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注每年夏秋之际的台风预报,就不难发现:有的台风名字很“中国”,如“龙王”“玉兔”“海葵”等,有的台风名字则含义不明,如“达维”“布拉万”。这些名字到底从何而来呢?为什么台风都有个名字呢?实际上,这是由台风的命名规则决定的。
目前中国大陆所采用的台风名字共140个,它们由14个亚太国家或地区提出,每个地区可提供10个名字,经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认定后使用。台风名称按照“提名”地区的英文字母顺序轮流使用,名称用尽后重新循环。
这14个地区常年受到西北太平洋所生成的台风侵扰,包括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
台风委员会所认定的140个名称均为英文名,为了避免歧义,这些名称的中文译名由中国中央气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协商后共同确定。
除了能为台风命名外,台风委员会也能将某些名称踢出“台风命名库”。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巨大灾害,经台风委员会认定后有可能被除名,该名称就成为该次台风永久的专有名字,新名称则由原提名地区重新命名。
2005年,19号台风“龙王”就因造成了74.78亿元的经济损失并导致近百人死亡,被台风委员会踢出组织,并由中国大陆重新提名的“海葵”所代替。“龙王”也是由中国大陆提供的台风名称中首个被除名的名字。
中国提出的名称包括龙王、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其中“龙王”和“海燕”被“海葵”和“白鹿”所代替,被除名的“海马”将于2018年召开的第50届台风委员会会议重新命名。
不过,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台风有名字不过17年的历史。在此之前,这些台风在中国只有自己的编号。
2000年之前,中国以“年份”加“当年生成顺序”的四位编码命名台风,如将1998年的第1号台风命名为9801。不管是编码命名法还是给台风赐名,都是来自世界气象组织所认定的国际名称。
采用通俗名称命名台风的好处是明显的。在西北太平洋,每年登陆的台风达六七个之多,同时生成多个台风的现象也比较普遍,1960年8月甚至同时出现了五个台风。以编号命名非常不利于区分台风,特别是面对公众时。
实际上,加勒比地区早在19世纪就已经为飓风命名了。当时多是根据飓风登陆时的时间、船只名称等方式命名。如1850年一艘名为“安切”的船只在大西洋航行时因遭遇飓风而遇难,这场飓风就被命名为“安切”;而一个在劳动节当天侵袭佛罗里达州的飓风则直接被命名为“劳动节”。
在其他地区,当时常采用台风生成的经纬度来命名,这种由数字、符号和字母同时组成的名称非常烦琐。
1887年,英国气象学家克莱门特·雷格开始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气象站用人名为飓风命名,最初采用希腊神话人物,后拓展到波利尼西亚神话人物甚至还包括当时的政客。
此后,以人名为台风命名的方式被美国人发扬光大。1947年,设于关岛的美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开始以84个女性名字为西太平洋台风统一命名。这些以女性名字命名的台风常与巨大的破坏联系到一起,饱受女权主义者批评。1978年,JTWC开始以男性名字和女性名字交替命名,并在次年将名称增加到92个。
由于世界气象组织自2000年才开始以通俗名称命名台风,因此JTWC的台风名称被广泛采用。尽管各地区也常自行为本地区台风命名,但JTWC和台风委员会的命名影响最为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台风委员会自1981年开始委托日本气象厅为每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编号,因此这些台风在生成时都由设于东京的区域气象中心编号并根据既定的140个名称命名。
当然,这些由日本气象厅钦点的台风名称并非通行各地。作为台风委员会命名成员之一的菲律宾就表示,当台风进入菲律宾境内时,他们将为台风采用当地的名称。
台风委员会所采用的140个名称,包括神话人物、动植物、人名、地名、星座、珠宝等,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或在不同文化间引起冲突,含义多较为美好。如总序号为“1”的名称“达维”,由柬埔寨命名,意为“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