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在文学上有什么贡献

时间:2025-01-04 02:08:02

骆宾王在文学上有什么贡献

骆宾王(627~687),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七岁就能够作诗。高宗显庆(656~660)时,为道王李元庆的属官。闲居齐鲁十余年,后赴京对策中式,授奉礼郎,兼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贬,从军于西域。后又调赴姚州平叛,并奉使入蜀。后返回京师,历任武功主簿、明堂主簿、长安主簿,迁侍御史。不久被诬陷下狱,遇赦获释。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军中书檄,皆出其手,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文便是这时写成的。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被杀,一说逃亡后落发为僧。

骆宾王写诗擅长于七言歌行,《帝京篇》当时被认为绝唱。《畴昔篇》五七言间用,洒洒洋洋,可见其生平行迹及嵌崎磊落之气,对以后歌行颇有影响。其五言律诗亦时有佳作,在《在狱咏蝉》一篇中,托物兴怀,至今犹为人所传诵,吴之器称赞他的诗:五言诗则气象雄杰,构思精沉,包罗万象,卓然不群;七言诗则字字珠玉,气吐山河。《帝京》、《畴昔》是他的代表作,而《灵妃》、《艳情》也是不可多得的极品。他还擅长撰写骈体文,他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据载武则天看了后,曾经感叹到宰相怎么会让这样一个人才流失呢?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等齐名,世称“王杨卢骆”。

初唐四杰的作品,在诗歌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称之为“不废江河万古流”,可见也是承认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

骆宾王在文学上有什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