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怎么分类的

时间:2023-12-11 07:19:04

公众常常将史前的爬行动物一股脑地称作“恐龙”,这种混淆也代表了19世纪生物学界的看法,即认为这些新发现的史前生物只是一些生态位类似的无关物种。

但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恐龙文艺复兴”之后,我们意识到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都源自同一个祖先,它们被纳入一个“恐龙总目”,其中又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两个目,顾名思义,这两个名称都来自恐龙化石的骨盆结构。

骨盆与下肢的连接方式是恐龙区分于其他“爬行动物”的关键特征:相比其他爬行动物向两侧伸展四肢的匍匐姿态,恐龙有一个弯曲的股骨头,后肢直接向下伸出。这样的结构可以支持更大的体重,并且便于快速奔跑,在脊椎动物身上独立进化出两次,另一次发生在哺乳动物身上。

在此基础上,蜥臀目的骨盆较接近恐龙的始祖,它们最初是一些小型的二足食肉恐龙,但是在三叠纪晚期迅速分化为两个亚目,即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前者适应了侏罗纪繁盛的陆地植被,发展为大型的长颈四足素食恐龙,尤其包括了一些地球生物史上最庞大的陆生动物,比如公众熟知的梁龙、腕龙、马门溪龙,从头到尾可达20米以上。

恐龙是怎么分类的

其中最巨大的易碎双腔龙体长可能在40米到60米之间,体重120吨以上,几乎逼近了今日的蓝鲸,相比之下长颈鹿的身高不超过6米。巨大的体形也限制了它们的多样性,蜥脚亚目恐龙大都看上去很像。

兽脚亚目则延续了二足食肉恐龙的生活方式,从侏罗纪早期开始称霸了陆地生态系统的肉食顶层,演化出许多巨型食肉恐龙,比如暴龙、食肉牛龙、棘龙、异特龙;但从白垩纪开始,也有相当一部分兽脚恐龙向着小型化发展,成为食虫甚至食草的杂食恐龙。

这使得兽脚亚目相当多样化,在侏罗纪早期分化为角鼻龙下目和坚尾龙类两个分支,前者包括了与角鼻龙接近而与鸟类疏远的类群,它们的颅骨比较厚实,一些物种还有凸起的骨质头饰,但目前还没有一致的鉴别标准。

坚尾龙类演化得更加成功,它们的尾部肌肉缩短,避免了奔跑时左右摇摆,有利于平衡方向,同时颅骨有很多空腔,减轻了重量。棘龙总科是其中一个较基底的类群,更主要的演化支包括了肉食龙下目和虚骨龙类两个,前者曾用来收罗所有的大中型食肉恐龙,但如今只包括了异特龙总科和少数近缘的分支。

虚骨龙类演化支则是恐龙演化的辉煌顶点,其中既包括了暴龙总科的庞然大物,也包括了恐爪龙下目和似鸟龙下目这样小而敏捷的物种,它们以骨骼中充满空气和体表覆盖羽毛著称,恐爪龙下目还在白垩纪演化成了现代鸟类的祖先,始祖鸟就在这一个分支当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必须说“恐龙没有灭绝”。

相比蜥臀目恐龙的庞大体形和凶猛性格,鸟臀目恐龙以中等体形的素食者为主,它们在进食策略和防御策略的双重压力下展现出了相当高的多样性,其中又分为装甲亚目和角足亚目两个演化支。

装甲亚目的恐龙在体表被覆了厚重的骨质化鳞片,甚至特化成巨大的刺和瘤,因此又分为剑龙下目和甲龙下目两个主要的类群,前者以巨大的骨板和骨刺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频频出现在大众传媒里,但在侏罗纪末期就趋于灭绝;后者则装备了比鳄鱼还要厚重的骨质化鳞片,并在头部和尾部凝结了巨大的骨瘤,一直繁盛到白垩纪末期。

角足亚目的恐龙也分为两个鲜明的演化支,一支是像鸭嘴龙和禽龙这样的二足食草恐龙,极度适应有花植物繁盛的白垩纪素食生活,称为鸟脚下目;另一支在头部生长出了许多附属结构,称为头饰龙类。

鸟脚下目的恐龙是中生代最成功的素食者,除了发达的高冠齿,还拥有最复杂的咀嚼方式,这都类似于现代的牛;不少品种还有发达的头饰,功能类似今天的牛角或鹿角,总的来说,鸟脚下目可谓恐龙时代的偶蹄目。

头饰龙类则继续分化为厚头龙下目和角龙下目两个演化支,前者也是二足食草恐龙,但不如鸟脚下目那样适应素食,狭小的牙齿更可能适应水果、嫩叶甚至昆虫。它们的颅骨标志性地加厚,犹如戴了头盔,这曾被认为用于北美麝牛那样的头对头碰撞,但现在认为是用于侧面攻击。

角龙下目则集中了外观上最“威风”的素食者。它们在侏罗纪晚期是矮小的二足食草恐龙,如鹦鹉嘴龙。但在白垩纪发展为大型的四足食草恐龙,最显著的特征是脑后巨大的头盾,这个结构最初可能用来防止颈部被掠食者攻击,但后来更可能发展为炫耀性的第二性征。最著名的三角龙、五角龙和开角龙等物种拥有了陆生脊椎动物中最巨大的脑袋。

总的来说,恐龙总目是一个极其繁盛庞杂的类群,大约存在过3400个属,其中只有1800多个属留下了化石,又只有75%曾被发掘,其余绝大多数都被历史的洪流冲走了,截至2008年只确认了500多个属、1047个物种,作为人类的我们只能在争议中轻轻一瞥那曾经无比繁盛的霸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