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很久以前就列出了人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科学家提出应该在亚里士多德的这五种感觉基础上再加肌肉感觉、触觉的其他不同类型及运动感觉。其实亚里士多德本人也曾经认为,触觉其实还应该细分为多种感受类型,但是他在其理论总结中却拒绝接受添加第六感觉的思想。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再次将第六感觉提上科研日程。
动物心理学家丹尼斯·巴登在《动物心理学》一书中,用很大的篇幅描绘了动物的“第六感觉”。书中提到,1940年希特勒对伦敦进行大规模轰炸,在德国飞机袭击前数小时,有一些猫就在家中来回走动,频频发出尖叫声,有些咬着主人的衣裙拼命往外拉,催促他们迅速逃离。
动物在危机来临前发出的种种奇特信号,使得科学家开始破译动物神秘的第六感。英国生物化学家鲁珀特·谢尔德雷克20年来一直从事科学实验,他认为心灵感应和预感等现象可以从生物角度得到解释,它们是正常的动物行为,它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变,是为适应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谢尔德表示,人类的第六感同样是从祖先那里继承的技巧。
直觉,或说第六感觉,原本在现代心理学中经常提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科学实验表明,人体除了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个基本感觉外,还具有对机体未来的预感,生理学家把这种感觉称为“机体觉”,也叫做人体的“第六感觉”。国外把人的意念力或精神感应称为人的第六感觉,又称超感觉力(英文简写成ESP)。
生理学家将人们对内脏器官的感觉视为“第六感觉”的一种。人体内脏感受器的高级神经中枢在下丘脑,而且在大脑皮层中有相应的代表区。然而,内脏器官的感受一般都不像机体表面的感觉那样清晰,而是带有模糊的性质,而且缺乏准确的定位。比如,当腹部出现疼痛的时候,患者往往分不清楚到底是胃痛还是肚子痛,所以,有的生理学家把人体的“第六感觉”称之为“机体模糊知觉”。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无法清楚地感觉到胃肠的蠕动、消化液的分泌、心脏的跳动等等。生理学家实验表明,当内部感受器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或者是持续不断的刺激时,人体的“第六感觉”的发现对人类了解自身的活动规律和防治疾病都是有益的。
有专家指出,从自然科学或者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在目前,“第六感觉”还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为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有除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以外的感觉通道。但许多科学家相信,人体确实存在着除了亚里士多德列出的五种感觉以外的第六感觉,它是独立的肌肉运动感觉。
如果没有第六感觉,我们就无法行走、伸展肢体或者舞蹈。虽然我们有时候失去嗅觉或者味觉,但是很少失去肌肉运动的感觉。而一旦失去它,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971年5月,英国南安普顿的伊恩·沃特曼不小心割伤了手指并引起感染,接着整个手臂开始红肿、发炎。他开始全身感到忽冷忽热全身无力。当他试图修剪一下草坪时,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割草机,只能任由乱跑。一个星期后,当他起床时,由于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身体摔倒了。病毒感染损坏了他控制本体感觉和触觉的神经,使他从脖子以下失去了所有的触觉。伊恩·沃特曼一直没有恢复本体感受,但他通过努力,利用视觉训练出了准确估计身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的独特能力,不仅能走路,还会照顾自己,甚至开车。除了动作有一点儿机械外,很少有人怀疑他身体有毛病。
对于第六感觉的研究结果可能会改变研究人员对本体感受运动神经控制重要性的理解。此外,这项研究还有助于解释“虚幻肢体综合征”现象:截肢者总感觉自己的肢体仍旧存在。但要想了解大脑信号对“第六感觉”的作用细节,还需要研究人员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