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当年的一诺千金,成就称霸伟业。
酒后的约定
公元前655年,晋国因争夺王位继承权,发生了内乱。结果太子申生被杀,其弟重耳出逃流亡在外。公元前637年,重耳到了楚国。楚成王预见到重耳将来有可能回国当国君,因此楚成王不仅不歧视重耳,而且热情招待。
一天,楚成王举行宴会,招待重耳,气氛热烈、融洽。席间,楚成王乘着重耳酒酣耳热的时候,问道:“公子,如果您能返回晋国,主持国政,将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未料及楚王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他毕竟是个富于政治经验的人,稍加思索便说:“你们楚国,美女侍从多得数不胜数,金玉多得堆成山,色彩鲜艳的羽毛,洁白细润的象牙,坚固耐用的皮革,样样都有。我们晋国所有的,连一个零头也及不上。”这时,重耳显出很抱歉的样子,停了停又说:“这叫我拿什么来报答大王呢?”楚成王笑着说:“您总得用什么报答我吧?”重耳听后,语气舒缓而有力地说:“如果托您大王的福,我能够返回晋国,登上王位,那一定不会忘记大王对我的恩情。要说报答,吃的用的,您应有尽有。我只想到将来,如果晋楚两国在中原发生战争,那我一定命令晋军先‘退避三舍’。要是这样还得不到大王的谅解,我才敢于跟楚国较量。”
后来,重耳返回晋国,终于当了国君。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他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晋国渐渐强盛起来。其实,晋文公也想像齐桓公那样做中原的霸主,要当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
信守承诺
不久,因为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认为应该扶助有困难的国家,于是率兵先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以此为导火索,晋楚两国在城濮地方发生了战争。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自己的部队后撤三舍。当时有些将士不理解,辅佐晋文公的大臣狐偃便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主公在楚王面前曾允诺双方要交战,我们先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信守诺言,否则,我们就理亏了。如果我们退了兵,他们还不肯罢休,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与他们交兵不迟。”于是晋军上下一条心,一气后撤了90里。但是楚将仍然不肯罢休,一步一步追击晋军。
结果,大战展开了。最后晋军打败了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