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看来似乎很平静。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地震是经常都在发生的,就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据科学家们用精确的仪器观测,地球上一年中发生地震总数的99%,人是感觉不到的;人们能感觉到的只有1%,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
既然地球上每年发生这么多的地震,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
原来地球上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有多又少,震动也有大有小,按照它们的大小大致分为三类:微震、弱震和强震。弱震可使器皿叮当作响,使电灯、吊钟和壁上的挂图发生晃动。强震可以使墙壁开裂,房屋倒塌,山石崩落。弱震不会造成破坏,微震就更没有多大影响了。大部分的地震是微震。
一次地震的发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才能感觉到。地震时,震动的发源处叫“震源”。震动从这里以波动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出,叫“地震波”。地震波的能量在震源处最大,在传播过程中能量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越传得远就越减弱,传到一定距离就可以弱到人感觉不出来了。如果我们住的地方在感知范围以外,我们就感觉不到了。
人们通常用地震震级或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强弱。
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我国使用的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震级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共造成5000人死亡。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到破坏的程度。对于同一次地震来说,不同地区的烈度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的地方,受破坏程度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的地方,受破坏程度小,烈度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