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刘兵变-大宋王朝

时间:2025-01-04 08:17:08

苗刘兵变

赵构建立南宋后依然承袭北宋对金朝屈辱投降的政策,不敢还朝开封,自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退避到扬州(今属江苏)。南宋政权的腐败无能,助长了金廷力主用兵宋朝的气焰。宋建炎元年(金天会五年,1127)十二月,金廷又一次举兵,分3路大规模南征。以右副元帅完颜宗辅(讹里朵)统东路军自沧州(治今河北沧州东南)渡黄河,进攻淄州(治今山东淄博西南)、青州(治今山东益都)等山东地区;以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粘罕)统中路辱自河阳渡黄河,进攻河南地区;以完颜娄室统西路军进攻陕西地区。

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1128)正月,3路金军连克南宋重镇,青州、潍州(治今山东潍坊)、滑州(治今河南滑县东)、汝州(治今河南临汝)、邓州(治今河南邓县)、襄阳(今湖北襄樊)、均州(治今湖北丹江西北)、房州(治今湖北房县)等相继落入金军手中。金军原以为赵构仍在应天府,兵渡黄河后才得知他已逃到扬州。金军并未作出长驱直入的准备,难以继续向南推进,完颜宗辅便留驻大军于黄河南北屯田,自己则返回北方。完颜宗翰在攻占洛阳(今属河南)、唐州(治今南唐河)、蔡州(治今河南汝阳)、陈州(治今河南淮阳)、颍昌府(今河南许昌)、郑州(今属河南)等地之后,将当地的百姓强行迁徙到河北各地,也留下一部分军队屯田于黄河南北,自己率余部返回山西。完颜娄室统兵入攻陕西,连克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华州(治今陕西华县)、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凤翔(今陕西风翔)等地,但在西进巩州(治今甘肃陇西)后,遭宋军伏击战败,被迫撤兵。

苗刘兵变-大宋王朝

金军此次南征,主要是为了攻占河北地区尚未被宋军驻守及控制的州县重镇,以彻底清除宋朝在北方的势力。不过,出兵虽然遭到一些抵抗和抗金义军的攻击,但宋朝的虚弱本质已暴露在金军的面前。于是,七月,金帝完颜晟又诏令金军讨伐南宋,穷追宋帝赵构,以灭亡南宋王朝。以完颜宗辅与完颜宗翰各统一路人马,分别自河北、河东南下,合击宋朝。同时仍以完颜娄室统所部人马进攻陕西,以牵制四川、陕西的宋军,不得入援中原。完颜宗辅与完颜宗翰出兵后,一路顺利,十月,两军会师于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随即围攻城池。濮州守将姚端、杨粹中率军民顽强抵抗,且领兵出其不意,夜袭金营,直攻金军中军。完颜宗翰慌忙逃命,竟连鞋袜都未穿上。不久,完颜宗辅部主将完颜宗弼(兀术)进攻开德府(今河南濮阳),遭宋御营统制韩世忠、权同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范琼,以及元帅府马步军都总管马扩所率援军的反击,亦退至濮州。濮州城外金军增兵,攻城更紧。城内军民坚守,击退金军连续不断的进攻,但终因得不到援应,遭围攻一月之后陷落。姚端率军突围而出,杨粹中不幸被俘。

宋帝赵构一面派兵救援遭金军进攻的重镇,一面又将隆枯太后陈氏送往杭州(今属浙江),为自己的继续过江南逃跑做准备。在宋廷的退却战略下,抗金力量受到极大的削弱和影响。进入十一月后,宋于河南、陕西的州县重镇,如延安府(今陕西延安)、开德府、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德州(今属山东)、淄州等相继落入金军手中。面对金军强大的攻势,赵构连忙派魏行可充任金国军前通问使,赴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向金军求和。而东京留守、开封尹杜充竟然决黄河堤,使之自泗水入淮河,企图以此阻止金军继续南下。但这些消极的措施都未能阻止金军的南侵。十二月,金军转攻东平府(今山东东平),京东西路制置使范延世弃城而逃。金军再攻济南府(今山东济南),知府刘豫献城投降。又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转运判官裴亿出城投降,提点刑狱郭永被俘后,不屈而死。随后,金军连克袭庆府、虢州(治今河南灵宝)等,步步逼近扬州。

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1129)正月。金军统帅完颜宗辅、完颜宗翰派管勾太原府路兵马事拔离速与大将马五等率5000骑兵,奔袭扬州。三十日,金军进至泗州(治今江苏洒洪东南)。金军的快速推进,使宋帝束手无策,二月初一,“始听士民从便避兵”,又令御营右军副都统制刘正彦率部兵护送皇子和六宫后妃去杭州。江、淮制置使刘光世率兵在淮河阻击金军,然而还未等到金军临近,宋军却先溃散而去。金军随即攻占楚州(治今江苏淮安),知州朱琳投降,之后又攻陷天长军,距离扬州仅百余里地。初三日,消息传到扬州,赵构竟连宰相黄潜善、汪伯彦都不告诉,即与杭州制置盗贼使王渊等数人身着甲胄,骑马狼狈出逃,于瓜洲乘小舟渡江至镇江(今属江苏)。马五所率5000金军骑兵一路急驰,当天傍晚时分赶到扬州,又闻讯赵构已过江南逃,便立即追到瓜洲渡口。宋太常少卿季陵正带宋军护送太庙列祖列宗牌位准备过江,金军得知马上派兵拦截,季陵夺路而逃,竟丢失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牌位。拔离速部奔袭扬州,未能俘获宋帝,孤军突进,却激起江淮地区百姓及官兵的奋起反抗,宝应县(今属江苏)在李纲的组织下,以五马山寨义军和红巾军的旗号召集百姓抗金,对远离金军主力的拔离速部构成很大的威胁,迫使这支金军不敢于扬州久留,而迅速北撤。

苗刘兵变-大宋王朝

赵构逃到镇江,在王渊的建议下,又决定再逃杭州。他命令中书侍郎朱胜非留下,镇守镇江;以吏部尚书吕颐浩为资政殿大学士,江淮制置使都巡检使刘光世为殿前都指挥使,充行在五军制置使,驻守镇江,扼守京口;主管马军司杨惟忠节制江东军马,驻守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但随着他的东南逃却,又对东南地区的肪务不断进行调整,除加强沿江的驻防外,又增置“沿海托防”官,募海船守卫海湾江口。为了掩饰自己的怯懦与退怯,赵构下诏罪己,又对犯死罪以下的囚犯一律赦免,对已遭罢贬流放的官吏允许返回家乡。可对李纲却不赦免,也不许离开流放地,仍想用治罪李纲讨好金朝。

黄潜善、汪伯彦一伙的屈膝投降,激起朝野极大的忿慨。赵构迫于舆论,采纳了御史中丞张激的建议,下令罢免黄潜善、汪伯彦的官职。三月初,赵构以朱胜非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而以御营都统制王渊为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原与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同伙,因主张护送赵构南逃镇江、杭州而倍受恩宠,得以擢升,扈从统制苗傅对此十分妒嫉,忿忿不平。御营右军副都统制刘正彦也因自己曾镇压淮西丁进等大盗而赏赐甚微,大为不满。二人遂合谋,借官僚对王渊普遍存在的不满情绪,和对仗势欺人、专横跋扈的宦官康履等人的愤恨,趁刘光世、张俊、杨沂中、韩世忠等大将分守江防要塞之机,于杭州发动政变。三月初五日,苗傅、刘正彦等设伏兵于城北桥下,等王渊退朝行至桥上,伏兵出击,刘正彦指责他勾结宦官阴谋反叛,亲手将他杀死。又包围康履宅第,狂捕滥杀,凡无胡须者全遭杀戮。随后,苗傅、刘正彦提着王渊的首级,拥兵闯入行宫,扬言“苗傅不负国,止为天下除害”。

杭州知府康允之、殿帅王元得知兵变,立即保护赵构登上阁楼。赵构凭栏询问起兵缘由,苗傅厉声呵道:“陛下信任中官,军土有功者不赏,私内侍者即得美官。”赵构只得宣布授予苗傅为庆远军承宣使、御营使司都统制,刘正彦为渭州观察使、副都统制,并请他们退兵回营。但苗、刘仍不退兵,赵构问左右如何使之退兵,浙西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希孟、军器监叶宗谔建议除掉康履方可平息兵变。赵构无奈,只好令中军统制吴湛捕捉康履。吴湛于宫中清漏阁的灰尘中抓到躲藏于此的康履,苗傅即于楼下当众将他斩杀。不料,苗傅、刘正彦除掉康履后,仍拥兵不退,却又提出让赵构退位。赵构请朱胜非缒楼,与苗傅、刘正彦等人谈判。苗傅又提出请隆枯太后孟氏一同听政,且派遣使臣与金朝议和。赵构当即应允,下诏请太后垂帘听政。诏下,苗傅竟不拜,进一步提出让赵构3岁的儿子即皇帝位。一时间,阁楼上臣僚各持己见,或赞同或反对,争论不休,赵构遂表示自己退位,随即下令,请隆祐太后临朝,自己则起身站立于楹柱之侧。

须臾,隆祐太后乘轿来到楼下,苗傅、刘正彦请她临朝称制,并声称立皇子为帝。盂太后则表示:“今强敌在外,使吾一妇人帘前抱三岁儿,何以令天下?”刘正彦见孟太后不应允,便以自杀相要挟,苗傅则在一旁催促她答应垂帘听政。直至赵构派人奏告孟太后,自己已决定退位,孟太后仍未应允而返回宫中。朱胜非哭泣着请求赵构下诏治罪苗傅、刘正彦二凶。赵构摒退左右,告诉他:“当为后图,事不成,死未晚。”当天晚上,赵构便搬出行宫,进住显宁寺中。第二天,孟太后垂帘听政,尊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改显宁寺为睿圣宫,其身边仅留内侍15人。

初八日,赵构退位,孟太后临朝的赦令传到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侍御史张浚拒不拜受。初九日,赦令传至江宁府,江淮制置使吕颐浩致书张浚,陈述兵变原委,张浚随即举兵勤王。初十日,御营前军统制张俊到平江府,张浚劝说他起兵救援赵构,张俊欣然领命。此时杭州城内,朱胜非等人则设计麻痹和稳住苗傅、刘正彦等人,孟太后也百般“劳勉”,使之深信不疑。张浚还致书苗傅、刘正彦,褒奖其“忠义”,以示“慰安”。苗、刘自以为得势,又提出改元和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孟太后恐全部拒绝,将引起其疑心,遂应允改元。十一日,改元“明受”。次日,百官始朝睿圣宫,赵构命苗傅为武当军节度使,刘正彦为武成军节度使。在稳住苗傅、刘正彦后,张浚便派进士冯幡入杭州,请赵构复帝位,总揽朝政。又致书苗、刘党徒马柔吉、王钧甫,要他们及早反正。随后,他传檄诸路统帅,约吕颐浩和殿前都指挥使、行在五军制置使刘光世领兵会合于平江府,准备入杭州讨伐叛逆。

苗刘兵变-大宋王朝

正在这时,苗傅以堂帖让张俊赴秦州(治今甘肃天水),而令两浙提点刑狱赵哲统领张俊所部,赵哲不从。改令陈思恭领兵,亦不从。苗傅又以其党羽、御营中军统制吴湛主管步军司,而以武功大夫王彦为御营司统制时,王彦则佯装颠狂,当日即致仕而去。一时间,南宋政局极度动荡不安。为了防止金军乘虚而人,张浚一面准备平定兵变,一面令节制司参议官辛道宗以防备海寇为名,征集海船以便应急之用。十六日,苗傅、刘正彦又操纵宋廷,将内侍蓝珪、曾择等6人贬谪至岭南诸州安置。苗傅对此仍不罢休,竟追杀曾择;又提出以所部替换禁卫军守护赵构所在的睿圣宫,并请赵构离开杭州,前往徽州(治今安徽歙县)或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御史中丞张潋和朱胜非婉言劝阻,赵构才未被赶出杭州。进士冯辂梧受张浚之命,劝说苗、刘二人反正,苗傅勃然大怒,按剑怒视冯幡,刘正彦则提出,只要张浚亲自前来劝说,即可反正。随后他们派朝官赵休与冯幡同赴张浚营十,招其反叛。

苗傅、刘正彦的反叛,特别是他们兵变后非但不号召抗金,反而认为逼迫赵构,就可以向金朝讨好求和,激起了朝廷内外诸多的抵制和反抗。吕颐浩与张浚、张俊、韩世忠相继发兵“勤王”。苗傅、刘正彦闻讯,又利用朝廷下令,以韩世忠为定国军节度使,张俊为武宁军节度使、知凤翔府,张浚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发配郴州(今属湖南),企图以此解除他们的兵权,但韩世忠等将领对此不屑一顾,吕颐浩兵至丹阳(今属江苏),刘光世率所部赶来与之会师。张悛见韩世忠兵少,便自张俊军中分2000兵力给他。苗傅、刘正彦见朝廷命令竟成一纸空文,便立即调兵遣将,派苗璃、马柔吉率“赤心队”及王渊旧部进驻临平,以阻止各路“勤王”之师进入杭州。

吕颐浩等各路“勤王”兵马相继到达平江府。张浚于进兵途中得到罢贬自己官职的命令,恐部将兵土因此人心浮动,而谎称是朝廷的召见之令,从而稳定了队伍。经各路统帅的合谋,由吕颐浩、张浚传檄四方,号召起兵讨伐叛逆之贼。不久,吕颐浩等率兵到达吴江(今属江苏),上奏朝廷请赵构复位。苗傅、刘正彦听说“勤王”之师大会师,惊恐不已,立即请朱胜非、冯幡至尚书省商议赵构复位之事。朱胜非随即率百官三次上表,请赵构还朝。

四月初一,孟太后下诏还政赵构。赵构遂重返行宫,尊孟太后为隆祐皇太后,以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为副使。初三日,下诏,恢复建炎年号。同日,吕颐浩、张浚率军到达临平,苗翊、马柔吉派兵于河上阻截。韩世忠亲自率领先锋兵发起冲锋,张俊、刘光世领兵策应,苗翊不敌,败逃,“勤王”之师遂进入北关。苗傅、刘正彦见大势已去,便去尚书省取出孟太后赐予的铁券,带领2000精兵,连夜打开涌金门逃走。初四日,吕颐浩、张浚统兵入杭州,盂太后撤帘,停止听政。苗傅、刘正彦发动的兵变遂告破产。

苗傅、刘正彦出逃后,又率叛军进犯富阳(今属浙江)、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二县,遭统制官王德、乔仲福的追击。此后,他们继续负隅顽抗,屡犯两浙州县重镇。四月十八日,赵构以韩世忠。为江、浙制置使,与御营副使刘光世合兵追讨叛军。二十二日又下诏,除苗傅、刘正彦、苗瑶、苗翊等首犯不赦外,余党免罪。在官军的追剿下,叛军到处被动挨打。五月初三日,叛军统领官张翼斩杀马柔吉、王钧甫投降朝廷。十二日,韩世忠于浦城县(今属福建)俘获刘正彦。苗傅弃军而逃,改换姓名连夜逃入建阳县(今属福建),被当地土豪詹标认出,将他抓获送入韩世忠军中。韩世忠讨平叛军后,返回建康,苗傅、刘正彦等叛军头领遂被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