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府兵”到“募兵”
构筑“盛唐气象”底蕴的,是国家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而经济的繁荣与国家的安定,与唐前期实施均田制与府兵制,关系极大。均田制与府兵制遭到破坏之际,也是唐王朝由盛转衰之始。代之而起的两税法与募兵制,也是顺应时势变化所需之制,但在当时流弊不少。这既有制度本身的缺陷,也与王朝盛衰的大势有关。
均田制与府兵制,是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的两项重要制度。这两项制度的起源、发展、演变与当时社会的治乱兴衰互为影响,息息相关。
均田制起源于北魏,府兵制形成于西魏、北周。它们都是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并在隋以前的北方各朝中实行。
北魏王朝的拓跋氏部族,在中国北部建立政权之前,其社会经济还停滞在氏族公有制阶段上。当它在长期战乱之后建立政权时,中国北半部已经被破坏成为一个地旷人稀的地带,大片无主荒田,被新的统治者和土著的豪强权贵侵占,人口依附于地主豪强的情况十分严重,土地、人口纠纷事件也时有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北魏政权建立后不久,曾在北方实行过“分土定居”和“计口授田”之法。所谓分土定居,就是使各部牧民与原来的大人脱离关系,转移到一定地区,重新按居住地组织编制,由北魏政府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从事农耕或定居放牧,变成国家的地缘关系的编户齐民。所谓“计口授田”就是把被征服地区的居民,除一小部分战俘作为国君的战利品赏赐给贵族、大臣和将领外,其余的大多数人,作为“新民”随拓跋部落内迁,由政府发给这些“新民”耕牛和农器,按人口授给土地,让他们在划定的范围内耕作,并设置专门的部帅对他们进行管辖。这既表明拓跋氏开始封建化,又反映出仍带有浓厚的氏族部落特征。
实行“分土定居”和“计口授田”后的基层组织,是所谓的“宗主督护”制。所谓宗主督护,对于拓跋鲜卑族来说,就是仍由族长率领同族人在内地定居,从事农业生产,族长称为“宗主”,同族人称为“宗子”,宗子向宗主出租纳税,不直接负担国家赋税。对于北方汉族来说,就是在十六国时期形成的“坞壁”(结族自保式的组织)的基础上,委任豪强大族尊长进行统治。“宗主督护”制仍是半氏族半封建式的组织,具有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地方大宗豪强势力增大,形成与中央政府抗衡的力量;二是大量人口荫庇于宗主之下,逃避赋税徭役,使政府丧失直接控制的人口和应得的赋税。
到了太和九年(485年),立志于改革的魏文帝拓跋宏,接受大臣李安世的建议,于同年十月下达均田诏令。均田令的大体内容是:凡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都可以得到政府授予的土地,即“受田”;“受田”分为“露田”和“桑田”两种:露田男子每人40亩,妇人20亩,到年老不能劳动或死亡后,要将土地还给政府重新分配;桑田男子每人20亩,用来种植桑榆、枣树等,不种桑的地方,则给麻田,男人10亩,妇人5亩,桑麻田可以世代相传继承,不用交还;奴婢和一般百姓同样受田;耕牛也可受田,每户限4牛;桑田不足者可以买,过限者可以卖,但不能超过或少于应受田数。
与均田相应的,是租调规定:1夫1亩每年出帛1匹(麻布之乡出布1匹),粟2石;15岁以上没有结婚的,4人同1夫1妇负担相同;奴婢8人与4人未结婚者负担同;耕牛20头与奴婢8人的负担同。80岁以上者,可以有一个儿子不服役。孤独、癃老、笃疾、贫穷不能自以为生者,由基层组织负责抚养。
为了保证均田制和租调制的实施,在颁布均田令的次年,孝文帝又采纳了大臣李冲的建议,用汉族传统的地方基层组织,代替“宗主督护”。具体内容是:以5家为一邻,5邻为一里,5里为一党,邻设邻长,里设里长,党设党长,合称为“三长”。三长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催征徭役、兵役。
公元534年,北魏内部发生分裂,一为两魏,一为东魏。西魏的朝政大权,由宇文泰掌握。宇文泰所凭借的武装力量,基本上是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带有较为浓厚的部族兵制特点。但同时,适应形势的需要,广募关陇豪强子弟入伍,又征发当时的富户壮丁当兵,扩大了武装统治的基础。宇文泰深知要想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占据稳固的席位,就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统十六年(550年),他改革兵制,实行“府兵制”。其基本内容是:按照鲜卑族8个部落的规模,设立8个柱国大将军,来比拟过去的“八部大夫”或“八部帅”,宇文泰自己也当了一个柱国大将军,却以“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名义总领全军。另外一个南西魏宗室元欣担任的柱国大将军,只有空名。除宇文泰和元欣外,其他6个柱国大将军各统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义领两个开府,每个开府为一军,约2000人,共计24个开府,约5万人。6个柱国大将军对其部属可以自相督帅,战士的武器和粮饷由六柱国提供。
北周取代西魏后,公元573年,周武帝宇文邕下令改军士为侍官,所有士兵都直属皇帝,府兵成了皇帝的禁卫军,“自相督帅”的现象不复存在;又规定,凡是设置军府的州郡,府兵就从均田户中加以征发,并定出了优待贫下户的办法,即兵士本人可免除租调徭役,他们的家庭在3年内可以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这样就把府兵与均田联系了起来。
据史载,北魏创行均田制后,东魏与北齐,西魏和北周,都曾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实行,并略有变革。
隋朝和唐朝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所改革和完善。这对于唐前期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隋朝的统治者,是直接从北周王朝接管政权的,故对于均田制也加以沿用。据考证,大约在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所颁布的“新令”中,有“田令”;之后的开皇五年(585年)、十二年(592年)、大业五年(609年),又先后颁布并贯彻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办法。从“田令”条文看,大体上沿用前代均田的规定,略有增删。之后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主要是整顿户籍,确定赋税标准等。
隋末唐初的长期战乱,使黄河以北广大地区以及江淮之间,出现大量荒田,唐初的人口,也只相当于隋朝极盛时的1/3左右。唐朝统治者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颁发田令,推行均田制。从目前留下来的武德七年(624年)和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两次均田令的引文看,其主要内容是从整顿户籍人手,按照人口不同情况授田,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为主的赋税制度。
首先是整顿户籍制度。唐初规定,百姓生儿育女,4岁以下称“黄”,4岁以上为“小”,16岁为“中”(后改为18岁),21岁为“丁”(后改为23岁,又曾改为25岁),60岁为老(后曾改为55岁)。每年造一次计帐(预算簿),每3年造一次户籍。凡天下百姓,4家为邻,20家为保,100家为里,500家为乡。保有保长,里有里长,乡有乡长(后废)。编造计帐、户籍时,通常由这些基层组织先进行调查登记,然后逐级上报审查,最后一直到中央户部汇总掌握。除了调查登记户口外,这些基层组织负责人还负有督察、纠举、考勤、催驱等职责,具体贯彻执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然后是推行均田制度。①确定田亩标准。唐初规定,凡天下田土,以5尺为步(有大、小之别,大尺合今0.29~0.31米,小尺合今0.24米,一般用大尺),240步(即长240步、宽1步)为亩,100亩为顷。均田时全国一律以此标准计算。②确定授田额数。丁男(21岁以上)和中男(18岁以上)每人授田1顷(100亩),其中80%为“口分田”,20%为“永业田”。丁老残疾给40亩,寡妻妾给30亩(如果当户者即户主,再增给20亩)。道士、女冠、僧尼男女给20至30亩,驿马给地40亩,传送马给20亩。③确定授田时间。每年十月至十二月农闲时间,为田亩授受和变动调整时间。其余时间一般不许变动。④确定授田先后原则。具体为:先课户后不课户(承担租调者为课户,反之为不课户);先贫穷户后富裕户;先无田户后少田户。⑤明确“宽乡”与“狭乡”概念。即受田已足者为“宽”,受田不足者为“狭”。狭乡受田数额,可减宽乡之半。工商业者可按口分田半额授给,在狭乡则不授。荒薄之田,一易者(即种一年,可休一年)倍授。宽乡三易者(即种一年,可休三年)不倍授;狭乡不足者,听于宽乡遥授。⑥确定土地买卖原则。“口分田”在法律上禁止买卖。“永业田”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买卖,即:家贫无以供葬者;卖田以买庄宅、碾硙、邸店者;自狭乡乐迁宽乡者;官吏贵族有赐田者。如系自狭乡乐迁宽乡者,“口分田”也可出卖,但已卖者,在当地不得复授。⑦对亲贵官僚的一些特殊优待。亲王、贵族、官吏按血缘亲疏、爵位品级与官阶高下,授给自100顷以下至60亩以上不等的田土,作为“永业田”(可以出卖)。有军功者给“勋田”,官爵与勋爵俱当给者,从其大数,不二者并给。中央地方文武官吏都有“职分田”,最高者20顷,最低者2顷。此外,还有“公廨田”,供官僚机构津贴之用。“职分田”与“公廨田”是否可以买卖,缺乏明确规定。⑧对府兵户的特殊规定。凡均田之户,身任府兵,出征戍守,死于“王事”者,其子孙可以不退田。陷没而一时未辨生死者,退田期延长6年。已退田而本人又返国返乡者,应当优先授给田土。
在均田制之上,确定赋役制度,即实行租庸调制。简单地说,就是“有田则有租,有身(丁口)则有庸(以庸代役),有家则有调”。具体说,就是凡受田者,每年须交纳粟2石(斛),产稻区交纳稻3斛,岭南诸州则交米,上户1石2斗,中户8斗,下户6斗,这称为“租”。每户每年随乡所出,供绢或绫、絁各2丈,附棉3两;产麻区供布,较绢增额1/5,附麻3斤,称为“调”。每丁每年出役20日,无事折收庸,每日绢3尺;加役15日以上者免调绢。30日以上租、调全免;正役,一年之中最多不得超过50日。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以及各种特殊身份人的子孙。须蠲免一部分或全部租庸调,这由法令另行规定。少数民族和不发达地区,租调折米征收。番人游牧地区,每年收钱10文、5文等,或输一定数额的羊只。
古代竹林这是唐朝前期均田制的基本内容。与前代相比,它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①取消了奴婢受田的制度。这可能是为了减少奴婢数量,从而扩大国家的编户,增加财政收入。②贵族官员的永业田和职分田,较北朝显著增多;而公廨田又是唐朝新增加的,这反映均田制对统治阶层的优待,以及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正因为这样,当时奴婢不受田对他们影响也不大。③授田对象较北魏更广,即僧、尼、道、女冠和工商业者,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这是因为隋朝以后,由于统治阶级的倡导,佛道大大发展,寺院占田相当普遍,从而法令中不得不承认这种既成的事实。允许工商业者占田,既说明当时土地尚多,又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④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有所松动。不仅永业田可卖,口分田在“乐迁”时可卖,官员的数目巨大的永业田和勋田也可买卖。这显然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已到了一定程度时的必然反映。
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隋朝和唐朝前期都曾实行府兵制,并有所改革和完善。
隋初大概延用北周府兵制。开皇九年(589年),隋朝以50万大军一举灭陈后,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下诏,改变过去府兵卫士居处不定、没有土地的状况,规定府兵一方面仍由军府统治,另一方面须与百姓一样申报户籍,受还田地。这样一来,府兵既是士兵,又是均田农民,实现了彻底的兵农合一,寓兵于农。
隋末动乱,府兵组织解体,一部分府兵被军阀掌握,变成私人武装。唐朝建国后,又恢复府兵制度。到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经过多次整顿,府兵制进入全盛时期,一直到8世纪初年,府兵在宿卫和征战当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完备时期的府兵制度,其组织结构、分布范围、主要职责、训练供给等方面,都有一套具体的规定。
从组织结构看,全国府兵在皇帝总领之下,统领于诸卫。府兵的调发属于尚书省兵部。折冲府虽分布在全国各县,但受十二卫领导,不受地方长官管辖,折冲都尉也不干涉地方行政。所谓十二卫,是指左、右卫,领武安、武成的五十余府;左、右武卫(又称鹰扬卫)领风亭等49府;左、右候卫(又称金吾卫),领同轨、宝图等五十余府;左、右领军卫(又称戎卫),领万年、万敌等六十余府;左、右屯卫(又称威卫),领宜阳等50府;左、右骁卫(又称武威卫),领永固等49府。十二卫外,还有太子左、右卫率,领广济等各5府;太子左、右司御率,领郊城等各5府;太子左、右清道率,领绛邑等各3府。因为贞观十年府的长官改称折冲都尉,所以军府一律称折冲府。总计当时全国的折冲府为657府(包括十二卫和太子卫率所领府)。折冲府下,又有团、旅、队、火等建制,各分上、中、下三等。上等折冲府一般辖6团,1200人左右;中等折冲府一般辖5团,1000人左右;下等折冲府一般辖4团,800人左右;另有特等折冲府,一般辖5团,1500人左右。
从分布情况看,具有明显的“内重外轻”的特点。全盛时期的兵府总数为657府,其中首都附近的关内、河东、河南三道共有626府,占折冲府总数的80%,京兆府就有131府,占总数的20%。这充分体现出当时统治者“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基本国策。故当时著名的政治家陆敬舆说,这是“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明矣!”意思是:集中关中以外的天下兵力,也敌不过关中的兵力,以优势重兵驾驭天下的含义十分明显。
从府兵的职责看,主要有两项。一是上番宿卫,就是定期到首都护卫皇帝和中央政府。具体办法是:距京城500里内的府兵一年之内5番,即分5个组轮流入京值班。500至1000里每年7番;1000里至1500里8番。每次上番时间都是一个月,这是指在京城实际服役时间,不包括旅程往返时间。另一项任务是征防,即与地方兵或边防兵一起,出征作战,保卫边防。
从府兵的训练与供给来看,带有更为明显的兵农合一色彩。训练分为两种,平时分散练兵,冬季集中校阅,地方刺史有检查督促之权。府兵所用马匹的补充与淘汰,也由刺史和折冲都尉共同处理。府兵上番宿卫或奉公征防,由刺史和都尉共同发给“食券”(由府兵自己收获的粮食兑换)。府兵的资粮自备,自备物品包括弓1支,矢30,胡禄(载矢器)、横刀、砺石、大角觿(解结锥)、毡帽、毡装、行滕各1件,麦饭9斗,米2升。府兵由县令在上报的籍帐丁口中直接拣点,拣点的标准虽然有资财、材力、丁口3项,但以资财为主,原则是拣点6品以上官员子弟和地主、富裕农民。但急需兵力时,贫民也常被迫点兵。唐朝3年一定户籍,与此相应,府兵也是3年检点一次,主要是补充缺额。由于拣点的3项标准均要依据户籍,而户籍的管理属于地方政府,故拣点属于地方政府职责,只有确定名单之后,才名隶军府,因此3年一定户籍与3年一点兵自然结合在一起。
唐中叶后,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和户籍制度的紊乱。特别是“安史之乱”的严重破坏,均田制和府兵制均名存实亡,被“两税法”和募兵制取而代之。
早在唐朝以前,土地兼并就一直存在着,唐朝前期的均田制,在客观上有抑制兼并、均平地权的作用,同时也留有土地私有化和土地兼并的缝隙。如规定官员可受的永业田数量大,又可以买卖。唐初时,九品以上的官员还较少。高宗时,已达1.3万多人,武周以后则更多。均田制推行百年后,大量可耕官田和荒地必然以分受永业田的名义转变为私田,使政府可用来调剂余缺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规定的“还授”只能是一纸空文。更重要的,是高宗、武周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地主、贵族、商人都疯狂地兼并土地。如宰相李林甫在京城周围,霸占了大量的上等良田;吏部尚书王从愿占地数百顷;太平公主的田园遍于京郊良田之中;大商人邹风炽的邸店园宅更是遍布海内。土地私有化和兼并的加剧,必然使大量均田制下的自耕农户沦为贫穷之家,或逃流,或依附于地主豪强之家,这又造成户籍制度的紊乱。时人称之为“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即成丁人口死亡。已不是原来户籍上的人名;土地转移到别人手中,已不是原来登记簿上的主人名额;由贫变富,由富变贫,已不是原来评定的户口等级。)尤其是“安史之乱”,对当时社会的破坏极为严重,“人户凋敝,版图空虚”,均田制、租庸调制已名存实亡了。
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逐渐遭到破坏的过程中,唐王朝的税制实际上已经在不断地变革着。如在唐代宗时期,开始征收青苗钱,这是一种新税。唐朝初期的“义仓税”,也逐渐演变成一种正儿八经的地税,数额也由最初的亩税2升增长到亩税1斗,并开始分夏、秋两次征收。原来按户等征收的户税,到代宗时期,也是数额增加,征收的范围扩大。这些都是原来租庸调制之外或不占重要位置的税种,到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或在政府的赋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加上并未正式废除的租庸调以及其他杂税,国家的赋税制度呈现一片紊乱状态。改革税制,已是大势所趋。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在总结整理以前税制的基础上,制定了“两税法”。它的主要内容是:①中央政府根据财政支出定出赋税总额,各地依据中央分配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②土著户和客居户,都编人现居州县的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包括田亩和杂赀财)的多少定出户等;③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只征收一种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限6月纳毕,秋税限11月纳毕,故名为“两税”;④两税以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为准,均平征收;⑤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征收1/30的税。
“两税法”的主要特点,一是简便,即将各种赋税名目整理归纳为一个主要税种,便于征收。二是主要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扩大了赋税承担面,多少改变了课役集中在贫苦农民头上的状况。三是征收时钱、物并行,实行以钱折物的办法,但由于后来钱重物轻,加重了纳税者的负担,故到唐穆宗时宰相裴珀又重定折纳标准,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四是从此以后,土地兼并不再受到任何限制,以致在“两税法”实行后的30年间,“百姓土田为有力者所并,三分逾一”,全国各地,到处都可看到“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现象。
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的过程中,依附于此制的府兵制也渐渐废弛了。高宗、武周时期,天下久不用兵,府兵番役更代都已不能按时进行,府兵逃亡的也多了起来。唐玄宗开元年间,更加严重,当时连到京城宿卫皇上的兵士都凑不够数。这时宰相张说建议,在全国招募兵士,号称“弓广骑”,分隶12卫,每卫万人,这主要是禁军。到天宝年间,各折冲府徒有兵额,宿卫之人也大都是临时招募来的市井之人,所以“安史之乱”时,不能及时有效地抵御和反击。“安史之乱”后,全国兵源仍以招募为主,杂用它法。
与府兵制下的府兵相比,募兵的主要特点是兵农分离,这同时意味着兵士的成份由主要是土户(土著农业户,有产户)变为客户(无产业户)。当兵成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其次,长期戍守代替了定期差遣,招募代替了强制征发,雇佣兵代替了义务兵。第三,缘边镇兵则由来自各地变为主要是本地和邻近地方之人充当。第四,兵士与家属分离也随之变为家属随军。第五,镇兵由州县差发改由节度使招募,节度使在军事上的作用进一步增大。在此之前,镇兵差自各地的有产户,家属留在后方,镇兵若反叛,尚有后顾之忧,而且镇兵定期差遣,“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边将要反叛,也比较困难。此时则情况变了,加上其他条件,边将拥兵反叛的可能性增大了。这大概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持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六,镇兵的装备由地方政府供应与兵士自备,改为全由朝廷承担。朝廷还要负担兵士及其家属的生活费用,军费支出大增,造成财政困难。
均田制破坏后,唐朝兵制由府兵制演变为募兵制,只是一个大概的轮廓,一般把这一过程表述为:轮番、差替的义务兵——府兵、兵募(临时招募),变为招募的雇佣兵(职业兵)——长从宿卫(禁军)、长征健儿(镇兵)。实际上,唐朝兵制的演变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仅就史实看,长征健儿代替兵募制后,强制征募继续存在。出土资料表明,在长从宿卫代替府兵轮番宿卫后。府兵在边境上还起过一定的作用。至于南衙的诸卫兵与北衙的禁军,其中又各有许多名堂,仅就禁军名称的变化,统领的易换以及在宫廷政变中所起的作用等,就很复杂。而藩镇之兵的情况,以及藩镇之兵与朝廷之兵之间的消长强弱的关系,更是直接决定着谁胜谁负,谁生谁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唐中叶后,为患最深的还是禁军。藩镇之兵之所以久削不平,与禁军由宦官统领,不能有效发挥其在平藩中的作用,有很大关系。皇帝本想以宦官掌军牢牢控制军权,却被控制了军权的宦官所完全控制,到想除此祸患之时,无论明君还是贤相,都已回天无力。最后借朱全忠之力尽除宦官,而唐王朝也随之同归于尽了。
对于隋唐时期这几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和评价。客观地讲,这几项制度在当时社会中是在不同范围内得到贯彻的,也收到积极效果。当然,也难免有流弊。但任何一种制度及其变革,对于其利害得失,只能权大小,不可求有无,这是制度进步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均田制和府兵制,在隋朝和唐朝前期,是基本得到实施,并收到了积极效果的。
隋朝从开皇二年(582年)颁布田令,到大业五年(609年)再诏均田,其间曾多次采取措施,以贯彻这项制度。大概说来,从开皇二年到开皇五年期间,主要是授给官员永业田;开皇五年(585年),主要解决游民和浮客的土地问题;开皇十年(590年),主要是解决数十万大军的土地问题,使府兵与均田真正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人归于田,兵寓于农;开皇十二年(592年),主要是授给百姓土地,这是隋朝规模最大的一次均田行动,虽然由于宽乡与狭乡不均匀,受田者一般未达足额,但古代人物毕竟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加以核实与调配,包括将狭乡之民移往宽乡;大业五年(609年)炀帝再颁均田诏,虽具体内容不详,但可考的,有废除妇人、奴婢、部曲(私人武装)受田的规定,也是一种调整。至于唐朝前期,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实施,除了史载之外,在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当时文书籍帐中。更得到了确凿的证明。当然也应看到,与其他任何一项制度一样,均田制贯彻的情况,会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吏治的情况,而产生宽严不一的差异。当时仍有非法的籍外田存在,土地买卖和兼并也一直在进行与发展之中,农民的逃亡也时有发生,这些又使得均田制不可能像它本身所规定的那样真正彻底施行。
尽管如此,均田制对隋和唐前期的社会发展,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时农业经济及整个社会的繁荣,从均田制实施后带来的人口增加、耕地开垦及粮食产量激增和粮价的低廉中,可以得到证实。如隋唐之前,全国户口最高峰为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当时户数为1223.3万户,口数为5959.5万口。之后,一直没有超过这个数字,魏晋南北朝时期,下降得十分厉害。但到了隋唐之际,户口数陡然激增。隋大业五年(609年),户数为890.75万,口数为4601.99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户数为891.47万,口数为5291.93万,逼近西汉的最高水平。这些数字当然有不够精确的地方,但可从中看到大概的发展趋势。至于垦田数,也是如此。隋唐之前,垦田数的最高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8.27亿亩,之后是一路下跌,尤其是在分裂战乱时期,更为减少。一入隋唐,便又激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的垦田数为19.4亿亩,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为14.3亿亩,都远远超过了西汉的最高水平。与此相应的,是粮食储备丰富与粮价的低廉,如隋文帝末年,天下的储积,可供五六十年使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洛阳斗米值15钱,山东一带才只有5钱。这些,是造成封建盛世的基础。
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府兵制,对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国家负担的减轻以及边防的安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没有多少疑问的。
对于均田制和府兵制之后实行的两税法与募兵制,人们历来看法评价不一,争论有时相当激烈。持赞成意见的人认为,两税法和募兵制,是顺时应势的政策改革,不得不实行的制度,而且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均平赋税,增加政府收入,保证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两税法在实际上加重了剥削量;两税之外,又有其他杂征杂税;两税钱、物折纳法,漏洞极大,给各级官吏中饱私囊、盘剥百姓,开了方便之门。募兵制虽有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使兵员来源杂乱,素质低下,更主要的是将可专兵,拥兵自强,直接造成了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这些不同的看法和评价,都可以在当时的历史事实中找到例证。
客观地讲,无论是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还是两税法、募兵制,都是封建时代的制度,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从维护自身统治目的出发制定和实施的制度。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都具有对地主、官僚、贵族有利的一面,对劳动人民不利的一面。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统治者面临不同矛盾的时候,这种倾向程度会有所侧重。也就是说,这项制度,这个时期,可能对统治阶层更有利一些,那项制度,那个时候,则情况可能相反。说到底,从制度制定和实施者的主观意图讲,都是为了维护、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在客观上,则可能不一定完全与主观意图相符,这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我们不能单凭主观臆断去加以评论。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由均田制、租庸调制向两税法演变,由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化,是在封建社会中,私有化的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因为私有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土地自由买卖;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以实物为主的赋税制度向由货币为主的赋税制度转变。尽管统治阶级中某些人预感到这种发展,会给统治基础造成危害,试图以各种办法加以限制或阻遏,但经济规律必然要冲破这种限制与阻碍,给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而统治阶级中一些比较开明的人士,则顺时应势,对已经不适应发展了的情况的制度加以改革,应该说是进步的,值得肯定的。至于这种改革,特别是初始阶段,难免有漏洞,给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和混乱,这也是正常的。任何一种改革,无论是经济方面,政治方面,还是军事方面,都有利有弊,改革者只能权大小,不可求有无。否则,就会一事无成。而因循守旧与一事无成,可能给社会与统治阶级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说,两税法与募兵制代替租庸调制与府兵制,固然与唐王朝的覆亡有一定关系,但如果不加以替代,不仅租庸调制与府兵制根本无法实行,而且会加速唐王朝的覆亡。如果历史能够重演的话,我们是会看到这一种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