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王赵昺结局如何
卫王赵昺(1272~1279),恭帝的异母弟,德祐二年(1276)正月中旬元兵兵临临安前夕,被封为广王。之后与益王赵昰一起由杨镇等护送到温州,再到福州。赵是被立为皇帝后,赵爵被封为卫王。景炎三年(1278)四月,宋端宗病死后,群臣都打算散伙,陆秀夫拿出他代拟的《景炎皇帝遗诏》,宣布卫王赵昺继承皇位,他正色道:“古人有以一旅成就中兴大业的,如今百官具备,士卒数万,难道还不能立国吗?”众人感奋,于是立时仅六岁的赵昺为帝,是为南宋末帝,改元祥兴。杨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张世杰任枢密副使,陆秀夫任左相,他还每天亲自书写《大学章句》,为小皇帝赵昺讲课。
雷州(今广东海康)是硐州的陆上屏障,对小朝廷的安全至关重要。五六月间,张世杰率兵与元兵展开了雷州争夺战,但最终失败。小朝廷不得不在张世杰的建议下转移到崖山(今广东新会东南,当时是一个海岛),崖山与其西的汤瓶山对峙如门,阔仅里许,故又被称为崖门。在张世杰看来,崖山进可乘潮而战,退可据险而守。但是元军已下定斩草除根的决心,对南宋小朝廷紧追不舍。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将张弘范率军从潮阳(今属广东)由海路到达崖山,包围了张世杰的部队。二月初六日(1279年3月19日),元军兵分四路,从东、南、北三面向崖山发起总攻。宋军大败,陆秀夫看到大势已去,对赵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应为国死。德祐皇帝(指恭帝赵昺,此为他的年号)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受耻辱!”说完,背起七岁的赵昺投海自尽,杨太后亦投海死,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