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纪录片观后感800字范文(3篇)

时间:2024-08-20 21:53:02关键词:红旗渠,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红旗渠》纪录片观后感800字范文第1篇全文(770字)

6月19日至22日,作为第二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班的工作人员,我与参训学员一起前往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所见所想,感悟颇多。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啊!竟然“孕育”出人工天河红旗渠,这是一群怎样的人民啊!竟然重新安排了太行河山。

很小的时候,我看过《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当时就被里面的人物事迹深深打动。为了引来一渠水,人们耗时十年艰苦创业,生生劈开太行山,爆发出震惊中外的磅礴力量。

这种力量与古代官府“征用民力”的劳动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时的县委完全可以不进行这项工程,中途遇阻也可以就此中断。但县委顶住压力党群一心,还是坚持将这项伟大事业进行到底。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这是从群众需要的角度出发:县委修渠是为群众,群众修渠是为自己,这就使得整个红旗渠焕发出不一样的光辉,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种“党群一心”的感觉,我在观摩红旗渠纪念馆、重走红旗渠水长城、聆听当年劳模吐露心声、听取“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讲座、观看话剧纪录片时,一直贯穿心中。千百年,人民缺水生活苦,共产党,带领修渠彻底变。在修渠过程中,人民群众表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党员干部更是立下铮铮誓言:“哪里困难到哪里去,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只要渠能修好,命我都可以不要”、“我要奉献自己的全部去修渠,百死不悔!”他们的一言一行闪耀着伟大的人格光辉,令人动容——这一切逐渐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直到今天,我们进入林州市境内时,这种无形的力量还广泛存在着,感染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

“祸兮福所倚。”当初的干旱使林州人民横下心来修成红旗渠,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再也不受缺水之苦,还使一代人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使整个县的人建筑水平变得高超,改革开放后“十万大军出太行”赚到很多钱。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切可能实现吗?山外经济再发展,林州也许还在贫困的边缘挣扎。“红旗渠”,这个名字有很明显的时代印记,但是红旗似红心,我们共产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是满腔的为民之情。

《红旗渠》纪录片观后感800字范文(3篇)

《红旗渠》纪录片观后感800字范文第2篇全文(819字)

在交通运输工程学上,老师讲到红旗渠,说是国际上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第一次听说红旗渠,好奇心促使我上网搜集了一下她的相关资料,然后还看了一下《红旗渠》这部纪录片,对红旗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修建时间:1960年2月——1969年7月,历时十余年。

位置: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A)——河南省林州市(B),以浊漳河水为源,在A设坝截流,经过太行山将漳河水引入B。

工程量数字化化: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1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人生活需要水,种田也需要水,林州市是很缺水的,正是出于老百姓生存的根本需要,林州市的广大百姓有了引漳河水到林州的念头。纪录片的一开始,男的女的,推着独轮车的,拿着锥子的扛着铁锹的,像一只即将上前线的部队浩浩荡荡地奔赴山区。以我的年龄没有见过这种光景,看着这种场面一开始觉得很假,修一个沟渠至于这么兴奋,这么大作文章吗?接着,继续往下看纪录片。七十年代拍的纪录片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在观看的过程中你就会体会到。不过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挺深:挖红旗渠青年洞的场景,在技术不是很先进的情况下56天就将长桥建好了,壮汉们用绳子空悬在悬崖上试探松动的石头,小学生们放学回家还去背几块石头,最后在红旗渠通水的日子男女老少乐开了怀。可以想象,在修红旗渠的岁月了,年轻的壮汉抡大锤的声音在山谷间此起彼伏;后方自己造炸药的也是干的热火朝天;体力差的就留守给大家做饭送水。十多年了,红旗渠及其支渠配套工程终于完工了。全体上下为了修通红旗渠,拧成一股绳,这股绳真是结实啊。

修红旗渠的人都挺牛的。我觉得从红旗渠中学到了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是,做事情的时候要静下心来,认准了就去做。可是自己现在处于研一的阶段,还很茫然,什么都想尝试一下,到头来可能什么都建不成。他们在修红旗渠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大概的方案,也就是说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不能只是低头赶路,不去抬头看路。一开始的时候并不要求路线非常精确,出发以后不断前进只要方向对就行,具体的路线到时候在具体研究。另外一个就是执行力,有了一个念头,有了计划,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去做,并且坚持做下去。

《红旗渠》纪录片观后感800字范文(3篇)

《红旗渠》纪录片观后感800字范文第3篇全文(866字)

最近看到很多去红旗渠参观的新闻及报道,让我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找了一些书籍,参观了一些视频,网络了查看关于红旗渠精神的一些实质东西,让我深受启发。

红旗渠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那里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而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甚为简陋的工具,靠着每天6两粮食,奋战了10个春秋,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畏艰险、不畏困难、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历史又一奇迹。

想到如此,我万分感叹,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红旗渠精神是多么的伟大,他们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我明白,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保证。红旗渠的修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形成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留给了人们无穷无尽的回味与思索。红旗渠的建设实践说明,只有为民执政,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使正确的决策变成现实。

今天,我们己经迈入了21世纪,同20世纪60年代相比,各方面条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来之不易的,是前辈们历尽艰辛,流血牺牲换来的。越是条件优越越不能忘记过去,越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些不良风气有所抬头,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甚至损人以利己、损国家以利己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以及党的形象,要想转变这种不良风气,就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学习和发扬红旗渠精神。

我将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不断把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红旗渠》纪录片观后感800字范文(3篇)

<图>

作文好句赏析:

1、我写作业的时候稍为一走神,手上用力不准,削尖的铅笔就“咔嚓”一声断了,仿佛在批评我似的。

2、我们两个都生对方的气了,一整天,我们也不说一句话,面对面的时候,都气鼓鼓地瞪着眼睛,然后鼻子里都哼了一声,撇着嘴各自走开了。

3、一棵棵松树舒枝展叶,与云雾为伴,与雷电为伍,在悬崖峭壁上洒下一片绿意,一片生机,无论严寒酷暑,从不改变自己的风貌。

4、童年的梦好像还没有做完,周围的人就告诉我:你长大了。曾以为自己总是长不大,谁知我一直踩着时间的脚印,飞快地穿梭在四季的轮回中。

5、那片繁衍生长的老榕树,挂下一蓬蓬茂密的胡须,像是几个龙钟老人,懒洋洋地挤在一起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