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陶瓷技术

时间:2024-12-07 22:17:04

中国的瓷器驰名世界,西文的“中国”(China)一词又指“瓷器”,反映了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作为“瓷器之国”的形象。

中国古代的陶瓷技术

中国瓷器经历了由陶器到瓷器,由青瓷到白瓷,再从白瓷到彩瓷的发展阶段。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制造陶器。所谓陶器,就是将黏土塑成一定的形状后用火焙烧所得到的经久耐用的容器。陶器的制造分手制和轮制。轮制陶器更为精致,反映了制造技术上的进步。单用陶土烧制的陶器表面粗糙,直到后来人们发现了“釉”,一种矽酸盐,才改变了这一局面。将釉涂在陶坯表面,烧制后的陶器能像玻璃那样光洁。如果在“釉”中加入带颜色的金属氧化物,则烧制成的陶器还能显示出美丽的色彩。商朝时我国就已出现内外涂釉的陶器。唐代出现的“唐三彩”是我国古代制陶技术的写照。

瓷器是陶器的高级形式。从外观上看,陶器吸水、不透明,而瓷器则质地细密坚硬、不吸水、半透明。从物理构成上看,原料、温度和釉是区别陶与瓷的三要素:陶的原料陶土含有较多氧化铁,瓷的原料瓷土(或称高岭土)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陶的焙烧温度低,约900℃,而瓷的焙烧温度在1200℃以上;瓷器表面有高温釉,而陶器无釉或只有低温釉。原始瓷器大约在商代就已出现。三国、两晋时期的瓷器在釉质和光洁度方面已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东晋时代,青瓷在南方已形成独特的制造体系。

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的烧制技术日益成熟,南方的青瓷则进入炉火纯青状态。特别是到了唐末宋初,南方地区的青瓷极为细腻和匀润。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又称“柴窑”)出产的青瓷器,颜色像雨后的青天,被誉为“雨过天青”。人们形容它“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宋代的瓷器业发展最快。早在唐代就已闻名于世的昌南镇于1004年被皇帝下令改名为景德镇,因为那一年是景德元年。景德镇从此成为御窑。宋代以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是青瓷、白瓷和黑瓷,从宋代开始出现彩瓷。彩瓷的前身是在单色瓷上刻印出花纹,后来发展出用彩笔在胎坯上画花纹。在胎坯上画好花纹再入窑烧制所得叫“釉下彩”,在烧好了的瓷器上彩绘再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叫“釉上彩”。“釉下彩”中最著名的是“青花”瓷,始于宋代,后成为我国瓷器的主流。“斗彩”“五彩”“粉彩”瓷则属于“釉上彩”。这些优质品类的瓷器在后来不断发展,推出了大量精品和传世之宝。

中国陶瓷大约于公元8世纪即唐代通过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和南亚,再由这些国家传到欧洲。中国瓷器以其瑰丽的色彩和高雅的气质赢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高贵的艺术品。随着瓷器西传,造瓷技术也于11世纪传到波斯和阿拉伯世界。尽管1470年就传到了意大利及西欧,但造瓷技术真正为欧洲人所掌握是在18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