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生平情况如何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祖籍河南卫辉(今河南汲县)。他出身将门,自幼喜读兵书,勤奋习武,立志效国。十七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改任浙江都司佥事。戚继光一上任,摆在他面前的严峻问题就是倭寇为患严重。然而浙江军队常年疏于操练,士兵纪律散漫、懒散不堪,完全没有作战能力。戚继光于是从当地金华、义乌人中挑选傈悍勇猛之士三千,亲自教授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和作战技巧,又根据当地多沼泽湖泊而倭寇又惯于用重箭、长枪作战的 特点,创造了“鸳鸯阵”。这支新军,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精通战法,作战勇猛,军纪严明,在日后的战斗中屡战屡胜,深受百姓的爱戴,被亲切地称作“戚家军”。
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肆掠夺桃渚、圻头,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迅速出击,倭寇闻风丧胆,四处逃窜,“戚家军”一路追击,先后九次作战,大获全胜,俘获斩杀一千多人,烧死溺死之人更是不计其数。“戚家军”首战告捷。第二年,温州、福宁、连江、广东、南澳等地的倭寇相勾结,大举进犯福州,贼寇实力雄厚,又根据地形在横屿结营,形成易守难攻之势,官军四处不能得手,不敢轻易进攻,两军对峙一年之久。倭寇乘机四处骚扰掠夺,当地百姓 苦不堪言。福建各军无奈,向戚继光告急求援。戚继光得命,立即带领“戚家军”奔赴福建,一举拿下横屿,倭寇一听是“戚家军”来了,又失了大本营,惊恐慌乱,四处逃窜。戚继光乘胜追击,逐个击败,接连攻克六十余座贼营,斩 杀数千人,福建长期滞留的倭寇几乎全部被消灭。戚继光凯旋而归,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在平远台立下记功石。
穆宗隆庆初年,南方边境因为有俞大猷、戚继光等人镇守,倭患基本被平息,然而北方边境蓟门接连出现险情。于是戚继光被召回,专门训练边塞士兵。隆庆二年,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管蓟州、昌平、保定三镇训练兵事。戚继光审时度势,上奏请求加紧训练士兵、重新修筑城墙,并将三千“戚家军”调来以做示范。在戚继光的严格训练下,边塞士兵作战力迅速提高,边防城墙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戚继光在镇守期间,北方贼寇再也不敢进犯蓟门。
戚继光一生,不仅在南方抗倭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北方边境的固守上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所著的《纪效新书》、《练兵纪实》,都被谈论兵法的人奉为宝典,遵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