禄、孙宏开、江梦南、赵孔标等事例,从不同年龄、职业的角度分别展示“寒气”与“摆脱冷气”,使这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得到完整阐释,道理得到透辟延展。
素材表达 本文在素材表达上主要运用了“简笔勾勒表达法”与“点化升华表达法”。作者截取的素材,都是与中心论点相关的细节,言简意赅,不枝不蔓;与此同时作者还注意对素材的点化升华,先以名言警句为引导,继之以作者自己的个性见解,很好地丰富了素材的内涵。
作文好句赏析:
1、星星大军出动了,密密麻麻地罗列在天空,它们有的调皮地对我眨眼,有的友好地冲我微笑,还有的朝我扮着鬼脸。
2、桔子红了,像一盏盏红灯笼挂满枝头。满山遍野的桔子树分成两种颜色,清一色的绿和清一色的橙红,绿的深沉,红的诱人,一粒粒撩拨着人们的心,真想尝一个呀。
3、这只奇异的蝴蝶,远远看上去像倒挂在树上的一片枯叶,要是你伸手去摘那片树叶,它却飞了起来。
4、新来的校长是个女的,个子中等,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头发卷卷的,挺漂亮。
5、夏天的柳树枝繁叶茂,浓绿的一片,长长的枝条几乎垂到了湖面上,就像是春姑娘的满头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