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菌根除口臭

时间:2024-12-07 08:44:07

用细菌根除口臭

保持口腔微生物平衡,才是应对口臭最有效的策略。

撰文黛博拉·富兰克林(Deborah Franklin)

用细菌根除口臭

多数成年人时不时会口臭,尤其是口腔干燥时,比如睡了一晚之后,或者进行了一次令人口干舌燥的长途飞行之后。全世界25%的人有慢性口臭。多年前,世界各地的研究就已证明,舌头上和牙龈线下释放气体的细菌是大多数人口臭的罪魁祸首。然而,很难找到好方法来根除这由微生物产生的顽固气味。

现有的办法只能暂时缓解口臭。即使小心翼翼地避免食用洋葱和大蒜,即使每顿饭之后咕噜噜地漱口,即使牙刷牙线并用,让牙齿如珍珠般闪耀,那臭臭的气味还有可能如影随形,无法摆脱。轻轻刮除舌头上的舌苔,至少在几个小时内可以保证口气大有改善。

某些有杀菌作用的漱口水也能暂时清新口气,不过这类产品很多会带来让人不爽的副作用,比如会使嘴里出现刺痛感。最近,一些科学家研制出了新的漱口水,能中和细菌产生的令人作呕的化合物。

然而,新近证据表明,应对口臭最有效的策略并非破坏有害细菌及其副产物,而是培养口腔中的有益细菌。微生物学家不再忙着揪出表面上的敌人,而是将关注点转向舌头、牙龈和牙齿上的整个细菌群落,他们想弄明白,为什么在有些人的口腔里,这些小小的“居民们”比在其他人口腔中的更好闻。

导致口臭的分子

显然,口臭已经困扰人类多年。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建议,年轻姑娘应该定期用葡萄酒、茴香和莳萝子漱口。到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约瑟夫·通泽蒂奇(Joseph Tonzetich)开始以技术手段攻克这个难题。通过使用实验室里的气相色谱仪——一种能够将混合气体分离为单独组分的仪器,他找出了几种造成口臭的特定化学物质。

对腐臭的口气进行分析后,通泽蒂奇发现,最臭的化学物质是极易气化的硫化物,尤其是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和烂白菜气味的甲硫醇。自那时起,科学家从人们呼出的气体中发现了大约150种分子,其中多种分子都有臭味。二甲基硫醚(腐烂海藻味)、尸胺、腐胺、粪臭素(名字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仅仅是这些难闻分子中的一小部分。不过最突出的还是硫化氢和甲硫醇:一个又一个研究证明,口气中这两种分子的含量越高,惹人掩鼻的可能性就越大。

常见气味

研究者在人类的呼气中发现了150多种不同的分子,其中多种气味刺鼻,下面就是一些最难闻的分子。

臭鸡蛋味

硫化氢(H2S)

烂白菜味

甲硫醇(CH3SH)

大蒜味

烯丙硫醇(C3H6S)

甲基烯丙基硫醚(C4H8S)

鱼腥味

二甲胺(C2H7N)

三甲胺(C3H9N)

我们口腔中有无数细菌依靠食物和组织残渣为生,上述这些发臭的化合物是它们释放出的废物。牙龈线之上,细胞壁相对简单的革兰氏阳性菌主宰了牙菌斑——覆盖在牙齿表面的活细菌层。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革兰氏阳性菌中的一种)和其他嗜甜的革兰氏阳性菌分泌出的酸性物质能溶解牙釉质,但它们不算产臭大户。相反,细胞壁更复杂、主要生活在牙龈线之下的革兰氏阴性菌产气更多。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和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在内,这些生命力强大的微生物在牙龈和牙齿的夹缝中、在舌头挤挤挨挨的裂隙里繁荣壮大。

细菌伴侣

口腔中大部分难闻的气味可能都是由舌上的革兰氏阴性菌造成的,不过最近的研究强调,仅凭任何一种口腔细菌还不足以独立造成口臭。例如,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的微生物名誉教授梅尔·罗森贝格(Mel Rosenberg)和同事尼尔·斯特勒(Nir Sterer)近来发现,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分泌的一种酶,能将食物蛋白质中的糖分子剪下,从而让这些蛋白质更容易被邻近的革兰氏阴性菌消化。革兰氏阴性菌消化的蛋白质越多,释放的气味分子就越多。

近些年,科学家对口腔生态学(oral ecology)兴趣渐浓,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相互作用。在口腔生态学中,口腔被视为一个“居民”众多的潮池,清新的口气意味着口腔是健康的。科学家逐渐意识到,口气清新的口腔不一定没有“坏”细菌,而是其中共居的细菌能够彼此约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资助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uman Microbiome Project)中,细菌遗传学家在人类口腔中发现了约1,000种常见细菌。不过,每个人口腔里的细菌群落组成都是不同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微生物学家施文元(Wenyuan Shi)说:“无论何时,一个人的口腔里大概都有100~200种常见细菌驻扎。”

我们出生时,原本无菌的口腔会从母亲的菌群中获得一部分细菌;童年时期,我们会迅速获得新的“微生物移民”。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微生物群和其主要照顾者最为接近。年龄渐长后,饮食、压力、疾并抗生素和其他因素,会让一个人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发生变化,并且改变口腔总体气味。当释放气体的细菌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细菌艰难度日之时,一个可能的后果就是慢性口臭。

当前,很多疗法并没有改善口腔生态环境——实际上可能是雪上加霜了。有些漱口水只是掩盖了令人不快的味道,但含酒精的非处方漱口水和含双氯苯双胍己烷及其他防腐剂的处方漱口水,则把口腔中所有细菌作为打击对象,既有发臭的细菌,又有不发臭的细菌。

施文元说,这种方法有一系列缺点。例如,含双氯苯双胍己烷的漱口水可能在24小时内改善口气,但也会暂时改变食物的口味。另一项研究中,25%的受试者使用漱口水一周后,舌上有刺痛感或烧灼感。经常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会让口腔变干,有时甚至会恶化口臭。此外,消灭太多口腔中的原住细菌会破坏细菌间的制衡作用,为造成牙龈疾病和其他感染的细菌大开方便之门。

针对这些几乎是地毯式轰炸所有口腔细菌的疗法,很多科学家都在探索有前景的替代疗法。有些新型漱口水以臭味而非细菌为目标,使用了能够结合并中和硫化物的锌离子或其他金属离子。罗森贝格从业之初是研究石油微生物的,他研发了一种油-水两相漱口水,能够把使用牙刷、牙线和刮舌器时漏掉的口腔残渣和微生物吸收掉,暂时减轻口臭程度。

还有些人则想用由革兰氏阳性菌株构成的益生菌群落来对抗口臭,它是一种名为唾液链球菌K12(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K12)的良性菌株,是口腔和呼吸道的常见住户,并能产生抑制有害细菌的物质。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使用含有双氯苯双胍己烷的漱口水清除其上腭原有的多种细菌,而后吮吸含K12的糖锭。相隔7天和14天后分别查看,他们的口气清新多了。可能是K12战胜了那些发出腐臭气味的细菌,为友好的菌种争得了生存空间。

施文元及其研究组正研究一种含有肽(比蛋白质小的氨基酸链)的漱口水,用以选择性地杀死龋齿的元凶——变形链球菌。施文元说,科学家可以研发类似的肽来清除造成口臭的细菌。如果适度使用,含有这种肽的漱口水也许能在舌头上为不发臭的微生物腾出空间。不过,假如每天都使用漱口水,则存在口腔生态环境发生陡然巨变的风险,可能带来意料不到的影响。

施文元自己每天都刷牙并使用牙线,但并不用漱口水或刮舌器,因为家人向他保证他口气不错。他说:“我很幸运,我的目标是让其他人也这么幸运。”(翻译贾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