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真迹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为宋代画匠张择端的杰作,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然而,自此画问世以来,描摹仿绘者就代不乏人,到底有多少个不同版本,也没人说得清,致使今日存世的《清明上河图》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究竟哪一本是张择端的真迹呢?
画家张择端,字正道,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幼年时在家乡读书,长成游学于京城开封,后学绘画,本工界画,喜欢画“舟车市桥郭径”,传说北宋徽宗时曾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他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的形式,生动细腻地描绘了汴京东南城区河道两岸街市的繁华图景,展现了北宋都城的面貌特色及各类市民生活的现实场景。图系绢本,淡墨着色,画幅高约二十五厘米,长约五百二十八厘米,绘人物千余,动物百余,船二十余艘,车轿二十余乘,此外“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珍奇市易”,“八方争凑,水陆成通”,一派繁荣太平景象。图卷真实、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北宋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时代气息浓厚,刻画生动入微,提供了许多文字无法描述的形象资料,对了解和研究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为第一手的重要材料。此图的艺术手法也十分高超,横向的全景式构图,将极其繁复的场景处理得有条不紊,统一和谐,笔法精细谨严,设色清淡典雅,人物生动传神,器物细致逼真。作为举世闻名的风俗画佳作,此图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难以估量,代表着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张择端将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画卷呈现给了皇帝,酷爱书画且擅长丹青的徽宗见画甚喜,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皇帝专门用以鉴赏和收藏艺术品的双龙小印,然后珍藏秘府。
然而靖康之难很快发生,繁华的汴京城转瞬毁于战火,宋代皇家秘府中的名画与全部财宝也一起被金兵掠夺一空,《清明上河图》也沦落到金兵手中。这幅画是否引起金国上层统治者的注意,现已很难说,如《清明易简图》上据说有“金太祖题字”和“金章宗题签”。不过它很快就以普通字画的身价在民间辗转变卖,北宋遗民张著、张公药、郦权、王硐、张世积等人先后得到过此画,赏画思故国,他们分别于画后题咏,留下感人诗篇,张著等还写了记事题跋。
同时有人认为,张择端随着难民的队伍流亡到南方,目睹了国家和民众所遭受的灾难,他的爱国情怀和艺术造诣,经过这段生活的磨炼有了新的升华。来到南宋临安(今杭州)后,决定重新再作此图。当时国破家亡的痛苦,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灵,一切爱国爱乡的人们都对故都难以忘怀。张择端也同样怀念着汴京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缅怀往日的繁盛景象,常觉怆然欲涕。他早年熟悉且描绘过的汴河、街市、宫观、楼阁,再次信笔绘来,一架架桥梁,一艘艘航船,一家家店铺,一群群人物,绮妮的景色更加动人,都市的生活更加繁华。张择端重绘此图,不仅仅它是自己的得意之笔,更由于能在其中寄托深沉的感情。明代画家董其昌《容台文集》中评论道:“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皆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但也有学者以为,根本不存在张择端南渡后再绘一说。
不过,思念故国,收复失地,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清明上河图》成为了表现这一主题的重要艺术作品。随着人们怀念汴京之情的日益强烈,这幅画的社会意义和精神价值也不断提高,于是有摹本开始出现,摹本所绘,人物愈多,事物愈繁,笔路愈细,价格也不断攀升。总之,南宋以后,描摹仿绘者就代不乏人。
据说,元代时《清明上河图》的真迹曾被重新收入皇宫,但不久就被翰林学士赵孟頫用赝品调包而盗了出来。也有人说,元宫真迹是被一装裱匠用临摹本换了出来,并随即卖给了一位酷爱书画的显官。至正十一年(1351),江苏泰和人杨准购到此画,曾将此画的流落经过录于图后。明代弘治年间,画落到大理寺卿朱文徵手中,常与文人雅士共赏,李祁、吴宽等人落有题跋。正德年间,画为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所得,他在图后二次书写长篇跋文,对画推崇备至,评价极高。到嘉靖年间,画转至兵部尚书陆完的手中,他亦作跋留念。此后为奸臣严嵩搞到,隆庆时,严家被抄。此画再度收入皇宫。传说,一小太监打开内府藏阁的箱子,盗画后正欲逃走,却撞见来人,只好将画藏在御花园的石罅中,不料当晚天降暴雨,接连二日三夜不停,石罅被水淹没。等到雨停水退,小太监再来取时,一代名画已糜烂不可复理。此画真迹遭此灭顶之灾而失传,钱谦益《牧斋初学记》诸书对此事有较详的记载。
也有人认为,此画真迹遭毁是个谎言,实为一个叫冯保的太监从宫中偷走,为掩人耳目便捏造了这个故事。万历六年(1578),冯保在图后题跋,称自己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御用干事司礼监太监”。以后,此画又被变卖,清乾隆年间,为学者型官员毕沅购得,其弟毕泷也极赞赏,画上钤有兄弟二人的印记。毕沅死后,毕家被抄,此画遂入清宫,收在迎春阁内,乾隆加以题跋,嘉庆也对其珍爱有加。1911年后,末代皇帝溥仪以赏弟弟溥杰为名,盗出宫外。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此画又来到长春的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1945年,日本战败,伪满皇宫失火遭劫,大批文物失散,包括此画。第二年,解放军攻下长春,收集到伪满失散的珍贵字画十余幅,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此画最后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可惜,相传徽宗所题五个字画名的御书题签,及皇帝专门用以收藏艺术品的双龙小印,到明朝中叶就已亡佚,今日不复可见。也有学者认为,本来就没有宋徽宗的题签。
上述有关《清明上河图》真迹的流传历史,其实只是许多种说法中的一种。由于摹本与真迹时或难分真伪,所以其流传过程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还有许多流传国外者。据有关资料统计,仅清代皇宫所藏摹本就有十二幅,溥仪曾将其中四幅赠给胞弟溥杰。目前国内外公私所藏的《清明上河图》有三十多幅,大陆藏十余幅,台湾藏有九幅,美国藏有五幅,法国藏有四幅,英国和日本各藏有一幅。至于流传到社会上还有多少幅,没有人能弄清楚。究竟哪一本是张择端的真迹?书画界与学术界经过长期探讨,目标已集中在分别收藏于台湾、北京和美国纽约的三本《清明上河图》。
台湾学者刘渊临认为,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清明易简图》,图上有张择端的亲笔题款“翰林画史臣张择端进呈”,因而是“道地的真本”。学者郑振铎、徐邦达认为,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石渠宝笈三编》注录本《清明上河图》,从宋至今的流传经过头绪清楚,有关题跋、印鉴也都历历在目,此画具有浓郁的北宋画风,应是张择端的真迹。而学者董作宾则认为,美国孟义君得自于抗战胜利后之北平的《清明上河图》,有北宋宣和年间的特殊证迹,认为该图是张择端献给皇帝的真迹,定为“元秘府本”,现藏纽约的博物馆。
有学者指出,要鉴别真伪,关键在于搞清《清明上河图》别本产生初始的情况,及其历史流传的脉络,方能还各本以历史本来面目。据有关文献资料分析,《清明上河图》别本最初发现于元代,当时有“秘府本”与“似本”两幅。当时,杨准跋文中称:“图初留秘府,后为官匠装池者以‘似本’易去。”就是上面说到的元代时,装裱匠以临摹本偷换了真迹,这临摹本后称“似本”,实为元代作品,显然是赝品。到了明代,又出现张英公收藏的“稿本”。王世贞《弁州山人四部稿续稿》卷一六八《清明上河图别本跋》说到,张择端的“稿本”,“于禁烟光景亦不似”。清明寒食,民俗禁烟,“不似禁烟光景”就是说画得不是清明时节,或许是张择端此画的早期手笔。
先来看台湾的《清明易简图》。沈德潜《清明易简图疏解》记:“张择端清明画图,本有二幅,一在张英公家者,名《上河图》,有张著跋;一留汴京者,无跋,意即《易简图》也。”沈氏明确告之,《清明易简图》是张公英所收藏的“稿本”之外的另一本《清明上河图》。而“秘府本”真迹如果在明末的灭顶之灾中失传,那么《清明易简图》最多是元代的“似本”,元人苏舜举在元贞元年(1295)首跋《易简图》时,就开宗明义道:“清明易简新图成。”说明它是新近画就的,图中还可见一些元代事物:如元代独有的官方文化机构“奎章阁”,棉纺技术经黄道婆改良后才传到北方的“吴淞细密花布”等。所谓张择端的亲笔题款一事,实是不可信的,主要是“翰林画史”之称,宋画院并无此官称;刘渊临把张择端称为金人,而金朝也无此官称。尤其是其画上还有“金太祖题字”,从时间上就可看出这在作假,所以清乾隆题跋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盖出于庸手妄作。”尤其是整部画的风格,经仔细比较,与宋代画院风格截然不同。所以判断台湾的《清明易简图》基本是赝品,至于是元代作品,还是明代作品,学术界还有争论。
再看北京故宫的《清明上河图》,除了上述题跋、印鉴、画风诸证据外,其画面上却出现了扇子、西瓜、新酒、光身儿童、遮阳草帽等显然是秋天的景色,恰如上述“于禁烟光景亦不似”的特点,那就有可能是“稿本”。此画还不见有宋徽宗瘦金体的签题和他的双龙小印之印记,那么是因为此“稿本”没有呈现给皇帝,还是年代久远,赏玩时时磨坏而在装裱时被裁割了呢?然而也有学者不同意它描绘的是秋景(详后谜),并认为它就是真迹。指出判断真伪几个关键是:一看城墙画得如何?宋代东京的内城与外城均为土墙,只有北京《宝笈三编》本画的是土墙,其他各本均为砖墙。二看虹桥画得如何?据《东京梦华录》载,此桥是木结构的单孔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宛如飞虹”。也只有北京《宝笈三编》本属于这一桥式,其他图本均为大型单孔石拱桥。三看城楼画得如何?北京《宝笈三编》本仅画城楼,并无瓮门,类似东京内城之制;其他图本均有瓮城,不符合东京外城之制。四从绘画风格上看,只有北京《宝笈三编》本符合宋代画院的笔法。以上诸点,可以证明北京《宝笈三编》本就是张择端的真迹,不过这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
关于美国纽约收藏的“元秘府本”,董作宾进行了详尽考释,根据徽宗瘦金体题跋,认定该图是张择端“宣和二年七月”之前进献皇帝的真迹。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清明上河图》的晚期赝品,其题跋与别本往往有些许不同,但也难辨真伪。学者那志良1977年出版的《清明上河图》研究成果,对台湾、北京、美国纽约三个版本进行了认真的比较研究,最后还是不敢肯定哪个是张择端的真迹。
这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可称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在它问世后的八百多年中,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所赞叹欣赏,也时为艺术家和商人所描摹仿制,更是帝王权贵们搜罗豪夺的对象,它辗转飘零,历经劫难,最后人们却不识庐山真面目。除了其真伪难以辨认考订以外,再如据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考证,《清明上河图》的最前面还应有一段远郊山水,但在现存画卷中却阙如。专家们还认为,此画后半部不应该在刚一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而应画到金明池才结束。那么,《清明上河图》有没有被后人裁去最前一段,或佚去后半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