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偷窥又何妨
在这样一个彼此互联的世界里,对于隐私的保护有些草木皆兵。
撰文戴维·波格(David Pogue)
2004年,谷歌公司推出了功能强大的Gmail邮箱服务:一个账户可以拥有上千兆字节的超大存储空间,是当时微软Hotmail邮箱服务提供容量的500倍。正因为有了超大的存储空间,Gmail在推出伊始甚至都没有设置删除邮件的选项,而且Gmail是完全免费的。
并非所有人都为此欢呼雀跃。Gmail在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也会扫描邮件内容,并在右边栏插入与邮件内容相关的简短文本广告,以此赚钱。这一举动令隐私权拥护者们勃然大怒。尽管Gmail是根据某种软件算法检索邮件的关键字,而并非人工查看邮件内容,但对隐私权拥护者们来说,这一点似乎并不重要。美国电子隐私信息中心呼吁谷歌关闭Gmail,一位加利福尼亚州议员甚至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裁定检索邮件内容为非法行为。
两年后,一项名为未来电话(Futurephone)的服务应运而生,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此服务免费无限量拨打海外长途。你需要做的只是拨打艾奥瓦州的某个电话,然后按照提示输入号码,根本不需要你提供姓名、电子邮件地址或其他任何信息。
我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评论这项服务时,还以为是给读者帮了一个大忙,结果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绞尽脑汁想要找出未来电话服务的盈利模式。许多人认定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是获取用户的电话号码。
我在博客上发文回应:明明随手翻一翻黄页就可以找到一大堆美国最重要的电话号码,未来电话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那些忧心忡忡的读者如此回答:好吧,既然如此,那未来电话肯定是在窃听我们的通话内容。
对许多人来说,似乎在网上花的时间越长,碰到以个人隐私换取便利的机会就会越多。百货店认同卡(affinity card)可以让持卡者享受折扣,同时也会记录他们买了些什么、吃了些什么。亚马逊商城(Amazon.com)会亲切地称呼着我们的姓名并向我们问候,同时也会记录我们购买过哪些商品。社交网站Facebook已经收集并建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超过5亿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库。
当然,以隐私换取便利的交易已经存在多年。信用卡会留下交易信息。电信运营商会保留你的通话记录。住有所居虽是赏心乐事,但购置房产会留下你所在何处的永久记录。
人们当然有充足的理由保护自己的某些隐私。我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医疗记录或财务记录妨碍到自己找工作或是与人约会,我们或许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风流韵事或政治倾向公之于众。然而除了上述这些显而易见的特例,对隐私泄露的恐惧一向是一种感性反应,而非理性思考。(真的有人在意你买了哪些日常用品吗?就算真有人在意,那又如何?)在网络世界中,这无非是对未知和新事物的恐惧罢了。
假以时日,未知总会变成熟悉,每一波对网络隐私泄露的恐惧似乎都会烟消云散。如今已经没有人在意Gmail检索邮件内容插入广告的行为了,甚至中老年用户也开始注册Facebook账户了。
年轻人难以理解为何他们的长辈会因为隐私问题如此耿耿于怀。事实上,网络服务对于年轻人的全部吸引力就在于有目的地传播个人信息。Foursquare、Gowalla和Facebook Places等网站甚至可以发布用户当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以便好友了解你的行动路线(当然也方便他们随时与你会合)。
假如你曾经也觉得谷歌Gmail的盈利模式超越了隐私底线,那你一定也会为下列发展动态惊慌失措:谷歌公司正在收集有关我们看什么电视节目(谷歌电视)、去什么地方(谷歌地图)、与哪些人通话(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有哪些言论(谷歌Buzz服务)、在网上做哪些事(谷歌Chrome浏览器)等信息。
不过,我们的一部分隐私领地已经丧失已久。你感觉到的恐惧或许是真实的,但真有人查看你那些生活琐事无聊细节的可能性非常之低。就如同人们对飞行事故、被鲨鱼袭击或被闪电击中的恐惧一样,你的大脑未必给你的内心提供了切合实际的信息。(翻译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