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东汉王朝

时间:2025-01-03 21:53:04

党锢之祸

东汉的皇帝,从汉明帝刘庄的孙子和帝刘肇起,都是幼年即位。和帝即位的时候才十岁。殇帝即位的时候不到半周岁。安帝十三岁即位。顺帝十一岁即位。冲帝两岁即位。质帝八岁即位。桓帝即位的时候大一点,也只有十五岁。这些从几个月到十几岁的小娃娃做了皇帝,当然不会管理国家大事,就只好由皇帝的母亲皇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相信娘家人,把自己的父亲和兄弟,也就是皇帝的外祖父和舅父找来,帮助管理国家大事。这在历史上就叫外戚当权。

年幼的皇帝长大以后,不愿意充当傀儡,受外戚摆布,就让自己身边的宦官当亲信,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宦官把外戚打下去以后,他们也把持朝政,拿皇帝当傀儡。外戚集团不甘心被排挤,他们又利用皇帝对宦官的不满,卷土重来。这样,东汉朝廷上就出现了绵延不断的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的斗争。

党锢之祸-东汉王朝

外戚专权最厉害的要数梁冀,他是汉顺帝梁皇后的哥哥,从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起,被任命为大将军,掌握朝改大权达二十年之久。他在做大将军的时候,作威作福,根本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年仅八岁的质帝刘缵〔zuǎn〕,就是被他用毒药害死的。梁冀家里前后有七个人封侯,三个人做皇后,六个人做贵人(妃子),出了两个大将军,三个驸马爷,有七个夫人得到封地和“君”的称号,其余做到卿、将、尹、校等官职的还有五十七个人,真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梁冀专断朝政,骄奢横暴,坏事干尽,没人敢惹他。可是到后来,终于跟他的另一个妹夫汉桓帝刘志发生了水火不相容的矛盾。汉桓帝在他的妻子梁皇后去世以后,跟自己的亲信宦官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合谋,发动皇宫里的卫兵一千多人,乘着梁冀没有防备的时候,包围了他的大将军府,逼得梁冀和他的妻子双双自杀,并且把他的一家男女老少杀了个精光。

外戚梁冀专权的局面结束了,宦官单超、具瑗、唐衡、左倌、徐璜等五人立了大功,同一天都被封侯,掌握了朝政大权,号称“五侯专政”。从此,又出现了宦官当权的局面。

宦官当权以后,为非作恶,比外戚更坏。他们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里,把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换上了他们的亲属。国库里的钱,他们拿来随意挥霍。东汉朝廷的钱粮税收,也都落入了他们的腰包。老百姓的脂膏都被他们榨干了,使得整个国家出现了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三空局面。

党锢之祸-东汉王朝

宦官集团的黑暗统治,不但遭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反对,也遭到了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的反对。太学是光武帝刘秀创办的最高学府,是专门培养官吏的场所。自从宦官掌权以后,做官不再需要什么学问,只要有门路、会拍马屁就行。这样,在太学里念书的中小地主的子弟就没有什么出路了,因此他们都恨透了宦官,在太学里展开反宦官的斗争。他们经常在太学里公开揭露和抨击宦官的罪恶,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打倒宦官。

包括外戚在内的世家豪族,看到以太学生为代表的中小地主起来反对宦官,自然很是高兴。他们赶快也来配合行动,壮大反宦官斗争的声势。世家豪族出身的河南尹李膺、太尉陈蕃,跟太学生领袖郭泰、贾彪等结成了好朋友。他们互相标榜,互相称誉,逐渐形成为一个反宦官的党派。在太学里流行着“天下楷模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的歌谣。“楷模”就是榜样,这两句歌谣的意思就是号召太学生要以李膺、陈蕃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宦官集团看到世家豪族和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党派,就寻找机会打击党人,先后发动了两次禁锢党人的暴力行动。

古代风景画鉴赏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有个跟宦官有勾结而又迷信占卜的人,名叫张成,他预卜到皇帝将要进行大赦,就唆使他的儿子去杀人。不料这件杀人案子落到了河南尹李膺手里。李膺知道张成跟宦官有勾结,他一点也不客气,下令把张成的儿子抓来,公布了他的罪状后,立即斩首示众。张成见儿子被杀,自然恨透了李膺,他在宦官的唆使下,给桓帝写了一封诬告信,信上说:“李膺等人在太学里结交各地来的太学生,组织秘密党派,诽谤朝廷,败坏风俗,有谋反的嫌疑。”桓帝接到诬告信以后,也不调查了解,立刻下令逮捕李膺等二百多个党人,把他们送进监狱。有些党人闻风逃往外地,桓帝就派人四出查找,悬赏追捕。太尉陈蕃上书替李膺等人辩护,请皇帝停止捕人,也被免了职。

李膺等人虽然被捕,斗争并没有结束。在审讯这件案子的时候,李膺慷慨激昂地当众揭发宦官集团的种种罪恶,把宦官集团搞得很是被动。这时候,桓帝窦皇后的父亲窦武站在李膺等党人这一边,他想利用党人打击宦官,把朝政大权抢到自己手里来。太学生贾彪了解到窦武的政治态度以后,冒着有可能被捕的危险,化了妆,在夜里偷偷地回到洛阳,去见窦武,请他在桓帝面前替李膺等党人申诉。窦武答应了贾彪的请求,他和尚书霍谞〔xū〕联名给桓帝上书,请求赦免李膺等党人。桓帝觉得一方面是自己的岳父来说情;另一方面对于宦官他又不敢得罪,就来个折衷的办法。他下令赦免李膺等二百多个党人,但把他们驱逐回乡,禁锢终身,永远不许再做官。这就是第一次的“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东汉王朝

李膺等人虽然被驱逐、禁锢,但是他们由于反对宦官而出了名,受到了社会上广大群众的拥护。桓帝的岳父窦武也在政治上捞了一把,获得了正直的声誉,受到了反对宦官的党人和广大群众的拥护。以太学生为代表的中小地主,跟以外戚为代表的世家豪族,在反宦官专权的口号下联成一气,展开了声势更加壮大的反宦官斗争。

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以后的第二年,汉桓帝死了。他没有儿子,窦皇后跟父亲窦武商量以后,把桓帝的侄子、十二岁的刘宏迎来,立为皇帝,就是汉灵帝。窦武被封为大将军,陈蕃被拜为太傅,由他们两人共同掌管朝政。窦武、陈蕃一掌权,立刻下令免除对党人的禁锢令,把李膺等几个为首的党人请出来做官,并且暗地里密谋诛杀宦官。

李膺等党人一回到京城里做官,宦官集团看到自己的死对头回来了,也立刻紧张地活动起来。他们探听到窦武、陈蕃、李膺等正在密谋诛杀宦官,就先下手为强,由宦官曹节、王甫等去要挟汉灵帝,迫使他下令逮捕窦武。窦武不甘心屈服,利用大将军的职权,发动驻守京城的北军起兵讨伐宦官,宦官指挥防卫宫廷的虎贲军和羽林军抵抗。一场武装争夺权力的斗争展开了。

窦武名义上是个大将军,可是办事没有魄力,不够坚决。陈蕃、李膺等人都是文弱书生,根本不会打仗。战斗的结果,虎贲军和羽林军打败了北军,窦武被包围后自杀,陈蕃被宦官杀害。

宦官集团取得胜利之后,由宦官头子侯览指使他的爪牙朱并上书控告党人张俭,说他和同郡的二十四个人结党谋反。灵帝下令逮捕张俭。张俭逃出京城,望门投止,也就是走到哪儿,依靠哪儿的百姓接待和掩护。最后辗转逃往塞外。宦官曹节又乘机奏请灵帝收捕李膺等一百多人,把他们关进监狱,过几天又把他们偷偷地杀害了。宦官集团还在全国各地大肆搜捕和杀害党人,几天工夫,被杀、被流放、被监禁的党人就有六七百人。接着,又把一千多个太学生全都关押了起来。凡是有替党人喊冤的,也都被杀被捕。所有党人和党人学生、父子、兄弟,凡是做着官的,都一律免职,驱逐回乡,禁锢终身,永远不许再做官。这就是第二次的“党锢之祸”。

两次“党锢之祸”都是东汉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宦官们骄奢残暴,作恶多端,太学生发动的反宦官斗争,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自从他们的斗争被宦官击败以后,东汉的政权又一次完全被宦官集团所控制,政治越来越腐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