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宋太宗是一位贤君
宋太宗即位后,立即实行完成统一大业的计划,继续实施消灭割据的政策。南唐灭亡之后,清源军(泉州)节度使陈洪进因与吴越素来不和,颇不自安,便在太平兴国二年(977)亲自入朝。太宗对他礼数优厚,但过了大半年也不放他回去。敏感的陈洪进意识到宋朝消灭割据的决心,便主动上表献上泉、漳十四县,史称泉、漳纳土。吴越的钱俶在太祖时颇受优遇,太平兴国三年(978),钱俶再次入朝,恰逢陈洪进被迫纳土,他迫不得已上表献上了吴越国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
太平兴国四年,南方的割据局面彻底结束,宋太宗决心消灭北汉,他御驾亲征,于五月消灭了最后一个汉族割据政权。接着,太宗决定乘灭北汉的余威,夺回后晋时割让给辽的燕、云地区。然而由于师老饷乏,加上战术上的失策,在决定性的战役高梁河之战中,宋军大败。雍熙三年(986),经过长期准备的伐辽战争也以失败告终。从此,宋太宗把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守,对辽采取守势。
太宗虽然使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士,并消灭了北汉,但在收复燕云的战争中却一再失利,所以他把精力转移到内政上来。措施之一,就是大开科举之门,据统计,太宗朝一共开科八次,共取进士一千四百七十八人。太宗朝不仅取士多,而且提升也快,进士出身是最受优待的,如吕蒙正和张齐贤,在登科七年后就已位至执政,十二年后吕蒙正则担任宰相之职,无怪乎宋人有“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指宰相府)”的说法。他又开始用文臣统兵,以文制武。宿将曹翰作了一首《退将诗》,中有两句云:“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武臣地位日渐下降的事实。太宗还命人遍访图书,组织人员校勘,又编修大书昭示太平。被清人称为宋朝四大书的《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和《册府元龟》,前三部都是在太宗朝修成的。
宋太宗以仁慈节俭为宝,穿的衣服常常是洗了再洗的旧衣。他毁坏那些珍奇精巧的器物,辞却女色宴乐之献,也不喜欢出去守猎游玩。他注重农事,极力表彰敢于直言的大臣。据说有一次在宫廷宴会上,太宗早年担任开封府尹时的旧僚贾琰及判官窦偁都在座。贾琰花言巧语,极尽献媚取宠之能事。听着听着,窦偁再也忍不住了,拍案而起,指着贾琰说:“如此巧言令色,你不觉得羞耻吗?”一时间举座愕然,太宗只好宣布宴会结束。之后,窦偁被一再提升,直至参知政事。太宗对他说:“朕所以提升窦卿,乃因为当年窦卿敢于以公正之心当面指责贾琰的虚伪。朕是在表彰正直的大臣。”
史官评价宋太宗时说:“故帝之功,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考之太宗的所作所为,如此评价,不为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