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北、营建北京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应天府为南京(今属江苏),称京师。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诏以北平为北京。十九年(1421),诏改京师为南京,以北京为京师,迁都北京。
初,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受封为燕王,十三年(1380),就藩于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至四年(1399-1402),朱棣夺取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明成祖以为夺位得天下,恐为建文朝大臣所不容。靖难军进入南京,建文旧臣出迎者寥寥无几,余者或效死建文,或逃匿不仕,或指斥其非,或图谋行刺。朱棣遂大肆诛杀,株连甚众,以至于其内心颇为不安,曾微语尚书茹常:“朕毋得罪天地祖宗乎?”茹常叩头大言曰:“陛下应天顺人,克成先志,何罪!”成祖这才放心。故虽定都南京,却经常往来于两京之间。
北平乃辽、金、元三朝古都,形势雄伟,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控江淮,北连朔漠,足以“控四夷创天下”,于当时抵御北元蒙古势力的威胁,在军事上指挥调度极为有利。亦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北平又是明成祖龙兴之地,自封藩燕北,经营二十余年,有雄厚的政治、军事实力及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种种,明成祖早欲迁都北京。即位之初,永乐元年(1403)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跻之地皆有隍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明成祖认为:“其可以北平为北京。”永乐迁都北京的准备工作遂逐步展开。
二月,成祖下令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设北京留守、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三月,成祖命舟师重开海运,往北京运粮,以后岁以为常。八月,发流罪以下犯人往北京垦荒,徙直隶、苏州等10郡、浙江等9省富民近4000户落籍北京。二年至三年(1404-1405),又徙太原等山西民20000户落籍北京。同时,成祖下令浚通南北大运河,以通北京漕运。四年(1406)闰七月,“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同时命大臣督兵士、僧众、工匠造砖瓦;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和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其征发军民之处,一应差役及闸办银课等项悉令停止”。
各路军士、工匠、民丁,各地良材、巨木不久便汇聚北京。原定永乐五年动工营建之北京宫殿工程却未能如期开展。究其原因,约略有三。其一,永乐四年爆发明与安南之战争。成祖命成国公朱能“帅十八将军、兵八十万”分道进讨,六年(1408)“复命张辅帅师二十万征讨”;其二,明与北方鞑靼、瓦刺不断展开大规模战争。永乐八年(1410),成祖“自将五十万众出塞”亲征鞑靼,十二年(1414),又亲征瓦刺。战争连年不断,需仰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从而影响营建北京宫殿计划如期进行,其三,永乐五年(1407),徐后去世。七年,明成祖车驾至北京,礼部尚书赵舡及廖均卿等得吉壤于北京昌平黄土山,车驾临视,遂封其山为天寿山,始营建山陵即成祖长陵工程。
营建北京宫殿工程虽停,迁都准备工作始终未断。永乐九年(1411),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碹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废弃已久的运河重新畅通。十四年(1416)三月,长陵工程竣工。十一月,成祖复诏群臣商议营建北京事。于是,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武官,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尚书、都御史等文官纷纷上疏,请求立即择日兴工,营建北京。上奏称:北京“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今日“引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辐辏,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揆之天时,察之人事,诚所当为而不可缓。伏乞上顺天心,下从民望,早敕所司兴工营建,天下幸甚”。成祖欣然同意。
自永乐十五年(1417)六月兴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宫殿、门阙、城池、郊庙、钟楼、鼓楼等京师必备建筑先后竣工,于是,成祖下诏迁都。十九年(1421)正月,明成祖御新建成之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正式迁都北京。
新都北京“规划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朝廷以全国各地征调各色工匠数十万、民工上百万,及大量军士参与营建工程。明代北京在元大都旧城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建与重建。宫城及大城均向南推移,宫城(紫禁城)为营建北京的核心工程,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周建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宫城为长方形,占地72公顷,以午门——玄武门为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前三殿:奉天殿(后改称皇极殿、太和殿)、华盖殿(后改称中极殿、中和殿)、谨身殿(后改称建极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前三殿主要用于举行国家大典以及l重要朝会,后三宫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生活起居之所。文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等建筑配置于东西两侧,严格对称。宫城之外为皇城。宫城后方为废土堆砌而成的万岁山,意在“席山建殿”,成为宫城之倚靠,又意在镇压前朝之风水,故又名镇山。万岁山亦为北京城的中心点及制高点,便于瞭望全城。宫城前方依“左祖右社”之制,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皇城正门为承天门(今天安门),向南至大明门(今已不存)为一宽阔大道。道两侧筑有东、西千步廊。千步廊左侧为礼、户、吏、兵、工五部等中央机构。右侧为五军都督府衙署。皇城中心为优美多姿的太液池、琼华岛。皇城之外为大城。大城南部乃繁华商业区。钟楼、鼓楼位于大城中心。大城共开九门,前三门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西有阜城门、西直门,东有朝阳门、东直门,北有德胜门、安定门。大城南郊建有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及山川坛。嘉靖九年(1530),增筑圜丘,并于北郊筑方泽坛,东郊筑朝日坛,西郊筑夕月坛。明成祖营建北京,使北京城内建筑布局比元大都城更为匀称整齐,设计更为合理,巍峨壮观的建筑显示出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风格。嘉靖三十二年(1553),在外城南郊增修外罗城,开七门,因此,大城又称为内城。原计划大城四周均筑外罗城,由于财力不济,终未能果,因此明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
永乐迁都后,北京人口迅速增加,既有自元朝至永乐时期从全国各地徙来的富户,也有营建北京过程中留京的大批工匠,又有入京参试的科场举子以及大小商人等。京城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文化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地近边塞,北方蒙古鞑靼、瓦刺,东北女真等族相继对京都构成威胁。因此,自永乐迁都之时至明末均有回都南京之议。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新建成仅三月的紫禁城失火,三大殿烧成一片灰烬。廷臣中有议论迁都北京之非,主张重同南京,遭明成祖斥责。成祖以奉天门为临时听政之所坚持上朝,还都之议始止。但是,继续营建北京官署的工程却被搁置。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驾崩,永乐时期长期居守南京的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三月,仁宗宣布复都南京,“命诸司在北京者悉加‘行在’二字,并建北京行部及后军都督府”。四月,仁宗崩,还都南京终未成事实。
宣宗朱瞻基即位,仍称北京为“行在”。直至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北京作为明朝都城的地位才得以确立。正统元年至四年(1136-1139),宣宗命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月城、角楼、城濠、并各门石桥、闸,于是北京城“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矣”。正统五年,重修已焚毁20年之久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及乾清、坤宁二宫。六年(1441),英宗于新宫殿落成之日宣布上谕书,重申定都北京,“罢移行在,定为京师”。此后,正统七年,又造会同馆、观星台,建宗人府、吏部、户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詹事府等文武官署,并于京师城垣内外砌以砖石。英宗正统时期的营造工程,使北京京师规模完整地体现出来,在明朝定都北京、营建北京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后,直至明亡,北京一直是明朝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