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史与分科史、断代史、国别史

时间:2024-07-04 15:17:05

一开始,所有的科学史著作都是分科史,大多作为著名科学家的讲义的第一章出现。分科史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容易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对他们熟悉正在学习的课程有一定的帮助。不过,正如萨顿所说,分科史是不完善的科学史,尤其不能反映科学作为统一的整体,以及作为人类文明这个统一体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本书大体采取综合史的写法,但对于某个历史时期的带头学科,则以专门章节叙述该学科的专科史。

综合史与分科史、断代史、国别史

综合史常常以编年的方式写作,本书也不例外。年代顺序是本书的基本框架,不过考虑到上述诸多关系,年代顺序不可能严格遵循。除了分科的缘故,各民族之间科学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无法严格遵循年代顺序的原因。虽然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科学文明的影响持续到了公元后,但我们也只能在第一卷一并写完。中国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隔绝,它独自发展,走着一条独特的路线。如果严格按照编年的顺序,则会破坏对中国科学史的完整叙述,也使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史丧失了连续性。有鉴于此,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基本上都放在第三卷。

总的来讲,本书将写成一部综合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史。这种写法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它什么都写到了,但可能什么都没写好。萨顿以来,国际科学史界致力于专题史、断代史、国别史、科学家传记的著述,通史出版得不多,因为往往吃力不讨好。但对普通读者而言,这样的通史是十分必要的。在西方国家,不断有各种形式的通俗科学通史著作出版,能够满足读者的需要。我国普及性的科学史著作也出了不少,但史话居多,缺乏历史线索的连贯性。作为教材的小部头科学通史也编了不少,但目前看来还没有能力编写大型的西方科学通史。

本书力求保持的另一特色是插图丰富。对科学史著作而言,配以特定的历史图片,将使所叙述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直观、亲切,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能否达到这一效果,请读者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