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取经-唐朝历史事件

时间:2024-07-18 07:53:04

玄奘取经

玄奘(602—664),俗姓陈,名祎(huī),洛阳缑(gōu勾)氏人(今河南偃师缑氏镇),十三岁出家,玄奘是其法名,后人称他三藏法师(三藏是对佛教经典的三个部分——佛经、戒律、论述与注解的总称,通晓三藏的僧人被称为三藏法师)。

唐初,他在四川、长安等地研究佛教理论,感到佛教分成许多宗派,佛经译文多误,自己无所适从,想亲自到天竺学佛经,研究解决关于佛教教义的玄奘一些疑难问题,在长安结伴准备出国西游,由于唐朝初建,突厥贵族扰边,暂时禁止私人出境,同伴退缩。

贞观元年(627,另有贞观二年、三年说)他从长安出发,杂于返西域的客商中,偷越玉门关,然后独自西行,于628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然后沿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访问参谒了古代无忧王为释迦牟尼佛建造的三百多尺高的“牵(音素)堵波”(宝塔)以及佛诞生处、逝世处、说法的讲堂等胜迹,还在至那仆底国(今印度旁遮普省)调查了有关中国的桃、梨传进印度的传说,这样度过了四年,贞观四年(630)他到达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来到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该寺主持(当家和尚)戒贤是当时印度的佛学权威。玄奘到达时受到热烈欢迎,一千多人捧香、花沿路迎接,时戒贤已一百多岁,本已不再讲学,但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情谊,特意收玄奘为弟子,用十五个月的时间给他讲了最难懂的佛经——《瑜珈论》。他用了整整五年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并研究了波罗门教经典、印度方言,取得优异成绩。全寺除戒贤通晓全部理论外,能通晓20部的有一千人,通晓30部的有五百人,通晓50部的只有十人即十大法师,玄奘即其中之一,他并未以此满足,636年辞戒贤外出游学,一路之上多次参加各地的辩论会,战胜许多学者,声誉满天竺。

贞观十四年(640)返回那烂陀,戒贤叫他主持寺内讲座,有一位戒贤的弟子,对经论不能贯通,玄奘用梵文(古印度文)写了一篇论文,阐发义理,指明其谬误,得戒贤与僧众同声赞誉。那时曷利沙帝国已统一了天竺北部,国君戒日王崇信佛教,本人又是诗人剧作家,经他提倡备宗教学派论辩争鸣十分活跃。有一个反对那烂陀派的人写了一篇论文呈给戒日王,声称无人能驳倒一个字。戒日王把论文转给戒贤,并决定在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卡脑季)举行学术大会公开辩论。戒日王非常高兴地会见玄奘,玄奘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情况,引起戒日王很大兴趣,表示要亲自到中国访问。贞观十二年(642)十二月辩论大会开始,与会者有天竺十八国的国王,佛教徒三千多人,波罗门等教徒两千多人,那烂陀寺来了一千多人。玄奘担任大会的论主(主讲人),他用梵文写了一篇《制恶见论》,作为辩论的主题在会上宣读,同时誊写一份悬挂在会场门口,并依照惯例声明:“如有人能据理驳倒一个字,就斩下论主的头以谢罪。”可是五天过去了,仍没有人来辩论,大会连续举行十八天,大家都被玄奘的精辟议论所折服。结束那天,戒日王送给他金钱一万、银钱三万,僧衣一百领。十八国王也各以厚礼相赠,他全部谢绝了,最后戒日王恳请玄奘乘坐一头用精美华幢(音床)装饰的大象游行一周,又特邀他参加七十五天的无遮大会(五年一次的天竺佛教盛会),表示对这位中国大师的尊敬。

公元643年,深切怀念祖国的玄奘表示将要回国,戒日王一再挽留他,一个国王甚至表示只要玄奘肯留下,愿为他建造一百所寺院,但他归志已定,戒日王只好答应。朋友们争相赠礼,玄奘一一谢绝,只接受了鸠摩罗国王送的一件鹿毛披肩,以备途中防雨。动身那天,戒日王、鸠摩罗王等以及当地人民送他几十里路才洒泪而别。

玄奘取经-唐朝历史事件

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带着657部佛经,经西域回到长安。唐太宗在洛阳行宫接见他,极有兴趣地听他介绍西域及天竺见闻,并劝他还俗到朝廷任职,他婉言谢绝。三月初一玄奘回长安,随即开始佛经翻译工作,先后在弘福寺和慈恩寺主持译场,译场有负责翻译的,有检查译意的,有整理译文的,有推敲字句的,各任专职,分工细密。玄奘不懈地工作了十九年,共译出佛经七十五部1335卷,由于他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又精通梵文,所以他的译文流畅优美,而且忠于原意,有些专用名词如“印度”一词,表示时间的“刹那”一词就是经他确定的。唐太宗亲自为玄奘的译经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借以宣扬佛教。

玄奘还回忆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涉及地域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他把当时各国的方位、道路、疆域、城市、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一一写下来,内容丰富生动,准确可靠,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的重要材料。现在《大唐西域记》已译成数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玄奘当时可能认为他留给后世的主要贡献是取回的佛经和他的译经,我们今天看来,他那些宣扬佛教的经书的总和也未必抵得上这一部《大唐西域记》的价值。玄奘也向天竺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据说他曾经把中国道教哲学著作《老子》译成梵文,传入印度,这应是第一部中国典籍的外文译本,但现已散佚。

天竺朋友十分怀念他,高宗永徽三年(652)天竺和尚法长来中国,玄奘老友那烂陀寺的智光和慧天特意托他给玄奘捎来书信、著作和礼物,表示亲切的问候,信中说:“送去白布两匹,表示我们并没有忘记你,路程太远,希望你不要怪带去的东西太少,还是接受下来吧。如果你需要什么书,我们会抄出来送去的。”玄奘请法长捎去回信,回赠了礼物,并捎去一份他在回国途中丢失需要补抄的书单,在回信中玄奘感谢朋友们的深情厚谊,对戒贤老师逝世表示深切悼念,还报告了自己的译经工作进展情况,这种动人的友谊,是中印人民友谊史上的佳话。

玄奘是中印人民友谊的使者,是唐初佛教高僧,是世界著名的伟大旅行家和杰出的古代翻译家。他所以能在交通条件还极其落后的时代,用了十八年时间跋涉五万余里,征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完成了自己的艰巨使命,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具有极其顽强的性格,目标既经确定,就决不动摇,就要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实现它,这种性格是十分可贵的,他的顽强精神和动人事迹,将永远留在中印两国人民的记忆中。

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玄奘圆寂于长安附近的玉华寺,葬于长安兴教寺。生平事迹由其弟子慧立、彦宗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中叶已有关于玄奘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又有《西游记》,使唐僧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李林甫专权

玄奘取经-唐朝历史事件

李林甫,高祖从弟长平王叔良之曾孙,善音律,曾任御史中丞、历刑、吏二侍郎,多与宦官结交,时武惠妃爱倾后宫,二子寿王、盛王也因母而得帝宠异。开元二十二年(734)李林甫通过宦官告知武惠妃“愿保护寿王”,武惠妃德之,阴为内助,得拜为黄门侍郎。开元二十三年(735),以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李林甫面柔而有狡计,又厚交宦官、嫔妃,能伺上动静,出言相奏,甚合主意。

李林甫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均以母失宠而有怨语,驸马都尉杨洄告之武惠妃,妃泣诉于上,玄宗大怒,谋于宰臣,欲罪之。张九龄日:“陛下三个成人儿不可得。太子国本,长在宫中,受陛下义方,人未见过,陛下奈何以喜怒间忍欲废之臣不敢奉诏。”玄宗不悦,林甫初无语,待退下后对得宠之宦官说:“此主上家事,何必向外人。”自此,日毁誉九龄于帝前,终致代九龄为中书、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贬九龄为荆州长史。不久,玄宗又用林甫言,废太子瑛,贬鄂王、光王为庶人,封李林甫为晋国公。

开元二十五年(737),废太子瑛和武惠妃均死,储位虚空,李林甫对上曰:“寿王年已成长,储位攸宜。”玄宗曰:“忠王仁孝,年又居长,当守器东宫。”欲立忠王玛,又犹豫不决。高力士乘间问其故:“得非以郎君未定耶?”上曰:“然。”对曰:“大家(指玄宗)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上遂立玙为太子,林甫以立太子非己意,遂有戒心,欲阴查事端以倾太子。

韦坚以皇太子妃兄,在朝中身居要职,李林甫密令御史中丞杨慎矜监视韦坚的行动。正月十五,皇太子出游,与韦坚见面相谈,慎矜知之,奏上。玄宗大怒,以为不轨,罢免韦坚,后又寻故赐坚自尽。杨慎矜权势渐大,李林甫又忌之,遂推荐王鉷为御史中丞,以为心腹。王缺诬奏杨慎矜左道不法,族灭其全塞。天宝六载(747),李林甫又唆使洛阳别驾魏林告陇右、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说他曾云与忠王同养宫中,情深意好,想拥兵佐助太子。玄宗不信,曰:“我儿在内,何路与外人交通?此妄也。”

李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凡以为上所厚者,必设法结交,然位势相逼时,辄以计去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天宝三载(744)唐玄宗纳原寿王妃杨太真于宫中,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玄宗对高力士说:“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高力士说:“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无事,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玄宗不悦,高力士自此不敢深言天下事。

玄奘取经-唐朝历史事件

林甫更加有恃无恐。天宝四载(745)李适之任左相,林甫为右相,二人争权,林甫深恶之。林甫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采之可以富国,主上未之知也。”改日,适之奏于圣上。玄宗问李林甫此事,林甫却曰:“臣父知之,但华山陛下本命,王气所在,凿之非宜,故不敢育。”圣上听之,认为林甫爱己,适之则虑事不周,遂疏远之。

开元、天宝年间,常有边关大将入朝为相者,李林甫志欲专权,杜绝出将人相之源,对玄宗说:“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于是哥舒翰、安禄山得为节度使,终导致安史之乱。

杨国忠以椒房之守入朝,位至中司,权倾朝列,引起李林甫妒忌。时南诏犯边境,李林甫奏请国忠赴镇,临行,玄宗安慰说:“卿暂到蜀郡处置军事,朕屈指待卿,还当入朝。”李林甫十分不悦。不久,林甫病危,玄宗召国忠还京,国忠谒林甫,林甫流涕日:“林甫死矣,公必为相,以后事累公。”遂卒。

后,杨国忠诬奏林甫与蕃将阿布思同构逆谋,上信之,诏夺林甫官爵,废为庶人,子孙、亲信、朋党亦遭流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