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这样的场景让人匪夷所思:每当我们在公共场合发言的时候总是会被话筒里传出来的那个陌生的声音吓一跳,如果不是话筒被抓在自己手里,真的会以为那声音的主人是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当我们回放微信里自己发出去的语音消息时,也总是会感觉怪怪的,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手机在录音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声音变成了这个样子。这到底是谁惹的祸呢?
有些人觉得是嘴巴离耳朵太近了,我们平时听自己的声音都是嘴巴说给耳朵听,早就已经习惯了。而前面说到的情况声音是从话筒里传出来再被耳朵听到,所以当然会感觉怪怪的了。还有人猜这就是话筒和手机这些电子产品惹的祸,可能是在声波和电流之间转换的时候出现了某种问题。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我们之所以听话筒或者手机里自己的声音会感觉怪怪的,是因为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与在录音里听到自己的声音的声波的传递通道不一样。
平时当你说话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声音的感觉其实是一种混合效果。因为人说话时声音会沿着两条不同的途径传播:一条传播途径的介质是空气,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进入我们的耳朵;另外一条传播途径则是通过骨传导,说话的时候声波的振动通过头骨和口腔的肌肉传播。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除了自己能够听到以外,还能被其他人听到。而通过骨传导的声音只有自己能听到。
我们的大脑对自己的声音的判断就是这两种传播途径混合的效果,而且是以骨传导为主。因为固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比空气要好很多。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声波会产生大量的衰减。而且空气传播的声音还要通过外耳、耳膜、中耳,最后进入内耳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这个过程也会对声音的能量和音色产生影响。但是通过骨传导的声音则是通过头部内的骨头直接到达内耳的,这个过程中声音的能量和音色的衰减要小得多。
当我们通过话筒或者录音来听自己的声音时,声音只能以空气为介质进行传播。这时候我们自然就会觉得这个声音跟以骨传导为主的声音相差很多。所以,我们会对录音里自己的声音感到陌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平时的习惯也不在于话筒或手机,而是由于同一种声音在两种情况下的传播介质不同。