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造纸术一样,印刷术也极大地改进了人类知识生活的设备条件。在没有印刷术的古代,出版一本著作完全靠抄写,而抄写总是不能避免笔误,因此不能指望每一抄本是完全一样的。对于需要画图或做表的书,出版质量更是无法保证。印刷术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图章的使用在远古时期就已很普遍,但欧洲直到14世纪才开始采用印刷术印刷图像,15世纪才开始活字印刷。这种状况对文化发展的阻碍是显然的,但原因谁也说不清楚。一个原因大概是,印刷首先需要质地相同的印刷材料,在中国的纸传入欧洲之前,印刷术的推行是不可想象的。
与纸的使用一样,中国印刷术的出现也非常早。隋朝时,我国人民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即刻版印刷,它是将一篇文章用反手字刻在木板上,在木板上刷墨,凸起的字受墨,从而将文章印到纸上。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印成完全一样的许多份。据我国历史记载,印刷术开始于隋文帝开皇13年(公元593年)。印刷术一旦问世,它对文化传播所起的作用立刻就显示出来了。唐代印刷业极为发达,四川成都几乎成了刻书的中心,大量农书、医书、历书、字帖由此流传到全国各地。佛教传入我国后,印刷术则被用于大量印制佛经和佛像。1900年在敦煌发现了一部唐代刻印的《金刚经》,标明日期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元86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印有出版日期的印刷品,现藏于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欧洲最早印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里斯托弗画像”,日期是1423年。
雕版印刷术在宋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留存至今的宋代刻本的书籍有700多种,每本都十分精美。公元971年在成都刻印的全部《大藏经》共1046部,5048卷,雕版达13万块,历时12年。这是世界印刷史上规模浩大的工程之一。
虽然雕版印刷相对于人工手抄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它依然在人力和材料方面浪费很大。每一部书都要重新刻版,大部头的书往往要历时数年;将书印完后存放版片需占大量地方,如该书不再重印,则该版就作废了。这些缺点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兴盛日益显示出来。作为对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技术产生了一个伟大的飞跃。
毕昇是一位优秀的刻字工人。在长期的刻字实践中,他总结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其原理与现代印刷术完全相同。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制活字。毕昇用胶泥作材料,在胶泥方块上刻好字后用火煅烧,使之坚硬如瓷。所有的活字用纸袋装好,按韵排列。其次是排版。在铁板上放松香、蜡以及纸灰的混合物和一个铁框,装拣出来的字排在铁框中,等排满一框即对铁板加热,使松脂熔化。用一平板将泥活字压平,等冷却之后,字就固定在铁板上,版即制好。版制好后是印刷,方法与雕版印刷一样。印刷完毕再将铁板加热,使松香和蜡熔化,将泥活字取下放好,以备再用。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确实克服了雕版印刷费工费时的缺点。1241年至1251年,也就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200多年,已有人试用活字印刷术印行儒家经典。
活字印刷术在毕昇之后不断发展,活字材料、拣字方法都不断改进。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术,并于1298年用此法试印了他本人的著作《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印了一百部,印刷速度颇为可观。木活字改进了泥活字容易破损的缺点,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进步。王祯还创造了转轮排字架,即将所有活字都按韵排在可以转动的轮盘上,大大提高了拣字速度,减轻了拣字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他的农学名著《王祯农书》里,他还专门写了一节“造活字印书法”。这是世界上最早阐述活字印刷工艺的著作。
除了泥活字、木活字,历史上还出现过磁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今天流行的铅活字15、16世纪也已在我国出现。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大约于12世纪传到埃及,而活字印刷术则通过维吾尔人传入高加索,再传到小亚细亚和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以及欧洲。保存到今天的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是维吾尔文的,有好几百个。欧洲了解到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元代。公元1450年,德国古登堡仿照中国活字印刷术制成了用铅、锑、锡合金为材料的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开始了欧洲活字印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