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是什么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回鹘,原称“回纥”,中国古代北方与西北民族名,原为九姓铁勒之一部。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回纥可汗上疏唐朝,请求改称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回鹘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古代战争图隋末,时健俟斤被回纥部众推为君长,时健死后,其子菩萨继立。贞观二十一年(647),唐朝在回纥所在地设瀚海都督府,委任回纥酋长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吐迷度在部落联盟内部仍称可汗,设置官吏,建立起汗国。后突厥汗国强大时,攻占了铁勒族的住地,回纥等部经唐朝允许,迁徙到甘肃凉州一带居住,受唐朝保护。后突厥汗国衰落,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联合其他部落起兵反抗,摆脱了后突厥的控制,并在开元三年(715)称可汗。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次年,怀仁可汗灭掉后突厥汗国,占有突厥故地,成了漠北的强国。
回纥的国家制度,兼采用突厥和唐制。可汗的子弟称特勒,别部领兵者称设,大臣称叶护、俟利发、达干、吐屯等,这是突厥制度。此外还设置内宰相三人,外宰相六人,又置都督、将军、司马等官员,这是唐制。回纥可汗在九姓铁勒等部设立都督,加以管理。回纥汗国初期是奴隶制国家,在唐朝的影响下,到八世纪时,它已明显地进入了封建社会。
回纥政权一直和唐朝保持着密切关系,每一任可汗都经过唐朝的册封。“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曾两次派兵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唐朝从至德二年(757)起,每年送给回纥绢二万匹。回纥每年还要向唐朝运送几万匹马,以换取内地丝绢、茶叶等货物。回纥从唐朝得到的大量绢、茶等物品,除自用外,有很大一部分远销到中亚各地,这对其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占据了西域和河西,唐朝和西域的经济交流遭到阻隔。由于回纥对唐友好,唐朝和西方商人多改道经回纥进行交易,因此,回纥一时成为陆上东西交通的枢纽。在这种情况下,回纥的商业呈现出空前的活跃,其商人到内地经商者常以千计,他们在内地购置资产、店铺,有的和汉族通婚,久居不归。
但是回鹘汗国内部也充满着矛盾,黠戛斯和回鹘连续交战二十多年。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回鹘地区连年发生疾疫,又大雪成灾,严重地破坏了经济。同时,回鹘统治阶级的内部又不断地自相残杀。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回鹘将军句录莫贺勾引黠戛斯十万骑入侵,攻破可汗城,回鹘汗国灭亡。回鹘汗国灭亡后,部众四散。一支迁移到河西走廊定居,一支进入吐鲁番,一支迁至天山北路及葱岭以西地区。后两支定居新疆的回鹘,发展成今天的维吾尔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