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和低死亡率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相关性,这是为什么?

时间:2023-12-11 21:39:01

解析信仰

曾有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和低死亡率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相关性,这是为什么?

宗教信仰和低死亡率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相关性,这是为什么?

2000年,现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工作的心理学家迈克尔·麦卡洛(Michael E. McCullough)和同事对几十项研究作了一次元分析,他发现宗教信仰和低死亡率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相关性。从那以后,就一直有宗教信徒要求无神论者解释这个结果,那姿态仿佛在说:“瞧见没?神是存在的,这就是信神的回报。”

但从科学的角度看,“神做了某某事”却不是一个可以验证的假说。喜欢深究的人还要问问:神是怎么做到的?他用到了哪些力、哪些机制?(光说“神的作为神秘莫测”是通不过同行评议的。)即便是“信神”和“宗教信仰”这样的解释,也必须拆成几个部分加以研究,这样才能弄清其中潜藏的因果机制,揭示信仰是如何激发某些行为,这些行为又是怎样带来健康、幸福和长寿的。而这些,正是麦卡洛和他在迈阿密大学的同事布赖恩·威洛比(Brian Willoughby)的工作内容。两人在2009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公布了对数百项研究的一次元分析,结果显示,宗教信徒较容易培养起健康习惯,比如拜访牙医、系安全带等;他们也较少抽烟、喝酒、吸毒,较少参与不安全的性行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宗教能提供紧密的社会网络,这张网络鼓励正面行为、惩罚负面习惯,它教人更好地调节自我,达成目标;更好地控制自我,抵制不良诱惑。

自我控制,这是《意志力》(Willpower)探讨的主题,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科学作家约翰·蒂尔尼(John Tierney)。所谓自我控制,就是运用意志力来促成某个行为结果。研究显示,能够延迟满足的儿童(比如放弃现在的一粒棉花糖,以换取稍后的两粒)在日后的学业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得到了较高的分数。而宗教给予的,就是最最终极的满足延迟——永生。两位作者引用的材料也显示,“在家长和教师眼里,有宗教信仰的孩子不像别的孩子那么冲动”。

不过无论你信教与否,宗教里的那种确立目标、监督进展的习惯,都是可以借用的。比如“戒酒无名会”(Alcoholics Anonymous)就敦促会员服从“崇高的权威”——权威不必是神,可以是使人专心戒酒的一切目标。《意志力》一书中还提到,禅宗的冥想者会记住自己呼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然后重头再数。两位作者指出,数数“能在心中建立规范,天主教的玫瑰经、犹太教的诗篇、印度教的真言都有这个作用”。研究人员对参与此类仪式者的脑部作了扫描,他们发现,和自我规范、注意力有关的脑区均十分活跃。麦卡洛还把祈祷和冥想的仪式形容成“自我控制的无氧训练”。鲍迈斯特则用实验证明,自我控制力可在拒绝诱惑的练习中得到增强,但训练必须循序渐进,因为自我控制就像肌肉,用力过度反而会受损。《意志力》的结尾还写道:“宗教可以改善对行为的监督,而监督行为是自我控制的又一重要步骤。凡是宗教信徒,都觉得有个重要人物在审视自己的言行。”对信徒来说,这位审视者可能是上帝或其他信徒;对非信徒来说,审视者可能是家人、朋友或同事。

这个世界充满诱惑,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大话很有道理:“我什么都能抵制,除了诱惑。”面对诱惑,我们既可以踏上奥古斯丁(Augustine,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在封圣之前的心路,祈求上帝“赐予我禁欲和节制,但不要马上赐予”;也可以追随19世纪探险家斯坦利(Henry Morton Stanley)的脚步,主张“自我控制比火药更不可或缺”,在所谓的“神圣使命”面前尤其如此(斯坦利的神圣使命是废除奴隶制)。要我说,人都应该选择自己的神圣使命,选定后努力履行,进度要监督调整,吃睡要保持规律(少了这两样就会削弱意志),坐要正,行要直,做事要有条有理,仪表要整洁干净(斯坦利在丛林里都每天刮脸),并寻找社会支持,让自己的努力得到强化。做到这些,神圣的安康就会降临到每个人身上,无论你信教还是不信,都能用意志让自己升上崇高的境界。(翻译红猪)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