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免不了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导致自己身体受伤,又或者会患上疾病造成身体的疼痛。多数时候,这些伤痛会让人掉眼泪,那么为什么受伤时会引起流泪呢?
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认为泪腺与大脑中负责情绪的部位形成巧妙的连接,当人们受伤时,会产生一些有毒的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迅速聚集在一起,此时分泌眼泪的话可以有效释放出这些激素,从而确保应激激素能够维持平衡。与此同时,眼泪中含有大量的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通常人们都教育孩子在受伤时变得坚强,并以此作为衡量个人意志力和耐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在受伤时忍住不哭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对于那些咬紧牙关,或者害怕被他人说成是弱小者的人来说,强行抑制眼泪对身体只有坏处而没有任何好处。反倒是那些能够随时释放压力的流泪者,能够真正保持身体的健康。古希腊人认为哭泣是一个人自由和精神富有的象征,他们并不会因为哭泣而感到羞愧。
孩子们通常要比成年人更爱哭,这并非仅仅是因为他们更加弱小,也是因为他们一直都比成年人更加善于利用哭泣来培养一套躲避伤害的自然的身体机制。成年人对眼泪进行压制,只会对自己造成额外的伤害。所以当我们受伤时,不要刻意压制自己的情绪和眼泪,有时候需要顺从内心的意愿,以一个常人的心态哭上一场,这样反而能够缓解自身受到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