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让人“迷信”

时间:2024-12-07 06:44:02

进化让人“迷信”

进化让人“迷信”

为什么我们天生就会识别人脸,能透过模糊的窗户认出人影,可以在随机播放的电子声响中分辨人声,甚至在每日新闻中发现阴谋?这些都可以归因于人的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即大脑和感官习惯用预期的模式去解释外界刺激。然而,不明飞行物研究者观测到火星表面的人脸影像、宗教信徒目睹圣母玛利亚在墙上降临、超自然现象研究者通过收音机与死者对话、阴谋论者坚信“9·11”事件是布什政府一手策划的……这些匪夷所思的事,人们为何也会相信?我把这些现象解释为“模式化”(patternicity),即人们习惯在混乱喧嚣中寻求有意义的模式。

长久以来,科学家都认为模式化是一种认知错误。认知错误分为两种:一是错误肯定(false positive):认定某事为真,其实为假(即寻找根本不存在的模式);二是错误否定(false negative):认定某事为假,其实为真(否认真实存在的模式,即“非模式化”)。2000年,我在《我们如何相信》一书中提出,人脑是一个信念引擎,是一个不断改进的模式认知器。它把自然界的一些模式与周围的点点滴滴进行联系,并形成意义。有时,A和B的确相关,有时却不尽然。当关联存在时,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就得到提升,并作出对生存和繁衍有利的预测。在发现模式方面,人类可谓最成功的先行者。从低级线虫到史前智人,这种联想式的学习对所有动物的行为都至关重要。

遗憾的是,人脑未能进化出一个谬论监测网来辨别模式真伪,也没有一个错误探测器来调整我们的“模式识别引擎”(在这方面,还须借鉴科学及其自我修正机制和同行评审制度)。或许是这些错误认知并不会导致人类基因的灭亡,因而不必在进化过程中修正。

2008年9月,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刊登了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家凯文·福斯特(Kevin R. Foster)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学家汉娜·科科(Hanna Kokko)合著的文章《迷信与类迷信行为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Superstitious and Superstition-like Behaviour)。文中运用进化模型印证了我的理论,并进一步指出,相信错误的模式虽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否认真实的模式更不可龋自然选择更青睐模式化。两位作者首先给出公式:概率×利益>代价(pb>c),即人们只有在利益高于代价时,才会采取行动。误把风吹草动当作危险信号,总好过把野兽的声音误认为风声,至少不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人们对估算并不在行,所以草木皆兵这样的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此可见,相信多数的模式还是利大于弊。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公式演算,包括外界刺激(树林里的风)和历史经验(关于野兽和风的经验),两位作者推断“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个体在无法预测周边事物时,会混淆因果关系与非因果关系。于是,迷信就有了进化基础:出于生存和繁衍需要,自然选择会青睐许多不正确的因果关联。”

为了证明遗传选择模型,福斯特和科科指出,“在毒蛇遍布的地区,食肉动物对伪装成有毒的蛇会敬而远之”,甚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细胞之类的简单有机体,也会出于对天冬氨酸(aspartate)的喜好,而向惰性的甲基化天冬氨酸(physiologically inert methylated aspartate)趋近”。

由此看来,进化促使人们在接受正常事物的同时,不得不相信一些离奇的事,这就是模式化。(翻译徐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