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曾是近代科学的主要策源地,是牛顿力学的故乡。它有着良好的民间业余科研传统,几乎源源不绝地向世界贡献优秀的科学家。也许是牛顿巨大的身影的遮蔽,18世纪上半叶英国的理论科学出现过暂时的低落。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在技术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当然,即使在低迷时期,也出现了杰出的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天文学家赫舍尔。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科学家在理论科学的诸多方面均有非凡建树。道尔顿对化学,戴维对电化学,托马斯·杨对波动光学,赖尔对地质学,焦耳、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对电学,达尔文对生物学,都起着划时代的作用。英国科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英国的科技体制与法国不太一样。第一,它的科研工作分散在全国各地,并不集中于伦敦一地,其标志是各地自发创办的各种科学团体,如利物浦文哲学会、利兹文哲学会、谢菲尔德哲学学会等。第二,政府对科学事业支持不够,几乎一分钱都不投资。第三,它没有高度集中的科学管理机构。皇家学会徒有其名,非科学家成员越来越多,领导权也逐步落入贵族之手,变得像大革命前的法国科学院那样死气沉沉。
这样的科技体制对英国科学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科学管理的非集中性使得英国各地区均保持一定的发展活力,业余研究者层出不穷,不致因某些权威的个人喜好而扼杀天才的创造。另一方面,政府对科学事业的冷漠也使英国科学从整体上赶不上邻近的法国和德国。
英国的有识之士深切地意识到英国在科学日益重要的时代面临日益落伍的危险。1830年,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查尔斯·巴比奇出版了《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该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该书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并推动了英国科研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科研体制改革的几项重要措施包括,成立了一个新的全国性的科学团体“英国科学促进会”。与此同时,皇家学会的运作机制也有所改进。创办了一些新的学校。与牛津和剑桥这些老牌大学相比,这些新的大学更少受等级制度的束缚,更多地鼓励发展自然科学,直接培养科学人才。此外还创办了许多技工学校,它们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得以在英国充分实现。
整个19世纪,英国科学处于稳步发展的局面。旧的传统迎合新时代的需要毕竟是不容易的。英国人虽然在电磁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但以电力革命为核心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却在最新崛起的德国率先开始。德国很快成为科技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