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美育大讲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4-08-20 22:08:07关键词:美育,大讲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0美育大讲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第1篇全文(956字)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周令钊等8位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时嘱托道,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精致者,艺术精研;广大者,胸怀人民。“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是广大美术教育者的追求,同样的,“以大爱之心心系百姓,以大美之艺勾勒壮丽蓝图”则是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扎根思想,铸就立德树人的大气之魂。要呈现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让一个作品有内涵、有深度、有思想,首先必须以德育人、以德树人、以德服人,给作品注“魂”。而对于每一名共产党人来说,思想阵地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是我们需要着力打造的传世之作。坚持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思想引领思考,上好党员思政课;坚持对标标杆联系实际学,向先进致敬、向楷模学习、向榜样取经,不断提升党员综合素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交流激发智慧,上好党员发展课,真正扎根思想,铸就大气之魂。

扎根人民,拥有念兹在兹的大爱之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紧紧和人民围绕在一起,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家国情怀,那么“念兹在兹,心系百姓”则是党员干部对人民的大爱之心。始终以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深入基层一线、获取一手资料,把老百姓的事时刻放在心尖儿上,充分发挥夙夜在公、为民请命的奋斗精神;始终把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奋斗目标,以敢于吃苦、愿挑重担的工作信念、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工作状态,甘于奉献、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完美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理念,充分发挥不负人民、无愧于心的奉献精神,真正扎根人民,胸怀大爱之心。

扎根时代,创作波澜壮阔的大美之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充满机遇和变数的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也背负着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完成的使命任务。坚持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同步发展,始终把党的建设灌注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生态圈、经济带上,高举党建引领这面旗帜,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党的事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坚持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相连,在大势下抓住时代夹缝中的机遇,成为荒漠沙丘中的“拾金者”、贫瘠土壤内的“施肥者”、绿水青山上的“奋斗者”,真正扎根时代,绘大美之艺。

铸就思想之魂,拥有爱民之心,定能以大美之艺绘出党员干部的传世之作。

2020美育大讲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2020美育大讲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第2篇全文(1591字)

2019年以来,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坚持系统规划、深挖内涵、创新内容,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着力于抗日山烈士陵园、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刘少奇纪念室、小沙东海战纪念地等红色资源开发,突出党性教育基地规范化、特色化建设,逐步打造出系统规范、内涵深刻、主题鲜明的“抗日山”党性教育品牌。

打破“零散乱”格局,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抗日山精神研究会,由区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区委宣传部、党校,史志办、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等相关管理单位及青口镇、黑林镇、石桥镇等红色资源所在地,统一指导和推进红色资源开发与党性教育开展,确保红色资源开发遵循规律、协同推进、合理有序、融入大局,有力有效地将红色资源的开发融入党性教育一盘棋。规划党性教育“路线图”,放大抗日山烈士陵园干部党性教育基地效应,联合党校提炼具有个性特征的鲜明主题,围绕爱国奉献、艰苦奋斗主线串珠成链,形成“一山一校多点”的红色布局,打造形成东部沿海小沙东海战纪念雕塑、秦山岛国防教育点,中部平原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全国道德模范纪念馆,西部山区抗日山烈士陵园、刘少奇纪念室在内的全地区全地貌的赣榆党性教育经典线路。抓好党性教育师资培养,常态化组织党校教师赴高校及红色教育基地培训进修,学习交流;实施“榜样名师计划”,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选聘钟佰钧、马秀云等15人作为党校兼职教师;开展“弘扬抗日山精神,讲赣榆红色故事”党课竞赛活动,评选出18名优秀授课人员,将其充实到红色师资队伍;加强红色资源景点讲解员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各景点革命人物、红色历史的讲解人、宣传员和土专家。

破除“故事会”弊端,推动内在精神传递。注重挖掘史实资料,联合党校、史志办,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历史上的初心”系列研讨会,深挖赣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的史料,向曾经在赣榆工作过的老革命及其亲属、老领导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集有关文史资料,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真相,并修订《抗日山志》,编写《符竹庭传》、《彭雄传》、《田守尧传》等著名英烈传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声。挖掘历史背后的精神内涵,联合宣传部,开展“抗日山精神”表述语征集评选活动,深度挖掘抗日山精神的实质内涵,征集社会各界表述语100余条。结合赣榆各红色资源点的不同资源禀赋和红色文化内涵,建设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改变过去现场党性教育就是“红色故事会”的教学模式,用鲜活生动的革命人物事迹、高度凝练的革命文化精髓,呈现多姿多彩的革命历史文化、感人至深的革命战斗豪情和催人泪下的革命爱国情怀。放大党性教育意义,以史为镜,用敬畏之心传承红色传统,各级党员干部在党性教育中不仅见物、见景,更要见人、见思想、见精神,在党性教育中开展党性分析和座谈交流,在思想激荡碰撞中打通历史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的脉络联接,让党员干部边听边看边思边悟,激活“红色基因”,点燃“红色灵魂”,催生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由感动一阵子上升到铭记一辈子,从而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

破解“同质化”现象,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探索情境式体验教学,走出一条特色的党性教育路子,在抗日山推出“七个一”经典课程,即“重上一次抗日山、重穿一回八路军军装、重温一遍入党誓词、重唱一首激情红歌、重看一部革命电影、重听一堂微型党课、重读一段文献史料”,让党员干部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产生思想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行动上的共进。优化党性教育课程“菜单”,结合抗日山党课竞赛活动,开发《抗日山上找“初心”》《血色航线》《青口十八勇士战旗永飘扬》等9门特色课程,完善红色课程体系;制作赣榆党史100讲系列微视频,生动讲述《手牵银龙上山岗的李传花》《拥军模范祁德林》《英雄的老六团,三面光荣旗》等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党性淬炼和灵魂洗礼。搭建“实境+网络”的教学载体和模式,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资源,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党性教育网络平台,创新推动实境党性教育向网上延伸,打造党性教育“随身包”,升级抗日山实景党课微信“云端课堂”,在线扫码即可随时听课,不仅把党员干部带到现场接受教育,同时让党性教育资源“流动起来”,满足党员干部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不断扩大党性教育覆盖面,让党性教育基地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

2020美育大讲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2020美育大讲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第3篇全文(1916字)

今年以来,湖北省十堰市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和优势,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把红色教育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精神力量,打造集培训、体验、活动、实践于一体的红色研学、游学基地,更好地发挥红色教育的示范功能和辐射作用,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能”。

开发“红色教材”。十堰市各级党组织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伟大精神,以及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新时代扶贫精神,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涌现出很多英雄模范人物,都是红色教材的重要素材。讲好当地故事、身边故事,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开展传承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钙”源。每年坚持开展“脱贫之星”“中国好人”“十堰好人”“十星级党员”“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结合辖区红色文化资源情况,组织一批理论水平高、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潜心研究本土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扶贫精神,开发一批思想性强、时代感强、说服力强的课程和教材。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拍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魏登殿扶贫历程、十堰最美党员范元君带领乡亲致富为题材的红色电影、电视剧,用红色文化和扶贫精神的营养资政育人、强筋壮骨。

开设“红色课堂”。十堰市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把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扶贫精神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之中,纳入各级党校培训重要内容,在主体班次教学中增设或加大比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扶贫精神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开设“红色讲堂”,聘请专家学者举行宣传讲座。发挥“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教学平台作用,并举办党课知识讲座、党员事迹宣讲等特色培训,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人教育人。在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中,定期组织广大党员以革命先烈和扶贫先进人物为榜样,将红色文化和新时代扶贫精神作为党性分析的对照内容,对照差距补齐短板。

选树“红色典型”。十堰市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选树帮扶之星、优秀帮扶干部和脱贫先进个人和示范户等先进典型并进行表彰,开通微信平台“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宣传报道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围绕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党员及先进党组织先进典型以及基层党组织换届后村(街道)两委新任党支部书记、村长(街办主任)筹谋发展、展现新风采、新形象等进行重点宣传,“七一”前后共采播制作播出了28期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优秀村支书典型事迹;驻村干部王明辉被评为“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驻村干部金梅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通过开展以“双找双带”活动,全面发挥广大党员“领”的作用,充分施展基层干部“带”的优势,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赶”的动力,在全市形成了典型领跑、党员赶超,你追我赶、人人争先,攻坚脱贫、共同致富的生动局面。

开展“红色活动”。十堰市发挥红色资源作用,创新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为脱贫攻坚积攒精神力量。每年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活动和“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精神扶贫文艺润心”脱贫攻坚文艺宣传巡演等系列活动,举办农民工诗歌朗诵会和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我的扶贫日记”征文评选;创新举办以“党建领航、脱贫攻坚”为主题十堰市首届“新时代村书记论坛”,推荐10名有影响力的村支书加入“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参加第十九届全国“村长”论坛。创新推出脱贫攻坚题材微电影,制作深受群众喜爱的《我心依旧》《圆梦龙山》《艾叶青青》《丹萍的梦想》等百余部文艺作品。开展重走红军路、瞻仰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歌唱红歌等弘扬红色文化活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先进人物模范和红色基因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党性、激发热情、担当作为。

创新“党课直播”。疫情期间,十堰市将党课授课平台移入互联网,创新推出“互联网+党课”的形式,邀请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党员种植大户走进直播间,推介展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成果,讲授脱贫攻坚政策和脱贫致富实用技术,驻村“第一书记”还结合自身一线工作经历,讲述当地脱贫攻坚故事、分享工作经验,也从侧面展现近年来十堰高起点谋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村(社区)干部能力提升行动,采取“云端开课”,通过微信推送,加入培训“云端”班级,观看知名专家教授云课堂直播、教学网络互动等方式,一部手机即可轻松参学;在党建平台上开展“党员听脱贫”活动,有效发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快速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花结果。

开发红色旅游。十堰市加强红色教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红色教育与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多元组合,产生叠加效应、溢出效应,助推精准扶贫,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规划为引领,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布局拓展项目,丰富教学功能,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新名片,形成线路合理、内容丰富、日程紧凑的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人群到基地学习培训。十堰市郧西县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整合坎子山发展史馆、村党群服务中心、魏登殿老住房(使用过的生活生产和工作用品)、胡安梅等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和取得的荣誉、以及参与体验式教学农户的有关设施等,作为培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魏登殿扶贫精神暨‘两学一做’党性教育基地——香口蔬菜基地——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涧池淘宝小镇——扶贫产业园”精品线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利益联结,多方受益。

2020美育大讲堂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图>

作文好句赏析:

1、他的腿粗壮得像两条树干,踢起球挥舞得虎虎生风。

2、考场上立刻响起了各种声音,同学们有的潇洒地走出去,显得信心十足;有的慢慢吞吞地收拾着,眼睛还盯着试卷;有的心急火燎地加紧动作,赶忙再添上几笔。

3、一群绒乎乎,圆墩墩的小鸡跟在母鸡身后,时不时停下来,用尖尖的乳黄色的小嘴啄一下,然后快步奔向母鸡,像一个个小绒球滚来滚去。

4、我从起跳线上拔地而起,一瞬间,我舒展身体,越过1.25米的高度。

5、一见到妈妈向这边走过来,我赶紧将手里的小蝴蝶藏在背后,我真担心妈妈责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