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
大兴土木,这大约是帝王们共同的“嗜好”,而秦始皇在这方面更是极尽其能事。
早在统一战争还在进行的过程中,秦始皇就在咸阳大造宫殿。每当消灭一国,他就派专人到该国摹绘那里的宫殿建筑,然后依照其式样,在咸阳附近的北阪,筑起同样的宫殿。据载,这个建筑群的规模很大,有各具特色的宫殿、楼阁145个。《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它“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秦人亦将在战争中缴获的钟鼓、美女安置其内。据《三辅旧事》载,那里有“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北阪仿佛变成东方建筑的博览会、东方美女的展示地。
平定六国后,秦始皇的享乐欲望和好大喜功的心理急剧扩张。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滥征民力,劳民伤财地兴建了许多浩大的工程。比如:
在平定六国的次年(秦始皇二十七年),他下令在渭南建造信宫。信宫后改名为“极庙”,以象征天极的所在。
同年,下令修驰道。又筑“甬道”,联结极庙与咸阳。所谓“甬道”,就是在道路两侧筑起高墙,专供秦始皇从中行走。不让路人瞧见。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修直道。
同年,秦始皇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为由,在渭南上林苑营建“朝宫”。据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殿前可树5丈高的大旗。宫前立12个巨大的铜人,各重24万斤,系秦初收缴民间兵器销毁改铸而成。还用磁石做大门,以防有人携带暗器入宫。
按照朝宫建筑群的营建规划,在前殿阿房宫周围,建有大小楼台亭阁相环绕。修建一条阁道,从阿房宫直达南山,在南山之巅再造宫阙。这一构思,可能与秦始皇想便于和天上神仙沟通有关。还要筑一条“复道”(在楼阁之间架设的通道),将阿房宫与咸阳连起来,其中有一段要跨越渭河。
如此庞大的工程,没能在秦始皇生前完工。秦始皇甚至未及予以正式命名。后世根据其前殿叫阿房,就称之为阿房宫。
关于阿房宫,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做了这样的描述:“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现知秦始皇时营造的宫殿还有兴乐宫、梁山宫等等。当时可供秦始皇享用的宫殿,关中有300,关外有400余。咸阳附近的宫殿都以“复道甬道相连”,秦始皇可以随意地行幸、游乐。
除以上所及,秦始皇兴建的庞大工程还有骊山(始皇)陵墓和长城。
据说,修骊山墓和造阿房宫所使用的劳动力达70万人(一说各70万人)。修建长城的劳动力达30万人(一说40万人)。
《剑桥中国秦汉史》(崔瑞德、鲁惟一等著)曾对修建长城的难度以及动用人力的数目作过一番评论。这些话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秦始皇是如何劳民伤财的,兹摘引如下:
“……不管长城究竟有多长,似乎可以确定地说,建造这样一种连绵延伸的防御工事,其后勤供应一定远远大于建造一座金字塔、堤坝或其他固定的纪念性建筑物的后勤供应。因为随着(长)城的延伸,筑城活动的中心经常变化,供应线也变得更长。此外,城墙不像正在修建的道路,它本身是很不完善的运输材料的手段。就长城而言,由于它越过的漫长的山脉和半沙漠地带,以及这些地区稀少的人口和冬季的酷寒气候,条件就变得特别困难。对蒙恬能够使之在现场进行真正建设的每一个人来说,需要几十人建造工地上的通道和运送物资供应。死亡的人数也必定是非常巨大的……对这个工程来说,蒙恬的30万人决不是夸夸其谈。”(中译本第78~7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骊山始皇陵的规模也极其惊人。据现代考古工作者的估计,仅陵园中的封土、内外城墙、四大俑坑和防洪水堤等的土方量,就不少于13177万立方米,需10万人干一年才可能完成。骊山陵的石料,采自渭河北面的甘泉山。当时流传着“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钩”的民谣(或作:“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工程之浩大、人力耗费之多,由此可以想见。
今天,长城和骊山陵(特别是秦兵马俑)都已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为人传颂,阿房宫等也时常作为一种“美谈”为人提及。可是,千万别忘了,它们是用多少百姓的生命和血汗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