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在《史记》中为范雎作传的司马迁,曾详细地记述了范雎与须贾、魏齐之间因私人怨恨而引出的一段故事。俗话说得好,“于细微处见精神”,《史记》中的这些貌似平常琐碎的事情,其实为人们深入了解范雎的为人以及为政,提供了绝好的资料。
范雎早年投在须贾的门下,却不幸受其污辱,幸亏得到王稽和郑安平的帮助,才得以逃到秦国。这事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对此,范雎一直耿耿于怀。后来范雎为相后,恰巧有一次须贾被派到秦国求和。范雎闻知,就特意微服出行,并装模作样地在路上“巧遇”须贾。
须贾只知道秦相叫张禄——这是当年范雎接受郑安平建议而更换的姓名,入秦后一直沿用——却浑然不晓张禄就是范雎。须贾路遇范雎,两人难免一番寒叙。言谈中范雎故意作出不得意状,弄得须贾颇哀怜他。须贾此次身负重任,出使秦国,正需要人帮助,也就想与范雎拉拉关系,帮着走走门路。于是便留范雎吃饭,还送给他一件袍子。席间,须贾提起他那4匹马拉的大车坏了,不能去见秦相。范雎赶紧表示,愿为须贾去借,并陪同前往,代为通报。
范雎为须贾驾着马车来到相府门口,对须贾说:“你等着我,我为君先入内通报。”然后就独自一个人进去了。须贾在门口等啊等,却不见范雎出来,就问看门的:“范叔怎么还不出来?”看门的回答:“没有范叔这个人。”须贾说:“就是刚才给我驾车的那位。”看门的一本正经地对须贾讲:“那可是我们的秦相张君。”
须贾大惊,随即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已经飞黄腾达的范雎故意耍弄了。须贾赤膊跪行,要向范雎谢罪。
于是,范雎摆起架势,召见须贾。须贾连连叩头,声言自己该死。范雎当众历数须贾的3条罪状:1当年从齐国归来,你向魏齐诬告我暗通齐国;2魏齐令人打我,又将我扔在厕所间,你不制止;3你还向我身上撒尿。接着,范雎又说,考虑到今日你对我尚有故人之意,还以袍子相赠,所以也就把你释放算了。但是,你要传话给魏王,迅即拿着魏齐的头来,不然的话,马上踏平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市)。
须贾回到魏国,并带回范雎的口信。魏齐知道后,慌忙逃到赵国,藏匿在平原君的家里。这事后来传到了昭王的耳朵里,昭王深谙范雎的脾气、性格,知道他必定要找魏齐报仇的,就写信给平原君,要与平原君结“布衣之友”,并作“十日之饮”。
平原君怕秦,就入秦见昭王。昭王逼迫平原君交出魏齐,却遭到拒绝。昭王就将平原君软禁,并致信赵王,进行恐吓。最后,魏齐知道自己因得罪范雎而与秦国交恶,终将一死,就自刭而绝。赵王马上让人提着魏齐的首级,送到秦国,这才暂时免去一场劫难。
范雎在“以怨报怨”的同时,也不忘“以德报德”。对于救过他命的王稽、郑安平,范雎都予以提拔重用。还有那些曾在范雎倒霉的时候给予过帮助的,范雎也竭力加以报答。司马迁对此概括为:“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睚眦,音牙自,指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