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余庆为什么被当时人称为“一代儒宗”

时间:2023-04-20 02:29:04关键词:余庆,称为,大唐王朝

郑余庆为什么被当时人称为“一代儒宗”

郑余庆(746~820),字居业,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之后。他历仕于德宗、顺宗、宪宗、穆宗四朝,贞元与元和年间先后两次拜相,是唐中期著名的大臣。

代宗大历年间,郑余庆举进士入仕。德宗贞元初,他由幕职官选为翰林学士,以工部侍郎知吏部选事。贞元十四年(798),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得罪被贬官为郴州司马。顺宗时,重新起用为尚书左丞。宪宗即位后,再度拜相。

郑余庆为什么被当时人称为“一代儒宗”

郑余庆先后四朝为官,刚正耿直,奏闻文雅流畅,言多中肯,切中时弊。他还不畏权奸,宪宗朝有个中书主书叫滑涣,他职务虽低,但为人阴险狡诈,勾结权宦,干预朝政,气焰嚣张一时。有一次,宰相们在一起议事,滑涣竟然在宰相前指手画脚,目中无人。其他宰相都不敢惹他,唯独郑余庆当场把他臭骂了一通。后滑涣怀恨在心,暗中使坏,把郑余庆罢为太子宾客。直到滑涣贪污腐败的丑事被揭发,宪宗才恍然大悟,由此更加敬重郑余庆,累迁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元和九年(814),郑余庆出任山南西道、凤翔节度使。后又历任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国子祭酒等职,封爵荥阳郡公。

郑余庆精通六经,在奏议中也能引经据典,为人所敬重。他还积极倡导儒学,一些不理解他的人都说他不合时宜。他的文集、表疏、碑志、诗赋广泛流行于世,在当时影很大。他为人清俭朴素,家无余财,志节始终不渝,不失儒者之道。他出将入相,为官显要,将近五十年,但却没有任何积蓄,所得俸禄,都分给了亲族故友。在他任节度使时,把所得的钱物都用来周济别人,很得人们的爱戴。唐宪宗知道他穷,每逢派中使外出,总是告诫他们不许向郑余庆索取任何东西。他死后,因为没钱安葬,穆宗特许给一月俸钱以帮助办理丧事。因为他的学识和品行为时人所敬仰,所以被时人称为“一代儒宗”。

郑余庆为什么被当时人称为“一代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