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技术的发展

时间:2024-12-07 23:17:02

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其他产业,化学工业就是其中之一。棉麻织物的后期加工包括漂白、洗涤和染色,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对硫酸和碱等化学物质和化工产品的需要。

化工技术的发展

炼金术士们早就发现了制造硫酸的两种方法,一是干馏矾,一是燃烧硫黄。前者所得被称为“矾精”,后者所得被称为“硫精”。起初人们还不知道二者是同一种物质,17世纪始确定它们的同一性。这两种制造工艺的产量都不高。

1736年,英国医生乔舒亚·瓦尔特发明了新的硫酸制造法。他让硫黄和硝石在一个封闭的玻璃容器里燃烧,容器里先放入水,燃烧后的气体被水吸收即生成硫酸。这个方法大大提高了硫酸的产量。

1746年,化学家约翰·罗巴克改进了瓦尔特的方法。他用铅室代替了玻璃容器,从而避免了玻璃的易碎问题,体积也大了许多。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硫酸的产量,而成本则大大下降。从此,大规模的硫酸生产厂家出现了。罗巴克改进后的方法被称为“室法”。

对碱的需求与漂白粉的发明有关。为了提高漂白织物的速度,18世纪中期开始变酸处理为碱处理。氯气被著名化学家舍勒发现之后,马上被发现有极强的漂白功能,它与碱相配可制成漂白粉。

制碱新法由法国医生勒布朗于1788年发明。法国当时碱奇缺,因为一直供应植物碱的西班牙与之断绝了往来。政府不得不悬赏征求制碱良法。勒布朗利用普通盐、硫酸、石灰石和煤作原料,先让硫酸与盐一起加热得到硫酸钠,再将硫酸钠与石灰石和煤一起加热,得到碱和硫化钙的混合物,被称为“黑灰”。在黑灰中加水,可以得到碱溶液和不可溶硫化钙,从而将碱分离出来。勒布朗由于发明制碱新法,于1790年获得了巴黎科学院的奖金,但后来的法国革命政府没收了他的工厂,制碱新法也未能在法国广泛推行。相反,此法最先在英国大规模使用,率先在英国形成了新的制碱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