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制订朝仪
刘邦本没有什么文化,一向不喜欢读书人,也讨厌那些斯文的礼节规矩。他做了皇帝以后,觉得秦朝的那一套礼仪制度太麻烦,就把它一概废除了。这一来却乱了套,因为没有礼仪的约束,那些出身寒微而又自恃有功的大臣们,在朝廷上太随便了,吵吵闹闹的很不成体统。
在汉朝刚刚建立、刘邦准备给大家论功封赏的时候,大家争得不可开交,争论了一年多也决定不下来。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做郡侯。许多大将听了都不服气,他们大声吵嚷说:“我们冲锋陷阵,攻城略地,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也打了几十仗。萧何在后方光动动嘴,摇摇笔杆,没有汗马功劳,凭什么给他记头功?”刘邦见大伙儿不服,也动了肝火,就提高嗓门问大家:“你们知道打猎吗?”大伙儿回答说:“谁还不知道打猎。”刘邦说:“那么你们知道猎狗吗?”大伙儿乱嚷嚷说:“知道,知道。”刘邦说:“打猎的时候,追捕野兽的是猎狗,发号令叫猎狗去追野兽的是人。你们这些人只会冲锋陷阵,消灭敌人,这跟猎狗一样。萧何是发号施令的,是人。你们怎么能跟他相比!”
大将们听刘邦把他们比作狗,更不服气了。他们大声喧哗,狂呼乱叫,有的人甚至拔出剑来,砍宫殿上的柱子,真是乱成了一团糟。刘邦这个平日不讲礼法的人,也受不住了,觉得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应当想个办法整顿整顿才好。
有个叫叔孙通的儒生,原先在秦朝做过待诏博士,投到汉朝的日子还不久,因为刘邦一向讨厌儒生,所以他的地位并不显著。这时候,他看出了刘邦的心思,就对刘邦建议说:“争夺天下的时候,儒生没有能做出多少贡献;得到了天下以后,儒生却能帮助陛下保守好天下。我愿为陛下到鲁国去征集那些懂得礼仪的儒生,来帮助陛下制订朝仪,整顿好朝廷上的秩序。”刘邦虽然不满意朝廷上乱糟糟的情况,可是一听说要制订朝仪,却又犯了古代风景画鉴赏愁,他怕儒家那一套礼仪太烦琐,不容易学会,所以他抱着怀疑的态度问:“那种玩意儿不是很难学吗?”叔孙通说:“礼仪这东西,是可以根据时世的不同和人们的需要来制订的。夏、商、周三代的礼仪,是互相继承而又有所增减的,并不完全相同。我可以把古代的礼仪和秦朝的礼仪结合起来,再根据今天的需要,制订出一套新的礼仪。”刘邦说:“那你就试一试吧。不过千万要简单些,使我和大臣们都容易学会。”
于是叔孙通就到了原先鲁国的地方,召集懂得古代礼仪的儒生三十人,请他们一起来制订朝仪。叔孙通先叫人在长安郊外用竹竿和茅草搭了一个草棚,带着三十个儒生、汉高祖的一些近臣以及他自己的弟子,总共一百多人,开始制订并演习朝仪。搞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请汉高祖来观看演习。汉高祖看了演习后说:“这个我能学得会,就照这样办。”于是他下令叫朝廷里的全体文武大臣都来学习朝仪,订于公元前200年,也就是刘邦当皇帝的第三年十月正式实行。汉朝初年,是以十月作为一岁之首的。
古代风景画十月到了,长安的主要宫殿长乐宫落成。那一天,天还没有大亮,朝拜皇帝的仪式正式开始。准备朝见皇帝的文武官员,按照官职的大小,在宫门外排队等候。宫殿外边,悬挂着五彩缤纷的旗帜。威武雄壮的卫士,手执刀枪斧钺等兵器,排列两边。传令官发出号令:“传大臣们上殿!”大臣们就分两路进入大殿,太尉等武官站在西边,面向东;丞相等文官站在东边,面向西。等大家站定以后,传令官代表群臣请皇帝上朝。汉高祖坐辇车〔辇niǎn〕从内宫来到殿上,接受群臣朝拜。参加朝拜的群臣,各人要自报姓名官职,恭恭敬敬地行跪拜礼,然后再退回到自己的位置。朝拜完毕,汉高祖赏赐群臣饮法酒。群臣把酒杯举到跟自己额头一样的高度,齐声喊:“谢酒!敬祝皇帝万寿无疆!”然后一饮而尽。酒是有限度的,完全是为了礼仪上的需要,决不许喝醉,所以叫做法酒。
在朝拜的过程中,御史负责执法,凡是在礼仪上出了差错的,就叫卫士把他带走。因此大臣们都十分严肃认真,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一个人敢喧哗失礼的,唯恐出了差错。
朝拜仪式结束以后,出身寒微的汉高祖十分高兴,他说:“今天我才知道做皇帝是这么尊贵啊!”于是他拜叔孙通为奉常,这是专管朝廷礼仪的官职,后来改称太常,并且赏赐给叔孙通黄金五百斤。
自从叔孙通制订朝仪以后,原先宫廷上那种乱哄哄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了。从此,皇帝有了至高无上的威权,臣子成了皇帝的忠实奴仆,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一整套礼仪规矩建立起来了。这套礼仪规矩,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实行了两千多年,从形式上巩固了封建制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