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的威力

时间:2023-12-12 01:49:02

大众点评的威力

群众的智慧可能不乏睿智,但也可能产生误导。

撰文戴维·波格(David Pogue)

大众点评的威力

早先,网站由运营者在网页上发布文字与图片。如今,我们称那段原始时期为Web 1.0时代。

而在属于Web 2.0的现代世界,网站却由用户提供素材。不少大名鼎鼎的网站都可归入此列:Facebook、eBay、Craigslist(洛杉矶的分类广告网站)、YouTube、Flickr等。这些网站仅为素不相识的用户们提供交流平台,别无他物。

Web 2.0最吸引人的分支之一,便是大众点评类网站。在各种各样的众评网站上,无数满意或者不满的消费者发挥着集体智慧的力量。你因此再也不会误选度假地、餐馆、电影、汽车、商家、应用程序、图书、医院或者啤酒饮料。

一方面如果你是酒店经营者、餐馆老板或汽车经销商等中的一方,则会发现众评网的兴起可以助人清醒。你不再居高临下,使用营销信息对大众施以狂轰滥炸。突然间,大众内部开始相互交谈。如果你的服务或产品一无是处,他们就会揭发你。另一方面,如果你是用户,众评网就更是天赐宝物。如今这个时代,你若是光临了一家服务奇差的餐馆,只能说是你咎由自龋你完全可以事先参考一下大众的意见,避免这种后果。

这不免教你暗忖,个人评论还能剩下多少价值。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看的是报纸刊载的影评,那等于是在冒险。搞不好这位影评人刚跟恋人分手,或者还在读电影学院时就不爽这部电影的导演,又或者恰巧跟你口味不同。而你看的若是这部电影的11,000名观众的概括性点评,那就很难会偏颇到哪里去。立场对立且极端的评论会互相抵消,大量立场中立的观点会帮你对这部电影的真正价值作出精准的判断[《歌舞青春3》在IMDB(互联网电影数据库)的评分为3.8(总分10),共19,600人投票。本人觉得这个分数十分公道]。

不过,那些随处可见的假评丑闻又是怎么回事?Yelp(餐饮类点评网站)、TripAdvisor(旅游类)、亚马逊等网站都曾遭到谴责,说虚假点评正在危害它们的内容质量。这可关系到一大笔钱的得失。怪不得商家有时会用“马甲”发表关于自家产品、公司的正面评价,或是诋毁自己的竞争对手。(这种行为在网络上被称为“草根营销”。知道吗,伪草根们?)

此外,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偏差作祟。你可曾留意过:iTunes商店里有多少款应用程序的评分是以一颗星和五颗星居多?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严重两极化评价?

其实它们并非如此——只不过网评员们打起分来随心所欲。你更可能去点评那些让你在某方面恼火的事物,而广大心满意足的群众,通常不会为此费心。

有一阵子,苹果曾发动用户在删除某应用程序的同时为它打分,希望借此解决上述问题。应用开发商为此大为不满。“你让我们获得的评价多为负评,”他们说,“因为你让用户在准备删掉时打分!他们若是喜欢我们的应用程序,他们就不会准备删掉它1

如何保持网评的威力,同时又将权力滥用降至最低?首先,可以鼓励大家用实名投票,就像亚马逊所做的那样。Yelp和TripAdvisor也称自己拥有专门清理假评的员工和软件。没错,这是一嘲军备竞赛”,不过那些众评网很清楚,它们的可信度直接关系到网站的存亡。

你还可以提高自己识别欺诈信息的技巧。当你发现某篇评论过于煽情,就可以有所评判。更多时候,你可以点击评论者的名字,看看他还写过些什么,如果除此评论再无其他,就要警惕了。

最后,评论数量也很重要。如果仅有两三条格外正面或负面的评论,那你对这些意见的可信度就得打一个问号。另外,如果评论多达数十乃至数百条,那些目的不可示人的发言的影响自然就会降低。

听好:传统的专业评论体系也并非完全可靠。你根本不知道其中有哪方面的利益冲突作祟。最起码,在Web 2.0的世界里,大众的声音往往会盖过那些不可靠的个人评论。留给你的,会是诸多包含真相多于谬误的意见。(翻译薄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