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的晚年为何凄惨
严嵩把夏言除掉以后确实登上了万人之上的高位,但是他应该想到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老而弥坚
严嵩已经年过六十了,可是他精力过人,毫不逊色于少壮之人。整天待在衙门里,皇帝随传随到,成天不回家。嘉靖皇帝觉得他非常能干,还赞扬他“忠勤敏达”,还升了他的官。但是真正使皇帝喜欢他的原因还是严嵩的善于逢迎。
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一心想得道成仙,许多朝臣都对此不以为然,但是严嵩的态度却正好相反。他知道这正是巴结皇帝的好机会,因此更加顺着皇帝的心思用心钻营。他知道皇帝想成仙,最喜欢祥瑞之兆,他就写奏折给皇帝上了一个“庆云”的尊号,意思是五色云,是道家最相信的吉祥象征,还另作了一篇《庆云赋》,也是为皇帝歌功颂德的文章。嘉靖皇帝见了非常高兴,觉得严嵩十分贴心。
嘉靖皇帝设计了一种名叫“香叶冠”的奇形怪状的帽子,要送给大臣们在举行庆典的时候戴。大臣们都十分不情愿,认为戴这种奇怪的帽子有损于朝廷大臣的威严,劝皇帝不要佩带这种帽子。皇帝本来对亲自设计的帽子极为自豪,听了大臣们的言辞十分不高兴。只有严嵩一个人得到这顶帽于的时候显得兴高采烈,马上就取下顶冠戴上帽子。嘉靖皇帝一看马上转怒为喜。
除了这些奉承皇帝的本事以外,最使皇帝喜欢严嵩的是他有一手好文笔。每当皇帝在宫中举办道场的时候,严嵩总会写上一篇这赋那赋的,均是称赞皇帝、为皇帝祈福之类的内容。皇帝觉得他文章写的十分好,于是每次做法事,总是让严嵩来写这种“青词”。严嵩也因此越来越受到皇帝的宠信,官位一步步高升,最后做到了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职位,他也是内阁的首辅大学士。皇帝把一切重要的政务都交给他处理。他借着手中的大权大肆贪污受贿,凡是他提拔上来的人被派到外地作官的,无不“尽心尽力”地在地方上大肆搜刮,再把搜刮来的钱财送给严嵩。他的儿子严世蕃借着父亲的力量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受过他迫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他还公开地卖官鬻爵,什么职位卖多少钱,谁出的起这个价码,谁就当这个官。于是,政府各个部门之中到处都充满了他们父子的亲信和门人。
逃不过自然法则
刚开始时有人弹劾严嵩父子贪赃枉法的罪行时,嘉靖皇帝总是想法子替他开脱,但是后来说的人多了,也不禁对严嵩产生了怀疑。这时严嵩已经年近八十,体力大不如以前了,眼睛也花得厉害,走路时腿脚也不利索了。嘉靖每天都看到这样一个耄耋老人蹒跚缓慢的行动,也觉得很厌烦了。尤其是严嵩因为年纪渐大,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精明能干,每次皇帝有什么事情找他前来问话,或是临时要他起草一份什么文件,严嵩眼睛看不见,只好马上派人拿回家里去让严世蕃帮他做,可是严世蕃本来就是一个酒色之徒,常常在家里喝的酩酊大醉,所以皇帝交代要办的事总是要拖很久。有时严嵩实在等不及儿子来处理事情,就只好自己动笔草拟诏旨,可是又往往不合皇帝的心意。嘉靖皇帝也因此越来越厌烦,觉得严嵩实在太老了,早就应该退休回家去了,对严嵩还是一如既往的紧紧抓住手中的权力不肯放手,也觉得很不满意。
严嵩也知道皇帝对他不像以前那样信任了,上朝的时候,皇帝很少向他问话,偶尔问一句,也是一些关于祭祀等不太重要的事。严嵩心里也很害怕,可是也没有办法可想。相反的,取代他获得了皇帝的信任的人是大学士徐阶。徐阶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知道皇帝的心意渐澌偏向自己了,就开始想办法驱逐严嵩父子。正巧嘉靖皇帝居住的万寿宫失火,严嵩糊里糊涂地提出请皇帝先到南宫暂时居住。南宫本来是以前明英宗失去皇位被幽禁的地方,嘉靖皇帝觉得不吉利,所以很不高兴。而这时徐阶则请皇帝暂居在别的地方,并很快就建好了新的万寿宫,皇帝非常满意,此后与徐阶更加亲近了。
奸臣末路
没有多久,有人上书指控严嵩父子的违法行为,嘉靖不再像以前一样庇护严嵩了。他下旨安慰严嵩,但是指出严嵩实在年纪太大了,让严嵩退休回乡养老,念在他为自己服务了这么多年,还给了他一笔可观的退休金。不过,皇帝说严嵩过于宠爱自己的儿子,致使严世蕃放任自流,做了许多坏事,虽然不再追究严嵩的责任,还是把严世蕃投入大牢,审判以后发配边疆了。这时无论严嵩怎样为自己的儿子求情,皇帝也不再理睬了。这时的严嵩对皇帝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总算他还念在严嵩的多年苦劳,也没有治他的罪,让他回乡养老已经很不错了。不想严世蕃获罪之后仍然不思悔改,居然不去发配之地,反而跑回了老家与当地的强盗相互勾结。嘉靖知道了大发雷霆,命人把严世蕃抓回来处死,还把已经退职的严嵩罢为平民,剥夺了他原有的俸禄。严嵩这时已经86岁了,又老又病,儿子也死了,住在坟地的一间破草房里,就靠着给别人看守坟地混一口饭吃。过了两年,他终于在孤苦伶仃、饥寒交迫的困境中悲惨地死去了。
严嵩执掌朝政长达二十余年,不知做了多少坏事,最终落得这样一个凄凉的下场。不过作为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奸臣来说,他能够最后寿终而死,也不能不说他的运气实在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